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宋钦宗见状,想了想,问:“宣他来奏事如何?”

耿南仲直言谢绝,说:“康王既往,而臣子独宣,无此理也。”

耿南仲从内殿退出,半路上,忽然有个内侍跑来交给他一份御笔:“耿延禧速宣回奏事。”

耿南仲手握御笔,停住脚步,沉思了一会儿,忽然转身又回到内殿,向宋钦宗奏道:“康王为国出使,臣子之不肖,得奉使左右,幸也。若独宣回,臣有何面目?”

宋钦宗听后很是感动,于是撤销御笔,同时下旨:任命耿延禧为龙图阁直学士,赐金带一条、通犀带一条、锦绮等一百匹,灵宝丹、苏合香、圆透冰丹各一百贴,茶一百斤,四和香一百两,餹霜一百斤。

康王赵构、王云、耿延禧、高世则等一行人,遵旨离京北上。走出城门后,王云回头望着巍峨的城楼,对康王说:“京城楼橹,天下所无。然而,真定城高几近一倍,金人让我等坐视攻城,不多时城破之。此虽楼橹如画,亦不足恃也。”

康王望着城楼,默然不答。或许他在想,自己此次去金营,恐怕又会被二太子扣做人质。再回京城,不知何时?而王云可能想不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回望京城楼橹了。

宋钦宗听说负责守卫黄河的折彦质和李回,竟然都不知了去向,他感到非常失望,也非常痛恨。正当他宗黯然神伤之时,殿帅王宗濋忽然进奏说:“据探马报告,金军先锋已到达汜水关(又名虎牢关,位于河南荥阳汜水镇),正抢渡汜水河,朝京师方向奔来。京西提刑许高,以及守卫汜水关官兵皆望风而溃”

宋钦宗闻言大惊,急忙下令:“赶紧关闭城门,切断进城道路,守城诸军与百官疾速登上城墙,严阵以待。同时,任命礼部侍郎梅执礼为清野使,立即在城外实行坚壁清野。”

京城市民百姓听到消息后,皆冒着严寒奔走相告,议论纷纷,城内到处呈现出一派惊慌不安的景象。

近日来,京城天气很是反常,特别寒冷。有个叫王俊民的日者(负责观察天象的官)上奏说:“十月立冬,乃国家大忌,建议在冬日里致祭打牛,用立春之仪,以召天地之和气。”大体意思就是说,建议在寒冷的冬天里,举行一场迎春仪式,希望以此从上天给京城借来一些春天的温暖。

宋钦宗专门下诏,批准了这项活动。王俊民于是组织群众,迎土牛于开封府前,并令内城遍插青色旗帜,以应春季之木德。

一些有识之士听说此事后,皆认为这是个荒唐的笑话:天时岂可借也?

十一月十六日,待康王赵构一行人出城后,东京城各城门皆关闭,唯独开着一个东水门陈州门。城内众多百姓都拥挤在这个城门口,等着出城避难。他们争先恐后,拥过来挤过去,结果有不少老弱妇幼被挤死,或者踩死,“死者枕籍”。

当东京城陷入一片慌乱之际,冯澥和李若水正渡过黄河北上。他们已经打听清楚,粘罕此时还留在怀州。十一月十七日,他们到达怀州。

此时,只是金军先锋部队渡过黄河,其骑兵主力仍驻扎在怀州一带。“骑军驻怀州,不行者越旬”。

粘罕得知李若水又来出使,安排萧庆担任馆伴使,令他先去问清楚李若水此来是何目的。

萧庆上次在太原城外接待过李若水,一见面,他便开门见山问道:“使副们这次因何事而来?”

李若水答:“某等此次亦为和议而来。”

萧庆说:“既然贵朝皇帝不肯交割三镇土地人民,此事怎么和?”

李若水说:“某等面奉本朝皇帝圣旨,已差工部侍郎王云、武功大夫马识远前来交割,将三镇地界交还贵朝矣。”

萧庆问:“王侍郎等几时到来?”

