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再说,自行车后面压着两百多斤,你骑得动吗?以前你搭我一个,就90多斤都东倒西歪,现在重量翻倍了,有难度。”她皱着眉摇头,客观中肯地分析。

我细细地斟酌一下,她的话句句在理,点到我的穴位。这些弱势,非常不适宜这份工,就算勉为其难坚持一两天,迟早身体会吃不消。我犹豫不决,到底是放弃,还是坚持。

“不用试了,你都不擅长,当机立断,明天向人家解释一下,不做了。”我相信女人的直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同以卵击石,那是不理智,不能犯这样低级的错误。知已知彼,量力而行,充分发挥自已的优势和强项,才能在职场上做得游刃有余,步步高升。

听从领导的安排,这份唾手可得的工作就太监了。(下面没有了)繁华似绵的广州大道上,未能闪现我脚跨骏马,在大小报摊前巡逻的牛仔英姿。有点遗憾,但我还是要感激这家报社,她能收留我几个小时,给我信心,接受了一堂让人受益匪浅的入职培训。

正当我每天汗流浃背,拎着瓶矿泉水和地图,为找份工奔波在不同公司的大门口,接到父亲从老家的长途电话.得知阿斗的老婆怀孕了.

这对我们家是个特大喜迅,阿斗小两口结婚都8年了,凤莲的肚子迟迟不见鼓起来,这让急着抱着孙子的老人们敢怒不敢言,指桑骂槐过,说什么母鸡都会下蛋;旁敲侧击地动员过,这样不明事理的媳妇不要算球,委婉地奉劝阿斗另筑巢引凤;甚至于发动我和翠花,分别动员夫妻要么散伙,要么另辟蹊径.还给我俩悄悄地讲了两则真实故事.

一则是,母亲从小过继,继母当年迟迟不见生育,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继父到外面寻花宿柳,最后播种成功,得一男丁,继母大喜,接进家中,细心哺育,无怨无悔.可惜命运不济,十多岁夭折.否则,如果活下来,我们还能一睹尊容.后来,继母连生两丫头,也就是我姨妈,可谓继母的宽宏大亮,感天动地,得到好报.此是民国往事.仿佛要我们转告他们,此为代孕或借腹生子的妙招,倒颇值得借鉴.

另一例,真人真事,近代版本的.老家邻居,家有两高堂, 夫妻恩爱,让人羡慕.男人英俊,中学教师,女人漂亮,银行职员.一番努力,诞下爱情结晶,一男婴,天生失明.夫妻痛苦,不服,再接再厉,第二胎,又一男儿,依旧双眼盲.求医问药,结论是遗传,生再多,都一如继往.全家痛不欲生,疑遭天谴,更不甘心.但传宗结代,不能须虞荒废.请一木工上门做家具,肌肉结实,老实忠厚.每天大鱼大肉伺候.丈夫借故离家,公公婆婆亲自操持,女人眉目传情,主动投怀送抱,干柴遇烈火,日夜操蛋奋战不休,几个回合,终于暗结珠环,丈夫准时归巢,生一男孩,康健全家喜极而泣,得以延续香火.木匠贪,饥渴,奢望再与美人云雨交合,此户人家不堪其骚扰,偷偷搬走,绝其念想.这是发生我周边的“借种”故事,儿时亲眼所见,绝不虚妄。当我听长辈这一番点拨,恍然大悟。难怪那家人突然蒸发,玩失踪。那时为80年代早期,小镇尚没听说人工授精的科技成果。

老人家重提这两则活生生的典故,是想让他们领会或实践一下?真是什么招数都使过.那可叫望眼欲穿,可怜天下父母心.

无孝为大,你有压力,我有压力.阿斗更是卯足劲,加班加点地搞革命工作,据他亲口说,吃药看病都花了10万来下蛋.8年抗日,如今终于大捷,取得抗日的胜利。

这么隆重的欢天喜事,大家将如何用实际行动来迎接这枚姗姗来迟的新生命?

