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便是我近期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不是狂人说梦?确定目标,也许过于膨胀,狂妄,但起码,先要确定一个目标,这便是远方的彩霞,照耀在心头。

努力去做,去实现。半年后,一年后,成绩会如何呢?身后的脚印,便是最好的记录。

每个人都有历史,都有故事,要将自已的故事写得更精彩,首先便是需要有构思。

大雁飞过,天空不留下任何痕迹,但它曾经飞过。而不仅仅停歇在低矮的枝头,叽叽喳喳。

每个人,都有一双翱翔的翅膀.那是梦想的翅膀.

向网友们汇报一下近况:

1.新产品已经试模几次,还在完善之中,已到了最后冲刺阶段.自主研发的产品,当然会敝帚自珍.今天帮我画3D图的设计师看到我递给他面前的样品,也眼前一亮,有点欣喜."这是我们两人,还有许多朋友共同创造的作品"我笑言.

2.在开车的路途上,我突然涌上一种想法,明年,大约是明年吧,开始物色能建厂房的地皮,或者购买二手的厂房进行改建.无论面积多小,也要当地主!我要从租厂房进步到拥有自已的厂房,只有这样,才意味着我的工厂真正立足下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的一个跨跃.这样的话,就回到了我的强项上来了,将有限的流动资金,从中抽出部份,用来投资固定资产.而工厂的生产,将一如继往地展开.

我会有一个大的概念和轮廓,也是我的一种预感,前面的路,我会如何走,这种感觉很美好,也会一点一点地靠近,最终实现.

先向长期关注和支持本贴的网友们问好.

我将去年经历的创业点滴在此详细地写下来,也算是向天涯的网友们呈送的一个2010年的小结报告.比较啰嗦和琐碎,可以当作小说来读,不必太较真,切不可对号入座,如有雷同或者疑似,敬请海涵.以免本人"被跨省XX".我也会保留相关人物的隐私,为着和谐的大局面,警言惕行的.不会故意地冒犯.

希望大家继续给予我鼓励,不要吝惜回贴哈.因为有你与我同行,让我们每一天都是那样的充实和快乐.

在此,深表感谢.

======================

1.第一份订单

工厂算是开门,但订单从何而来呢?此时正是全球经济危机闹得最热闹,百业萧条凋敝,人心惶惶。而我们正是在此形势诡鞠投资建厂的,事先就能估算到是必会困难重重。

在别人恐慌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慌。既然我在别人纷纷贱卖机器设备时,工厂如秋后落叶般凋零时,勇敢地挤身这个行业,这些困境不会不有所设想。但是,面对的恶劣市场局面,远远超过个人的算计。大的企业都吃不饱,小加工厂更是嗷嗷待哺,处于半饥饿状况,很多更是在苟延残喘,岌岌可危,哪里还有外发的加工单泄露出来呢?这是天时不利。

而我是初入塑料制品生产的新丁,实战经验完全是空白,技术方面,虽然有阿志支持,但毕竟他是兼职,不是经常在现场提供指导,而我连一个产品如何报价都不清楚。

虽然在以前跑业务时,认识一些生意伙伴或酒桌上的狐朋狗友,在工厂尚没开张时,信誓旦旦打着保票:我认识张三李四,他们都是大老板,关系网海者呢,一点小订单绝对没问题!

真正草台班子搭起来了,再向他们寻求协助时,往往得到的差不多的回复:不好意思,我们也等米下锅。或者是:订单刚发出去了。表情是丰富,语气也是诚恳的,看着他们一脸的真诚,反倒让我惭愧,是在为难了兄弟们,自已就先作自我批评。本来事先就做好**的心理准备,此刻更显得难堪和我个人的猥琐。生活常是如此,富有戏剧性和无奈,结果不能逻辑推理出来。

工厂开门,每天什么事不做,开支都是大几百元,每天清晨醒来,意味着你欠着别人的钱。万事具备,只欠订单!我该怎么办?坐以待毙?还是怨天尤人?

老天不会真的将我遗忘和抛弃。愈是艰难险阻,如能冲出一条生存的路来,那将会意味着什么呢?在寒冷的危机时,能坚韧地活下去,将种子播撒,那么,只待春暖花开,是必筋骨强壮,生机勃发。

什么都有可能,永不言弃。那怕在撑到经济复苏的黎明前的那一刻,我行将就木地倒下,也要将双眼睁到进入那最有希望的光明瞬间。

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行动。

我给所有认识的人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开了一间塑料加工厂,邀请他们有空过来坐坐。大胆明确地全世界宣布,我正在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这背后的隐喻便是:我能为大家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在请求各位的垂询和关照。

是的,我现在做得很小,规模不太大,还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所谓小打小闹,未成气候。但是我有信心地告诉大家,我打算从这里蹒跚起步。行万里路,也不过是跬步积累而成呢?这如同雏鸟的初啼,清脆而稚嫩,是第一声的问候,也是不屈的誓词。

第一步,公司生存下去,这是我最重要的任务。

我要求员工,天天按时上下班,没事就擦拭机器,或者普及一些操作技术。而我整天呆在办公室,有时上各大专业网站发布广告,浏览那些庞杂而良莠不清的信息。

处心积虑地思考着,将去拜访哪一位潜在的客户,那家工厂可能会发单给我们。要不,就主动宴请几位特别铁的哥们,在先参观工厂之后,杀到饭店,觥畴交错间,给他们布置作业,动员周边的关系,一定一定给我想办法,大海捞针也要捞一个订单。

而转机,总会是不期而遇。建厂的第一个加工单,翩翩而至了。

渴望着一根救命稻草来将我拯救。这并非耸人听闻。租厂房就空置了两个月,购买机器后安装调试,又耗费近一个月,三个月的租金加员工工资就去了3万,每天面对静静无声的工厂,帐上的钱如同流水漂逝,令人心急如焚,内心非常焦虑。

也许有人会说,事先没联系好订单,就盲目上马,这样轻率冲动,自然会酝酿如此的苦果。

许多事情,没有什么是万无一失的保险。变化总是比计划要快。

突然有一天,我想起一位老同事王工,他和一位开压铸厂的许总合作开发三脚架,那上面不是有点塑料配件需要加工吗?而前一阶段,许总特别邀请我吃农家菜,向我咨询关于三脚架销售的策略。既然他们有求于我,那我也不必羞涩,主动向他们讨点回报。我也不能免费为他们做市场顾问嘛。

“王工,有点事,不知你方便吗?我现在搞了几台机做注塑,你能否将塑料件放在我这边加工呢?”我厚着脸皮乞求。

“这个,这个,行是行哈,但是我要向许总先说一下才行。”王工笑着敷衍道。

王工没有拒绝,我心底就有谱了。他的处境我能理解,许总是绝对的大股东,身价几千万,因为厌倦了纯粹的加工,正积极地研发自已的产品。因为王工在这方面技术全面,就设法拉拢过来,名义上叫王工技术入股,而大部份资金和资源都是许总的。王工做不了主。

我在广东创业的真实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3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uckyli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在广东创业的真实故事第13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