李若水答:“某等与王侍郎等同日出国门,某等兼程先来,估计王侍郎等今日方到磁州、相州一带,再过数日可以到此。”

萧庆又问:“有国书无?”

李若水答:“有国书。”

萧庆说:“使副且歇泊,容我先去禀知国相。”说完便告辞。

不久,萧庆又派人来向李若水传话说:“请准备好礼物与土特产,今晚上参见国相。”

下午四、五点钟,过来两个翻译官对冯澥和李若水说:“国相请使副前去。”

冯澥和李若水携带着礼物与特产,跟着他俩往前走。不多时,来到一座中军大帐。只见路两旁甲兵肃立,甚是威严。

粘罕端坐在一把银椅上,表情严肃,身后站着几名卫士。

冯澥和李若水急忙上前行礼,李若水说:“某等来时,面奉本朝皇帝圣旨,令某等再三申问国相元帅冬寒台候万福”

粘罕略微动了动身子,表示受礼,问:“使副们来时,贵朝皇帝圣躬万福?”

李若水答:“某等来时,本朝皇帝圣躬万福。某等来时,面奉本朝皇帝圣旨,令若水再三启白国相元帅,前次若水等归,承示书翰不胜感荷,所需三镇已差工部侍郎王云、武功大夫马识远前来交割地界,今有国书上呈。”

国书内容如下:

“大宋皇帝致书大金国相元帅:

专驰介使,远布悃诚。今春大军俯临郊甸,寻以上皇传位之意,引过请和,承皇子郎君、元帅奉伯大金皇帝酌中之命,特许修和。寻报之国相,各令班师,信义之重,比坚金石。于是宗庙再安,生灵赖庆,乃割三镇以谢恩惠。

既而,诸州民情过执,群臣议论二三,往复告求,致淹岁月。盖缘寡昧,失不详思。誓约之明,岂应辄易?果烦大兵来诘兹事,中外震动,不遑宁居,礼义有亏,追悔何及!

过而能改,请践斯言。其三镇之地,今并依正月所立誓书交割施行,惟冀两路大军早回,使赵氏二百年社稷永宁,亿万生灵全其性命。仁恩之大,山海难喻,自此倾诚,万世不易。上天实临,百神在列,何敢背违,自取祸殃。今遣知枢密院事冯澥、徽猷阁学士李若水充告和副使。缅惟英哲,必为矜从。寒律方严,倍加珍摄。”

翻译官将国书内容给粘罕通译了一遍。粘罕听后,面带微笑,请冯澥和李若水等人坐下,说:“何不早如是?免令提兵到此。”

李若水说:“今大事已定,望国相元帅早日回兵讲和。”

粘罕问:“不知王侍郎等人,几时可以到此?”

李若水说:“某等与王侍郎等同日出国门,某等兼程先来,估计王侍郎等此时方到磁州、相州一带,再过几日可以至此。”

粘罕说:“等割地使到来,看情况再说。即便回军不难,公等且熟歇。”

冯澥和李若水于是起身告辞,退出军帐,回到住处。当晚,粘罕令人送来一些熟羊肉、酒等物品,招待他们。

次日一早,冯澥和李若水去参见粘罕。粘罕说:“昨日已差使者去往汴京,约定以黄河为界,三镇之事不必再议。况且,不知是否真有王侍郎等来交割地界?”

李若水没想到情况忽然有变,急忙解释道:“某等虽不才,但受君命远来议和,若非诚信,岂能定事?又怎敢欺罔国相也?希望国相稍微等待几日。”

粘罕说:“大军安能久留于此?”

粘罕说已派使者去往东京,并非虚言。就在冯澥和李若水到达怀州那天,即十一月十七日,金使杨天吉、王汭、撒离母等一行十三人,也刚好到达东京。

冯澥和李若水出使金军,是要告知粘罕:朝廷已决定割三镇以议和,请金人退兵。而杨天吉、王汭和撒离母出使东京,却是要告知宋朝:割三镇之事不必再谈,要想议和,必须以黄河为界,即将黄河以北土地和人民全部割给金国,否则,金军将渡过黄河继续南下。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2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