当然,我们并没将这两则故事传达,毕竟渗杂些封建思想在作祟,听起来都觉得荒谬搞笑,何况去实施呢。造人的方法,只有他俩心知肚明。

确认怀上的第三个月,阿斗邀请母亲过来照顾重量级的媳妇。老人家义无反顾地从故乡洪湖长途跋涉而至,母亲矮胖,疾病缠身,一直虚弱,为了这千载难逢的甜蜜事业,发挥余热。我将母亲安顿到自已家中,两家相距的两站路,母亲晕车,每天只有摇动着肥胖的体重,走一步歇息一会,蹒跚挪步到阿斗的小区,帮忙买菜作饭,料理家务。

“您这么大岁数,拖来拖去,请个保姆不就行了,何必这么辛苦?”我小心翼翼地劝说。“那不行,费钱不说,保姆那有自家人贴心呢?再说,我有经验,帮你们带大两个小孩,现在她好不容易有了,我不过来行吗?他们会说我偏心。”

两个儿子,两个媳妇,老人家想得很周全,不偏不倚,努力地做到一碗水端平。望着慈祥的母亲,满头灰白色干枯的头发,爬满皱纹腊黄色的脸,饱经沧桑憔悴的样子,因为骨质增生而佝偻佗背的身影,这份舔犊之情的良苦用心,我还能说什么呢?她乐意这样两头奔波劳累。

仅仅过了五天,情况不妙。母亲愁眉苦地倚靠在厨房门框边,一双昏浊眼晴哀伤地望着远方,手里抓着一块抹布,一动不动呆立着.我一见,觉得有事发生,母亲又发病了?

我关切地问:“您那儿不舒服?要不要上医院看看?”

母亲嗫嚅着,欲言又止,神态悲苦。我一再地追问,她忍不住老泪纵横,婴儿般地哭泣起来。从她哽咽地话语中,我才知道原委。

原来凤莲在家养胎,成天蜷缩在沙发上看电视,母亲好心好意地劝她,有空到花园中散步,多活动一下。她一脸的不屑,也不和母亲争执,冷着面孔拿起报纸,装着读报的样子不理不睬。母亲主动陪她拉些家常,谈些过来人的生育注意事项,她烦躁地关闭房门,将自已隔离开来。作儿子看,母亲也没和她一般计较,知道孕妇会有这样的情绪。

但是让人忍无可忍的,母亲为适合她口味,每餐花心思变换菜式,热情地端到她面前,这位公主居然将母亲当下人,熙指气使,挑剔地要求:排骨要将骨头剔除;精肉切片时,每片要半公分厚;煮鱼时间不要炖得太久………………

咸了,淡了,油作少了,多了,都会有话说。饭吃完了,母亲收拾碗筷,看见桌上的残羹冷汁泼到垃圾篓太浪费,母亲近60岁的人,节俭惯了,老人家舍不得,将不能放进冰箱的剩饭剩菜吃掉,惹来凤莲一阵冷嘲热讽,说你家是不是穷怕了,没吃的,来我这儿,塞这么多么多?

母亲愤愤不平地想,我吃我儿子的,你有这权这样骂我吗?我烧的菜不好吃,不一样养大两个崽?我家穷,当年全国老百姓都不一样,嫌我家穷,你就不要嫁过来自讨没趣嘛!你家里就是大富大贵的好家庭?还不是小镇上的平头百姓,有这么神气,骄横,娇嫩?我儿子都不嫌弃,你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

母亲没文化,面对这位受过所谓高等教育的儿媳妇,有理也说不出来,气恼不过,这么难缠,老娘不伺侯了。老人家为不影响阿斗小家庭的安宁,一声不吭地委屈难过地离开,跑回我家里,一个人生闷气。

我极力安慰道:“这点小事,不要往心里去,没关系的,等阿斗去教育她。”

“我真的没用,连菜都做不好,阿斗知道了,会怎么说我呢?我没用,我太没用了…………。”母亲自言自语,反复地自责,后悔.泪水扑簌地流淌,那双长满老茧皮肤粗糙的手,握着一块湿毛巾擦拭,揉着那深深凹陷的眼睛.她和善亲切,从不和人吵架闹纠纷,乡里乡亲都公认的好人.记忆中,我很少见母亲这样痛心疾首地哭,在我孩童时,受到邻居家大孩子欺侮,打了,四周的邻居都过来劝慰,她将我紧紧地揽在怀里, 在众目睽睽之下,嘶声力竭地嚎啕大哭.

我在广东创业的真实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7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uckyli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在广东创业的真实故事第17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