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今天下午过去参谋一下,我顺便和一家客户谈了10分钟,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这两天就安排送货过去,可以说:开张了。打响来广州的第一炮。

在大沙头逛了一下,发现了一家军品店,里面的产品还挺有意思的,给我一点启发,到时,我会借鉴某些设计元素,开发一个系列出来。

这俩天,还要去逛批发市场,了解最新的流行时尚,我对这东西较敏感,可能因为我在品牌服装工作过饿缘故吧。

直接参考最前沿的设计风格和款式,然后再融入一些创意和新的功能进去,就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是所谓的“拿来主义”,我不仅拿来,还要改造,消化吸纳优秀的东西。不排斥,不默守陈规,敢于创新,这便是积极的态度。

用较小的本钱,投入到一个富有钱景和钱途项目中去,付出努力。我比较俗气,首创出汉语的两个新词:钱途和钱景!事实上,前途和前景,表达的意思不太明确,作生意的人,要时刻牢记,赚现金才是正经事,吹泡泡或无法的兑现的忽悠,都是信口开河,瞎扯蛋,没用的。不要相信,别人会好心肠地,引导你去发财,一定要付出代价的。那些吹嘘的大馅饼,最好不要贪吃。里面可能暗藏鸦片或鱼钩。做点实事吧。

或许有人会问,我做摄影器材,有什么关联呢?摄影器材上面有塑料配件,我将会发到自己的工厂,低成本生产,这样,不时“制造出订单”来?而工厂也好收加工款,因为产品卖出去的时候,意味着货款回笼了,那我需要向谁哼加工款?

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无往不利,不要被迫地被别人和环境改变,在自主地选择改变,这样更有机会。

不断地改变自己,让自己如何更适于发展和个人的目标。这样才有希望。

不要叹息现实的不公,环境的恶化,相信自已能适应,并能出类拔萃。

今天上广州火车站附近的桂花岗逛了一大圈。和前几年不同的是,路边的摊位都被用来出租,一堆堆的人,一堆堆的货到处拥挤在一起。那些在路边租档口的人,看他们烦躁的神情,都比较辛苦,外面的气温如烤火炉,一个个的,拿着东西在扇风。而那些坐在皮具城里的人,就不同了,气定神闲的叹冷气,对比之下,真让人心底窝或难受哈。因为实力差别,享受的待遇便成两个世界。那些坐在太阳伞下的小商贩,其中也会涌现一些明天的富豪,只是,现在的炸油的日子难熬。

各色各样的包都有,我走马观花的浏览一下,款式的同质化较严重,真的能让我眼前一亮的产品,也有几家。某一天,在这里租一间档口,会是怎样呢?我想,今天这个想法,已经发芽了。在最前沿的销售环节中去,这里,可能是中国包类的集散地之一。

要想了解行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参与其间,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是成为露天的“烤肉一族”?还是空调商铺中的衣冠楚楚的老板?到时再确定。但思路大致明确下来。

在广州搞档口,以后在义乌也要开铺头,无论是与经销商合作,还是自营,这两着棋,是一定要走的了。掌握渠道,就掌握了主动权!掌握了现金流。

路过一家做吊牌的店铺,里面一位年轻人在玩电脑,我寻问了一下,他说:1万张吊牌,包刮细绳,1角几分一张。这样,心中有数,改天上海珠区的那些微型印刷厂再对比一下价格。以后产品,就直接在广州包装出货了。

天气很炎热,那些在路边室外做小生意的贩夫走卒,真让我油然而生敬意,为了谋生,他们一样在打拼,还要时常提防个别部门的“扫荡”,创业和谋生,有时,并没有严格的区别。

走向火车站那边坐车,两位盲人蜷起腿坐在天桥的地上,衣衫陈旧,一个胡乱地拉着二胡,一位抬起头,空洞的眼眶朝向行人,钱罐里只有三枚硬币,经过他们身边,从上衣口袋里,将几张角票掏出来,弯腰轻轻地放进那只曾经装过奶粉的空罐里,有些伤感的离开。

他们是没有办法啊。这是一种直接了当的乞讨。因为是盲人,看不见光明。也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在大众广庭之下,卑微地,低声下气地乞讨,苟活着,更需要勇气。我向他们表示尊敬。

如何挑选几个款,组成一个系列。回到家,便着手思考这个问题。改天和设计人员商量此事,尽早将此事落实下来。

这几天忙于考察广州的批发市场,并非走马观光地闲逛,和以前混得比较熟的经销商聊天,打听一下他们的经营情况。当然,详细的内情,人家也不会随便说的,不过从片言只语中,推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有个长得胖墩墩的刘小姐说,做那些低档货的,虽然价廉物美,但一个产品只赚几元钱,体积又大,一箱货赚不到几个钱,看起来很忙碌,生意特别旺,其实那是虚的。

听她一席话,让我更相信以前的那位大老板的英明,他坚持走中高档品牌路线,无论那些办事处起哄,经销商提建议,强烈请求他做些“大路货”来占领市场,同时能提高他们的利润点。但他坚持已见,坚决不妥协,近20年了,一直维持它的高端品牌形象和地位。我代理过他的产品,销一个的毛利,强过人家销一箱“水货”,为什么这样不平等呢?因为品牌嘛,它有高附加价,品质保证,售后服务的有口皆碑,大量的具有创意的广告宣传推广活动,与时具进的产品款工创新和创意,这些都构成它的卖点。而那些地摊货,由山寨工厂粗制滥造,除了比拚低价格之外,就是抄袭模仿秀,当然,那能与品牌产品同日而语呢?

因此,做产品生产,一定要坚定地走品牌路线,而不是单纯的OEM之类的,替别人做嫁衣,那是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源动力的。那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产品,真的做到全国全世界都认知它的品牌,那成就相当地让人称羡。只是加工厂,做得再大,也没多大的出息,因为那除了拾人牙惠,赚些辛苦钱之外,风险系数特别大。要学会两条腿,或都多条腿爬行,那样会更稳健,更有机会。

超便宜的产品,意味着入门的门槛不高,而竟争的对手鱼龙混杂,大家为了生存,相互白热化地用价格战进行肉搏,今天你唱罢,明天我登台,戏是热闹,但内容难登大雅之堂。虽然,有些人是为了委曲求全,为了积累些资金和经验,但长此以往,便会让人磨了锐气,少了进取创新的雄心。

这便是我得到的启示。

而品牌的路线该如何走,对我来说,没有现成的指导老师,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一跬步一跬步地迈开。它不仅是品字取得有点特色,LOGO设计的别出心裁,还有品质的优异,消费者的认同度和美誉度,名称的知名度,以及推广的力度等等,这是个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的绝杀。我也会为此做长期备战的心理准备。顺便提一下,我在前面挂在贴子里的吊牌,只是作为说明的一个范例,并非我正在着手的产品的某个标识。因为商标还没注册,自然是不会轻意示人的。

我在广东创业的真实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luckyli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在广东创业的真实故事第1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