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如同有白天和黑夜,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只不过,节制与放纵,需要一个合适的度。平衡了这两方面,就是圣人,否则就成了魔鬼。我见他越说越离谱,醉话连篇,怕带来环境污染,立刻买单,送他坐的士。望着他喘着酒精的白气,瘫软地蜷坐在里面,向我挥手,一团团浓浓的汽车尾烟,将他的人影淹没了去。他是位明白人,很多人,都是明白人。清醒时,是明白人;醉了,是明白人。有些事有些话,只能喝醉了,当做酒话闲聊而已,而有些事有些话,醉与不醉,都不能随便说的。改变,需要时间和机会,需要我们的坚持和行动。社会,也一定会进步的,人性,终究向善,人类,是进化出来的,还会不断地进化着。

回家的路上,我的思想在激烈斗争,有没有必要闹上法庭?在哪里打这场官司?请谁来做辩护?

为了加快开厂的进度,我还得继续寻找合适的空厂房。空闲时间,我就拉上阿敏坐车,顶着炎炎烈日,在方圆50公里范围内的工业区,挨门逐户地打听。有的地方,动辄1千平米以上,超出了我预期的面积。因为刚起步,必需斤打细算,稳打稳扎,以实用为原则。如果订单稳定,客户资源逐渐丰富,再扩大规模。一个工厂,有两大块日常开支,一是厂租,一是人工费。我们第一期投入资本为50万,作为启动,一年之后根据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再追加50万。而长远的打算,购买工业地皮,自已建厂。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不会将过多的租金交给业主,为业主打工,这也是我从开小店中,得来的经验。有恒产,才有恒心,才会安全,安宁,安居乐业。我不会搞所谓“轻资产”,外发加工,只有个空壳公司,这不是我的经营思路。

有的空厂房,铁皮的,南方的酷热高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员工会汗流浃背,情绪烦躁,到时还需在屋顶装喷水来冷却,还有一点,如有重要的客户过来参观工厂,这种山寨的作坊式建筑,影响客户对我们的信心。因此,那怕是再便宜的简易铁皮厂房,我都不考虑。可能会说,等你的工厂走顺畅了,再搬迁也不迟嘛。这个说法,听起来有道理,但没有全面评估,象我们开的注塑厂,机器都是大几吨,几十吨的庞然大物,搬一次工厂,就得花费大几万,这个折腾不起,一年的赢利都会白贴进去,是不是得不偿失?做事,做人,需有点远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得不错。

有一条非常重要,电量要足够。大约要150千瓦以上。和周小姐闹得剑拔弩张,就因为她的供电量不充裕,这是一条硬指标。很多地方这条达不到,而只有放弃。有的业主为吸引我们去租,会提出来,他可以改装线路,扩容,但一听这样的话,我只能晒笑,说得这么轻巧,我们到供电局打听过,加装大容量的配电箱,起码20万以上,还要申请审批,因为很多地方限量供应,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到的。

这些细节,我以前也一概不知,在反复咨询相关人士才明白个中的曲折,知识,从实践中得来。当满足了以上条件,最后一道红线,价格。经上网,实地调查比较,周边的价位水平,也就一目了然。珠海这边12~15元/平米,如果租500平米,每月起码开支6000元以上,再加管理费,治安费,垃圾费等乱七八糟的,就会超过万元,显然压力有点大。中山这边在8元~12元/平米,算起来6000元的月支出,基本上能负担的起。这样,我们就将大的区域划出来。目标价位为10元左右,交通方便,不要太偏远,附近好招工,另外,适当地参考一下风水,不能租个太“背时运”的位置。当然,谁来勘查风水呢?当然非本大师莫属,买过几套物业,均升值得让人羡慕不已,自认为有第七感通灵的嫌疑。

那时还没买小车,计划工厂开张后就“败”一台回来。以我的经济实力,为何不整台车代步,这还是与我的理财观点有瓜葛。大凡投资,或者大金额的支出,都权衡一下,这个项目或产品,能不能在短时期或者可以预见的将来,为我增值赚钱?是属于纯消费,还是有消费中有产出?如果能让财富增值,滚雪球,我就立即投入,否则,则需缓一缓,观望一下。因为在理财方面,不必顾及面子好看,打肿脸充胖子,这是一大忌讳。提前消费,可以,但这种提前消费,必需为我创造新的财富机会,才会选择提前消费。这就是我一再延迟购车的理由之一。而当工厂建立起来,那时机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因为这个消费支出,可能为我带来商机,接送客户,拜访商家,这个工具,如同驮钱的马车,不仅是面子工程,更是一面招摇宣传的旗帜。我会毫不犹豫添置。

我和阿敏有时骑着单车,有时步行,一个工业区,一个工业区地转圈子,太阳毒辣,到处是冒着白气滚烫的水泥路,没一丝阴凉处,走不到1百米就累得气喘吁吁,汗如雨下。但有什么办法?因为厂房出租的信息,大多直接贴在厂门口,我们也想实地考查。委托中介,他们不仅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很多次,随便找几处应付我们,让我们充满希望而去,失望而归。

望着脸晒得红扑扑的阿敏,我苦中作乐地说:“一下子,时光倒流,我俩又回到谈恋爱的阶段,那时为了找空铺面开小店,也是这样不辞劳苦,成天在外面日光浴。”

“你还说,找位置最累了,这么多条条框框,不知哪一家刚巧对得上,找对象都没这样难。”她撑着一把雨伞,用纸由不停地擦拭脸上的汗水,大红花的短袖衫被汗水濡湿,紧紧贴在背心,脚上都被鞋子打起劲水泡,磨破了,用纸巾折叠起来,将破皮的伤口处垫着,与皮鞋隔开,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看在眼里,我也心痛。她对我非常好,只要是我想做的事,都积极地参与,在后面鼓励,让我对她充满着感激和爱怜,老天爷对我不薄,恩赐我这样好的一个老婆,外秀内惠,通情达理,陪伴着我,风风雨雨,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斗,一直相濡以沫,勤俭持家。而我给予她的却太少太少,欠的太多太多。只因为我心中,还有一团未曾泯灭的希望之火,执着地向前挺进,所幸取得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而她的付出,是我这样顽强的最大的支撑点。

在到处看厂房的期间,我们还在留意机器设备。筹办一个工厂,千头万绪,何况我与几位搭档都没有开厂的经验,而发志和宋东还在外企业里上班,并没有辞职专门去跟进此事。于是,大小事务,都压在我一个人这边。用他们的话讲:“谁叫你做牵头人的?”他俩的如意算盘是,工厂草创阶段,困难重重,入不敷出,如果他们舍了高薪,全力以赴开厂,到时恐怕连饭都吃不上,何况,他们的肩膀上,还担当着几十万的房贷款未付呢,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得有个保障,基于这种合情合理的想法,他们只是投资,做个挂名的股东,业余时间过来帮忙,待假以时日,工厂扩大规模,上了轨道,欣欣向荣,那时再专职过来,这样更为稳妥。

我在广东创业的真实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uckyli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在广东创业的真实故事第1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