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价格如何?你给我一份报价单。”他没有继续纠缠我的高价格,转向索要报价表。我回答:“我们的产品特别多,这样吧,在我们双方开始合作,我送货时,将最好销售的款式的价格都写在[[送货单]]上!你请放心,我会给你最优惠的价格,这一点上,我会比较灵活!”
在最初谈客户时,不要轻易地答应给报价单对方,一方面产品的报价单属一个公司的机密材料,对于一个还不能确定是否签约的客户来说,将这类重要的信息毫不保留地交给对方,对我方有诸多的弊端。另据我个人的实战经验,大凡要报价单的客户,双方下一步合作的机会很少很少,对方要么对我较高企的报价望而却步,要么会对着报价表讨价还价。
我有一条较坚持的原则,就是只有签订了合同的经销商,我才会让对方知道我的价位,除非是那种我特别渴望与对方合作的,比较大牌的客户,我才会屈就。
他没有说什么,我掏出经销合同递给他:“这个合同请你看看,一个形式,全国的经销商都需签订,公司要求的,没办法。”
其实合同的条款也没什么过份的苛刻细则,不过是保障我方的合理的利益,因为是代销,风险大多数在我方,因此签这一纸约定,多少比没有稍强。
他仔细地浏览一遍,顺手就签了名,我还请他盖上章,当这些动作都做完后,我才抛出最后一个难以言齿的请求:“谢谢你,能不能麻烦你复印一份身份证?我们老板签字时需要认识你,到时有机会亲自来拜访你!”,这不过是我找的一个理由,为了更安全起见,以免经销商跑路才做的下下策。人,想做某事,会找各种理由,人,不想做某事,也会找各种理由,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找理由的家伙。
我通过这种水到渠成的方式,较圆滑地达到我的目的,这就需要一点小技巧,让对方愉快地配合。你能说,我对人没有戒备和防范之心?当然有,趋利避害,人之常情。我也不是圣贤,在生意场上,我还是奉行一条:我不害人,但我得防范别人害我。对别人,行动和语言上,可做君子,但内心,还是保留一点小人的警惕为好。
不到一个小时,我将合作协议搞定,看上去小儿科,但这个过程中,谈判双方的相互打量,在某些方面的妥协,循循善诱,以及将风险降到最低,这些都在貌似一团和气中,走完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征服!让一名陌生人,对你认知,接纳,进而建立合作关系,这比一见钟情,还要有效率。让对方产品的信心,对赢利的信心,,到对一个人的信心。这不只是耍嘴皮子那么简单。
离开这家店铺,我向年青人说:“能否给张你的名片?方便以后密切联系!”对于有些老板,
不愿意派名片或者无意遗忘,我会主动地讨一张,名片,有没有用?当然有,特别时老板的
名片,用处可大了。到底有何作用?自已去想吧,在此不便于透露,否则以后老板们都不
敢发名片给我了。(那些直X销或保X险的等人的除外,他们恨不得认识全天下的人。)
如何利用客户的名片,也有方法,在此不详表。
我们坐在公交车上,烂货向我竖起大姆指:“老大出马,马到成功。的确历害。”他开始对我毫不保留地吹捧道。
“谈生意,要能见机行事,见风使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灵活机动,引君入瓮,签约之后,下一步就是根据对方店铺的经营情况,组织货源,以后加深了解,保持联系和不定期的跟进。赚钱是第一要务,但前提是,我们要赚踏实的钱,不能冒进和赚味着良心的钱,这是我个人做生意的宗旨。还有一点,对方的人品不太好的,不要谈合作,或者与自已的理念相去太远的,最好不要勉强合作。生意,要做得大家都开心,做生意,只是生活的一小部份。否则,赚不到钱不说,最后会反受其害。对于那些不会做人的,无论其生意做得多大多好,都不值得交往,也不必羡慕和盲目迷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有每个人的机遇,有每个人的归宿。相信一句话:几年河东,几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现在有些人,没有信仰,或者找不到信仰,会变得“太有主见”(这类主见和理论,不过是杂烩了别人的观点)或者根本没有主张,这都是较危险的,一会信这,一会信那,就是不知自已在做些什么。被某些人或势力牵着生活,这需要清醒。要真正地为自已活着,相信一次自已,那怕错了,也是自已无怨无悔的选择。一个人,能自已作主的事不太多,而受牵制羁绊的时候更多,信自已!随心所欲地活一回!”
因为深圳的总代理还没有放弃这个牌子的业务,虽然黄总与厂家的合同已过期,没有续签,但我们来这里开发业务,也没有正式的合约,不过是姚总的一面之词,为避免与对方不必要的冲突,我要求烂货严格按照厂家的意思去开拓经销商,就是黄总没有做的商户,我们才可以去洽谈,他不感兴趣的其它产品项目,我们可以做,为维护厂商和大家的利益,在价格上,不能用低价去抢占市场。我们低调地做人,勤快地做事,一定要做出一点成绩来,让厂家知道我们的诚意和实力,同时,我积极与姚总沟通,希望他向强哥申请,尽快与我方签订深圳区域的承包合同,这点是最关健的,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对于口头的描述和表态,我一直心存顾虑。
深圳原总经销商黄总的日子也不好过,至从我们过去之后,他或多或少打听到这样的消息,同时,厂家的姚总在向他催货款,他向强哥承诺1个月汇5万元,拖了2个半月连影都没有,并且还白纸黑字写了保证书的,最后食言,这让强哥非常恼火,姚总在这件事上,也没有多大的作为,让其在老板面前颜面扫地,这激怒了姚总,与黄总在电话中大吵一顿。姚总恨不得将黄总24小时内清理出局,不断地安慰我:“你们一定能签下深圳的合同,加紧将他们的客户撬过来!”
那段时间,强哥经常叫姚总进办公室秘谈,一时间,厂家的矛头对准深圳的总代理,大有将他清理掉而后快的紧张气氛。并且由姚总主持布局,授意我:“他欠公司的货款,可能不会偿还了,还有他弟弟在北方某省做总经销时,欠公司7万多,人已经玩失踪,拒不支付货款,我们已经上公『安』报案了,这样吧,公司请你安排一下,上黄总的家中催讨一下,你认为如何?”
又要为厂家讨帐,看来我成了讨帐的工具了,这让我有点不快,谁都知道,向人催钱如同搏命,不是傻瓜就是愣头青,除非有丰厚的回报。这一次,姚总给我的画的饼是什么?就是保证将深圳的合同给我去签,这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诱惑。
我接不接这个艰巨的任务呢?按理说,我与厂家只是经济的互利互惠,大可没有必要为他们冲锋陷阵,但这次涉及到切身的利益,更何况,是黄总做了初一,厂家才会做十五,黄总背理了,有违诚信的做法,那我去跟进此单,也大约粘点正义的边,我不会为别人当鹰犬,但在理的事儿,重操旧业,对我来说,不过是故伎重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