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月我方再交20万货,第6个月结算。
第四个月我方继续交20万货,第7个月结算。
假如这家公司按合约规定,按时结款的话,我方收到第一笔加工款,是第4个月的20万,而这时我方交的货值,已是80万,两者相减,相差60万金额,意味着我方垫付的资金。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对方企业占用你的60万在周转。
如果对方在第4个月不及时结算货款,我方垫付的资金更多。
如果我方每个月的加工额超过20万,意味着我方垫付的资金更多。
接到的订单越大,垫付的资金越多。
如果公司的资金实力不雄厚,提前垫付庞大的资金,为大企业作嫁妆,玩不玩得转?而一旦我方的资金链发生断裂,或者对方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或企业自身经营发生问题,暂时给你断炊,货款拖欠个几个月或者一年的话,资金不能及时回笼,我方还有多大的生存机会呢?
商海中,何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作为食物链的最末梢的虾米,最后吃什么?啃泥巴?还是海藻?还是大鱼的排泄物?
每当经济风暴突然爆发,成片成片的中小企业,催枯拉朽般纷纷倒闭,原因何在?就在这里.无以为继的资金链本来就脆弱,不堪一击.没有自主品牌,创新产品,营销网络的公司,完全依赖加工还赚点劳务费的,便成了逃之夭夭的虾米,被一网打尽.
我是学经济的,这点浅显的常识不会不懂,不会将自已的前途绑在别人的裤腰带上.因为清楚地认识到这点,我力排众议,不走别人的老路,严格挑选合作的厂家,但是,我们有资格挑选别人吗?
外资企业的信誉好,结款有保证,我们能打得进去?那些日资公司,在下单前需考察配套厂的资质,我们根本达不到他们的苛刻条件,即使有幸挤进去,只要稍有品质问题,货期延迟,就会遭遇高昂的罚款.作为一个新厂,人员技术都需要有个磨合期,没有十足的把握,我能贸然地去尝试?显然不靠谱.
那怕是最细微的机会,都被我拿着放大镜,用心地搜寻,而我们只能量力而行,看菜吃饭.我需要时间来探索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时不我待,股东们已经按捺不住,他们酝酿着,开始描绘着新的蓝图.
工厂开业第8个月,一场狂风暴雨骤然而至.由小弟牵头,动员和竭力拉拢另两位股东,开始悄悄地收集我的经营不善的材料,准备在下一轮董事会上行师问罪,将我驱逐出去.
合伙的生意难做,真的会这样吗?我以前从来不相信这句话的份量,怀疑是那些没有包容心的合作伙伴在事业上分道扬镳后找的托词.创业,守业,都需要团队来完全,当今分工如此精细,没有那个人可以独领风*.我自信,凭着自已的那块与时具进膨胀的啤酒肚,和三位股东肝胆相照,精诚合作,不至于闹成小孩子过家家,那样轻率和滑稽.我讨厌勾心斗角的思想斗争,讨厌有城府的设计布局.
但事情的发展,已不动声色地改变着,与我的初衷背道而驰.中国人最擅长的国粹----窝里斗,不可避免地爆发.温情脉脉的友情,亲情,揭去了它粉饰厚腻的面具,露出金钱冷酷赤裸的狰容.
我将会面对什么不公正的指责和待遇呢?我会绝地反击,还是一蹶不振地倒下,举手投降,溜之大吉?
**********内讧白热化***********
向关注和支持本贴和本人的网友们通报一下近况:
1.工厂在发展中,比较顺利,在逐步收回投资.其它股东在工厂前期经营困难的时期,主动提出撤资离开,他们的原始股均被本人收购.去年一年本人交学费的阶段已宣告结束.值得庆贺一下.
2.开发的新产品模具在完善中,上市销售指日可待.
3.正在酝酿新的项目,物色新的商机.
谢谢大家的鼓励,顺祝网友们万事如意.我用自已的坚持,在证明一句话,无论多大的困难,无论前途多么迷茫,无论有多少人转身离去,只要坚持下去,明天一定属于你,成功非你莫属.
事情的缘由还得从阿斗的工作说起。有天,他落寞地提着六只啤酒,一包咸干花生,一盒卤肉上我家来。没喝上几杯,他便语带哽咽地说:“哥,你帮我分析一下,我还要不要做这份工?”
乍然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惊讶。这份工他做得风生水起,可谓公司当朝炙手可热的宠臣。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圆滑处事的手腕,盘居在采购部门的高位已近10年了,不是一般人能憾动他的地位。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他却想主动放弃,大约有其难言之隐,难道是东窗事发,纸包不住火了?
“是不是有人拆台搞你?按你的性格,是特能忍的哦,只要能赚钱,退让一点有何妨,你继续霸在这个职位上,公司会炒你不成?”我劝道。
我当然清楚,一家公司做采购主管,除非是老板的家属,最多二三年就会被毙掉,荷包都揣得满当当的,老板不叫你滚蛋,自已也会见好就收地请辞。而小弟在这家集团公司中国区干了十多年,可谓奇迹。按办公室的文化传统,属于早该淘汰的老人了。
当初他荣升这个职务时,也曾打过退堂鼓,说自已就是名打杂的,不会电脑,那有本事混在那些莘莘学子的大学毕业生之中,我就极力劝说过,只要肯学,没什么难的,在外打工,图什么呢?不就是为了赚多点钱吗?于是利用业余时间掌握了初级的电脑知识,然后越混越有滋润。前两年,可能他也厌倦在职场上的虚情假意,勾心斗角,觉得钱也捞得差不多了,可以提前退休,也向母亲提出,想辞工专心到外面开服装店。母亲好言相劝,说了句:有安稳的日子不过,一山更比一山高,你做熟总比做生要强吧。朴实的话,让他咬紧牙关渡过了他的职场疲倦期,不久,他的事业又上新台阶,得到老板的提拔和重用,收入更是翻了几番。
上班,职场上,能忍就忍,能赖就赖在那儿吧,好死不如懒活着,一切向钱看,向前看。这是职场上的乌龟原则。
“这次不同了,董事长好象对我有成见,香港总公司新指派一名澳门的行政总裁来盯着我这块。上一次只是总部一名台湾经理对我有意见,想收拾我,我装憨让他得意一阵后,他最后被董事长贬职下放了。”小弟生得相貌堂堂,浓眉大眼,气宇轩昂,一表人才,1米8的的个子,穿上一套黑西服,走起路来,举手投足,风度翩翩,有如潘安再世,西门庆的洒脱,男中音量,说话彬彬有礼,不急不缓,在酒巴中唱歌,声音雄浑动听,富有张力和穿透力,MAN味实足。待人谦卑,有自知之明,深黯人情事故,公司中的同事,无论上下级,只要有事,无论公私事,只要他得知,相方设法去办理,效果往往是给对方一个惊喜.
这样一名冠冕堂皇,善于钻营的和事佬,万油金式的人物,谁还会和他过意不去呢?
“那你照常上班,等这阵风过去,说不定又会咸鱼翻身呢?”我宽慰道,他都奔4张的人了,出了这家待遇优厚的公司,哪儿去寻觅这样的金饭碗?他的学历低,没有一技之长,虽然有天生的资本,但人老珠黄,老板请保镖更青睐年青气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