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每个月的财务报表下来都是巨额的亏损,不知道,我还能挺多久.我当然清楚,在刚投资的一两年之内,没有特别硬的资源和优质的项目,工厂一开张就赢利,那基本上不可能.但是,这每天如流水般逝去的金钱,宛如剐肉一样,啃噬着我的灵魂和知觉,这些金钱都是股东们的血汗钱,凝聚着股东们对我的信任,还有他们家庭的希望.

我曾经对他们信誓旦旦地预言过,半年之内,公司一定会收支平衡,一年之后,能稍有赢余.但目前的局势,正动摇着他们的信心和决心.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忘我地工作,期冀扭转乾坤.但结果,根本没有结果,只有负数.

入不敷出,只有输血.交厂租,差钱;发工资,差钱,买料,差钱……..而加工款,人家一拖再拖,或象挤牙膏,一点一点地如同施舍,还要求爹爹拜奶奶说尽好话,恨不得下跪作缉.好不容易搭起来的草台班子,在风雨中飘摇.

钱,周转的资金从何而来?我们当初估算的投资额根本不够支用,开这样一间工厂,没有大几十万的流动资金,只会举步唯艰.指望收到加工款来维持工厂的运转,那真是痴人说梦,望梅止渴.严峻的现实摆在这儿.我该怎么办?

在每月一次的董事会上,我将公司面临的困难对股东开诚布公地提出,请求大家支招.阿志和魏贤心事重重地,保持沉默.要他俩再追加投资,两人已明确表态,没有.借也借不到.

我能理解他俩的困难.要供房,一家老小要养活.省吃俭用的钱全部交给我变成了一堆冰冷的机器.再向他俩榨点油水,不现实.

小弟打破这死人般的寂静,豪爽地说:“这道坎我来过,差钱的话,我先借给公司来应付,收到加工款后再还过来。”

小弟的经济状态最好,一方面他有可观的固定收入,吉祥公司的流动资金也可移用一下,另外,他没有小孩需要负担,据他说,正计划“造人”,加班加点忙活了5年,送子医院也造访了不少,还没见凤莲下蛋。家中父母亲,每个月是我寄钱回去,也不用他破费银子。

在座的也清楚,我没有资金贴进去,两公婆全职在工厂上班,半年多时间,一分钱工资都没领,家中老老少少,都是靠我出租几套物业来的点钱敷衍,更是捉襟见肘,经济拮据。

会议上,阿志将报表分发给大家审核,老气横秋,似有不满地亮出他的观点:“才创业,资金有限,我希望能省就省,例如,有次请一个叫阿秋的模具厂老板吃饭,就用了1500元,这样下去不得了。”

阿志皱着眉,脸色铁青,拔出一根大中华烟屌而郎当地吐起烟圈。矛头明显地针对他。这个阿秋是他朋友的朋友,说是有订单外发过来,但一直没动静,反倒是我有几套模具委托他加工,送生意给他做。而那天阿志带我去认识时,阿秋呼朋唤友,如同吃大户,吆喝了一大帮他的朋友去凑热闹,海鲜好酒尽兴地上,叫我去买了单。酒足饭饱后,又奔赴帝豪酒店唱K,那天我身上钱带得不够,为了顾全阿志的面子,通知翠花打的过来送钱,当我将1千元的一卷钞票递给阿志手中后离开,那一晚,他们应该玩得特别开心.

阿志这人好客,对朋友讲义气,这点小钱他根本不屑一顾,在赌桌上玩一把,这个数,输赢都不眨一下眼,此刻被魏贤抖出来,众目睽睽之下,那滋味心里如蚂蚁咬着,火辣辣难受.但又不好发作,对方说得有理有据,不便发作.

我见事态不妙,忙出面解围:“这个事,我有责任,钱是我给的,当时大家都僵在那儿,我们第一次见面,交个朋友嘛,也就没太在意谁买单的事儿,我们便主动点。虽然阿秋没发过订单,但这个人还不错,有技术,说不定以后能帮得上忙。”

魏贤心比针细,居家过日子,恨不能一分钱瓣成两份来用。他在台资企业管过仓库,更培育他这种斤斤计较的细腻,但矫枉过正,过分地盯着这些蝇头小利,便显得有点吝啬。难怪有天翠花对我牢骚满腹地说:

“那个魏贤也太扣门了,星期天我们请一位师傅过来修机,还是阿志托人的,到了中午该吃饭了吧,魏贤也在场,磨磨叽叽的,我问他是上馆子招待人家,还是咋办?他硬是不吭声,我们都饿得饥肠辘辘了,他也顶不住了,才叫我去打几个快餐过来。大家将就地吃吧,也就算了,你说他邪门不,嘴里一边有滋有味地嚼着白切鸡肉,一边痛惜地打听,这个快餐多少钱一份,当我告诉他每盒8块时,他瞪大眼晴,吓死人,啰嗦地责备我,为何不买附近小店里卖的5元钱一餐呢?真是气死我了,人家机修师傅用休息时间过来帮忙,又不是专程过来蹭饭吃的,一个好点的快餐都舍不得,下次还有谁愿意来呢?都不会做人!不就相差3块钱嘛,那里赚不回来?还当公司的股东,去卖小菜得啦!”

我呵呵笑道:“他没对我讲过,会计让他管,倒时用对人了,就要这样较真才行,不过,做得也太那个了。”

“他那会和你讲,他人还不错,就是小心眼,象个女人,婆婆妈妈的,成天在背后对工厂的事儿滴滴沽沽,这也不该用钱买,那也买贵了,还说你大手大脚,要我多劝劝你,精打细算,细水长流。”翠花一脸的鄙夷讥诮。

“他倒会节省,工厂需要一台手推叉车,华仔说去买辆新的,我们的魏董事再三坚持,通过开叉车行的朋友关系,少花了500元买来旧的,上面油漆斑驳,有个功能还坏了,他倒是心甘情愿,但工人们用起来就麻烦了.”

“话说回来,工厂有这样一位铁公鸡为把门也好,不精打细算,那会有效益呢?”翠花对魏贤还是蛮认可的.

每个人都有多面,关健是用好他的正面.这便是我的用人观.

依照股东商议的方案,我时不时向小弟取千儿万把的资金作为周转,以解燃眉之急.当收到货款后,再归还给他.工厂得以勉强维持着,我积极地寻找优质客户,同进,几名股东也浑身解数联系朋友,翘首以待黎明的曙光提早降临在这家奄奄一息的工厂.

我们还需要煎熬多久才能盼来那光明一刻?

大树下好乘凉。加工厂要想生存下去,寻求稳定的订单的最佳捷径是,投靠在几家大企业门下,为它们提供价廉物美的服务。那些零碎的小单,只能当作打牙祭。循着这条思路,我先后联系了几家上市公司,长虹,志高,格力,德豪润达等。

有几点制约着我们成为某些财大气粗的集团公司的供应厂商。对方需要开17点增值税发票,我们属小额纳税人,这点做不到,当然,请卖料的提供也可解决,但这样拐弯抹角,资金旅游的风险高。另外,我们规模不是特别大,不能接单价高的产品,不过是充当拾遗补缺的配角,承接那些大公司不屑一顾的小订单,利润低,数量少。而最大的问题,是某些公司的结款周期太长,据说有几个月帐期,还拿不到现金,是期票。

举个例:每个月的加工额为20万,

第一个月我方交了20万货,订单上注明是第4个月结算。

第二个月我方再交20万货,第5个月底结算。

我在广东创业的真实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uckyli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在广东创业的真实故事第1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