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前期工厂加工生产的塑料配件发上来,让大家了解一下。
原来塑料产品有ABS,PA,PE,PP,TPR,PS等原料,有着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我也“被普及”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惭愧,技术方面,还是七窍通了六窍,在继续接受相关知道份子的再教育。
在做的过程之中学习,摸索,日积月累,而得已主动或被动地学会一些东西.难怪有人说,在战争中学会战斗.说不定,如果长期浸淫在此行,也会成为“砖家”一名,到时,可以到处指手画脚了,称为“据权威砖家XX大人说”,一笑.
挂几张加工的产品在此作为证物,因为不是成品,均为非卖品,不会有作广告的嫌疑哈。
我昨天听一位开厂的老板讲,他说他认识的朋友中,10个搞技术的去创业开厂,经过一番努力,其中9个都小有成绩,而只有一个,差强人意。这9个成功人士,虽然天天念叨着,生意不好做,工厂难维持,经济形势不明朗,但他们一个个都有车有房,活得有滋有味的。
因此,创业,有些事,终究是需经历过的,那不妨早点去经历吧。
在国外,有所谓的"美国梦"和"美国精神",我在这里提倡,在中国,也有"中国梦"和"中国精神",在华夏的土地上,那怕是一介草民,凭着孜孜不倦的努力,一样能功成身就,实现丑小鸭变成天鹅的梦想.
无论在何地,在哪个时代,成功都是属于渴望成功的人.没有梦想,就没有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实现梦想的可能.
就是要学会做梦,然后将它一笔一画地描绘成真!
让每位创业的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都凭借着"中国精神"来实现自已的"中国梦"
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北飘南下,一个个鲜活的"中国梦"在世代相传,一脉相承地演义!这里面,就是"中国精神"完整而多方面的体现.
我写这个贴子,就是要鼓吹"中国梦",倡导"中国精神",因为我的身边,有太多,太多这样的创业的人,创业在路上的人.
用什么来与"美国梦"并驾齐驱?"中国梦",让我们骄傲地喊出来:"中国精神"!
不知不觉又翻了一页。日子也一样。
上个月,天天关在广州杨箕村的小出租房改稿子。那间小屋让我无法忘怀,仅有6平米,只能放一张木床,里面间隔着一个小小的洗手间,爬上一架梯子,是间可以猫着腰,平躺的阁楼,居然是复式的!
要想上厕所,得侧过身子挤过去。我每天睡到自然醒,简单地梳洗一番,穿着西装短裤,哒着双拖鞋,上村口早点摊买一杯热乎乎的豆浆,两个白白的大馒头,一边啃着馍馍,面不改色心在跳地穿过摩肩擦踵的上班人群,一边拿着张当天的报纸浏览。
快到门口,豆浆被我消灭掉,只剩下个空壳的胶杯子捏在手中,我将它扔进墙角的垃圾桶,这么快,它的寿终正寝。
城中村内阴暗,进房就需开灯,我的眼睛继续在报纸上工作一会,直到再没有哪位名人的桃色新闻或裤裆的事吸引我,才打开电脑,一句一句地修改稿子,蜷着腿,弓着腰,眯着眼,绞尽脑汁地想,将往事早已尘封的那层皮揭开,有时是血淋淋的痛苦的伤痕,有时是志得意满的骄傲,这些都得重新面对。
因为是件任务,就不能象写贴子那样,信口开河,信马由缰地码字,这也是件拘谨辛苦的活。当然,是与跑业务相比较的。
上午保持这这种佝偻的姿态三个小时,间或接几个业务电话,工厂的事也的兼顾。然后肚子会准点地提醒我,该去吃午饭了。
转过几个圈,柺过几条巷,进到一家快餐店,6元钱,饭和菜都还不错,就是太咸了,好象盐不用钱似的,坐在店里吃饭,匆匆忙忙地往嘴里舀食物,刚刚吃完了腾空的座位,马上就有新人抢占了。卖票的小妹个子特别矮,生得单薄,需要好好加强营养。她的眼神有点呆板,我几次用充满食欲的眼睛瞟她,她竟然无动于衷,看来,饥饿的眼睛里,也缺乏爱。
另一位打菜的妹妹,苗条些,发育稍微有些成型,她几次为我的饭盆子里,特意地多舀一勺汤汁,这点友好的小动作,让我饥渴的近视眼捕捉到,顿时感到一阵温暖,有些迷乱,还好,没有晕倒,只是端盘子的右手,颤抖了两下,她咋知道我爱用菜汤拌饭吃?有时菜吃干净了,没办法,白饭还有一堆,就只能用汤粘米饭,以助吞咽,这是多年当饭桶,积累的省菜密笈。
抹掉嘴上的残余油腻,心底发虚,阴暗地想,这么舍得加油,会不会用的事阴沟的潲水油?管它呢?吃饱再说,不在这家吃,别的就好到哪里去呢?
村里面的美妹特别多,养眼的很,这道免费的风景,让人特别受用。我回到蜗居,睡上一觉,然后继续改稿。有时写着,就写不下去了,感到精疲力竭,怀疑这样做,到底有没有什么意义。我只需走出去,一天只需2个钟,赚得钱就够使用了,有没必要闭门造车,穷经皓首?拼字的工作的确辛苦,让我体会到,何为呕心沥血的词意,当然,不时比喻我这类文字的业余玩家。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关上门,用完晚餐,漫无目的地散步,让脑袋休息一会,看着街上的行人,我其实和他们一样,在默默地走完一生的光阴,在无奈中,努力地寻找和发现一些苟活着的亮点。
转累了,回去,再趴在电脑前敲键盘。一日复一日,每天的进度,大约为三千字,将写过的东西,再咀嚼一次,我不是牛,喜欢津津有味地反胄,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仅此而已,也没有想到以后,是否能真的出版,当然,内心希望会有个好归宿。万一,又发生什么特殊的变故,这番辛劳,岂不白费?
其实,说到底,无论结果如何,在坚持做此事的过程,我便战胜了自己的懒惰,学到了,如何去统筹一本作品,我的得到,已经潜移默化。
终于写到可以画上句号的那一章了。这只是上集。当我将洋洋大观,近30万字的稿件发给编辑时,如释重担,终于熬过“宅男”的日光灯的日子。下一步,它的命运会如何?对我似乎不太重要了,成与不成,我至少曾经用心付出过,全力以赴地经历过,这已经足够,让我不遗憾了。某年的某一月,我在撰写过一本书稿。
每一天,如果是一篇日记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写一本书,这本属于自己的人生传记。无论精彩平淡与否,是否出版被人传播阅读,只要我们认真书写了,其它的,就不再重要了。当年老时,再翻阅从前的岁月,是否会留下唏嘘感慨?还是自豪满足?向上帝交作业本时,是轻如鸿毛,还是重诺泰山?我们的那册孤本中,不是胡乱的涂鸦,或者白卷,填着内容,就已足够了。
这是我的写书过程,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