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到姚总的口头保证后开始行动.新聘请一位业务员,我们习惯称它的绰号:烂货,在珠海这边熟悉这块业务,打算到时调到深圳负责.我则着手将湖南的事情了结.
北京的总代理汪总介绍他的同学老A来承包,和他一见面,随便聊天,原来他在浙江那边的老家上班,停薪留职出来了,听到汪总的鼓吹,一个省的生意可以做,并且能象他一样的发点财,于是舍妻离子,带着憧憬而来,据说并且还给汪总交了3万元的转让费,听到他的一席话,让我颇为诧异,还付了转让费?汪总连同学和同乡的钱都狮子大开口地赚,真有种!其实,汪总不过是利用他与强哥多年的交情,作了个顺水人情的推荐,他一分钱都没有掏给厂家,就这样一转身,白花花的银子就落入口袋.当然,此事我并没有核实它的真假,不过是听老A的一面之词.当时我没有点穿个中的内幕,与我无关的事,还是不要瞎插嘴.
老A信心满满地来,他没有做过业务,连搞点小卖买的经验都没有,而个人对这盘的生意期待值颇高,从言谈举止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我也不便给新人泼冷水,只是淡淡地说:“慢慢做,做顺了,也会有好的回报,生意靠人跑出来的!”
但是,老A有点老于世故,按理说,我在这边栽树,将市场拓展得有模有样,你只是过来乘凉,应该多少有点感激我才是,不懂的方面,装得谦虚一点请教,起码让本人面子上过得去,心里舒服些.但他不是这样,装得如同钦差大臣,奉天承运过来颁布旨意,接下江山,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就让我有点吃不消.这且不说,每次吃饭,都故意慢吞吞地,左顾右盼,耐着性子,磨到我来买单,一次二次无所谓,天天如此地算计着饭钱,搞得本人特别不自在.你老A是过来,请我带你跑业务,学经验的,摆得象个大爷要我伺侯,当然我会有些想法.我吃饱了撑着不消化了,低声下气讨好你?这不黑白颠倒,乾坤倒转,因此,我会用适当的方式,让他接受点教育,让他明白,我是厂家开荒的耕牛,不是你家拉磨的驴,根本用不着买他帐,让他的眼头放亮堂点,过来湖南,就是送送货,收货款赚钱,天下那这么好吃的馅饼,嗟来之食不好咽,需要努力地劳动才行!
当然,我不会故意去整他,不过多用言语旁敲侧击去劝喻他,在日常生活时的行动上影响他.在业务方面,我照样是倾囊相授,诲人不倦,这可能与我好为人师的坏毛病分不开.我是这样想的,老A如果能在本大虾的调教之下,尽快以优异成绩毕业,那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荣光,为何这样讲?他在我的基础将业绩更上一层楼,对大家都有利,我也可早点回深圳主阵那一摊子.如果他总是半生不熟,不知从何下爪,或者将生意做得一塌糊涂,也说明我这位小师傅没教好,我当老师,有一个理论:学生没学会,是老师没教好,是我的无能,为何?因为我是先知先觉的先生呀,人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没有太大的高低之分,只是明白事理,观察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不同,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双不同的眼睛.那我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教会他,而不能从学生那里找辨解的理由.
我是如何言传身教的?例如,他不擅于识时务和大体,在饭桌上,我俩一起点菜吃饭,他养成了被人敬献的习惯,那我就故意和他磨噌,吃完饭,你闷声不响地剔牙,我也学着你的样,埋着头喝茶,一杯一杯地品,力争从茶里品个结果来.你的屁股在椅子上粘着不动,我就隔一会上一趟厕所,排泄一下满肚子的坏水.然后释释然折回来,端着我的茶杯继续工作,还做深沉状.你掏出手机打电话,我就拿出一本英文书来假装看.你用一招,我也接一招,看谁能挺到最后一秒.我咬着牙关和你坚持,不过是想改一改他那种装蒜的风格.
那对我来说,的确是一种煎熬,有几次我都挺不顺,缴械投降.但终于有一次,他赖不过我,故意干咳一声,无奈地掏出钱包:“喂,服务员,买单!”
我就是要培养他这种能上场面的观点,因为在外面做生意,我们是推销产品,不可能是我们请客,客户买单,那以后,业务如何扩张?人脉如何建立和巩固?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是需要的,但铁公鸡皮筛子是不能做的.这是我教老A的第一堂课,也是最滑稽和艰难的一课:投桃报李的社交礼节.
我带着老A一一拜访经销商,他在实际工作中,也逐渐通窍门,理会到我们和经销商之间的主宾关系,客户至上的道理.有些经销商会问,我做得好好的,为何要离开湖南呢?老A会比较配合地打圆场:“X总要负责香港那边的业务,高升了!”这个善意的谎言多少有点水份,但我去做深圳的总经销,和香港只有一步之遥,亏他联想得出来.这让我的虚荣心大大地满足了一回,更重要的是,给经销商一个良好的印象,这个品牌的产品的业务跟进,有联贯性,不是三天两头地换人,免得他们穷于应对.一个知名的品牌,如果经常调整营销团队,或者人员流失,会给客户造成发"地震"的心理暗示和预兆,做生意,前提就是需要稳定,稳定之后才有大发展.
其中有一名经销商,是老A的同乡,他们一见如故,这让飘流在外地的老A多少有些慰藉,业务员孤身在外,有一两名能聊天的朋友,有时,是一种奢侈.我在这方面有体会,郁闷时,想说话,就想当面对着人倾诉一下,一个人,出门在外,保持精神的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
有些和我关系密切的客户,如上面提过的赵总,想趁我们交接的机会,能否做点顺水推舟的人情,他的意思我当然能懂,只需在原先我发货的[[送货单]]单上,将95折结算,加注为9折或更低的优惠结算,我签个名字就行了,这个动作,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我没有这样做.
我想让老A去做这件愉快的事,这样,赵总就会对老A感激,为老A以后开展业务提供便利.
这对他们两人都好,虽然赵总会对我的拂面有些不悦,但毕竟我是前任呀,人走茶凉,我就是想要让我走之后,我这杯茶尽快凉掉,为新人挪移出发挥的空间.如果经销商念念不忘陈茶的清香和好处,对于培养新人就大为不利.这是我培训新人的第二课:推陈出新,自甘堕落.只有将自已放低,再放低,才会有活水来,才能称得上所谓的虚怀若谷,不虚,不空,那有空间装呢?做前辈和师长的,就是心甘情愿地为来者做铺垫,而非高高在上的山峰,或成为妨碍的土疙瘩.
为老A另租了一间两房,将我库存的货清点移交.老A的确是位勤俭过日子的老实人,处处斤打细算,我和他熟稔了,也就见怪不怪,不过,有时还提醒他,做生意,有时需适当地付出,不可能只有进项,全部利润分毫不损地照单全收,一点应酬和打点都没有,那样不是放长线钓大鱼的做法,细水长流,我们要和经销商,店员们,大家一同开心地赚钱,参与的人越多,这盘生意就越活络,这才是商道,商道,即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