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王云到达东路金军时,正遇上东路金军进攻真定城。城破后,他一直留在真定,一直在想方设法摸清斡离不对宋朝的真实心意。

斡离不这个人表面上很随和,其实很有心机。为麻痹宋朝,让宋朝放松警惕不作防备,有一天,斡离不对王云说:“不割让三镇也可以,但是,宋朝必须向大金奉上五辂、冠冕,以及给大金皇帝奉上尊号,而且必须康王亲自前往,和议才可能成功。”

王云不知是计,信以为真,认为这是一个绝好机会,遂立即派随从李裕赶回东京,向宋钦宗禀报。

宋钦宗得悉后,赶紧召集唐恪、耿南仲、聂昌等宰执大臣开会商议。他们一致认为,这个方案可行。宋钦宗于是令太常礼官入宫,一同商议金主尊号,并命令康王赵构出使斡离不军中,新任尚书左丞王寓担任副使。

王寓对出使金军有些惧怕,不想去。其门客李允文模拟金人诘责质问,向王寓提出了八个问题,王寓皆不能对答。

王寓急忙入宫,向宋钦宗请求辞去副使职务。宋钦宗不答应,王寓一再坚请,且说:“臣梦见祖宗发怒,因为以五辂奉金国。”

宋钦宗大吃一惊,但不太相信,问:“祖宗何故不赐梦与朕,而赐梦与卿耶?”

王寓回答道:“臣受命而行,职在臣也,故祖宗赐之梦而警焉。”

宋钦宗还是不信,又问:“何以验之?”

王寓辞穷,回答不上来。此时,恰好何粟也在场,何栗叱责道:“王寓狂妄,可退去。”王寓惶恐战栗而退。

过了两天,王寓又入宫觐见,向宋钦宗解释上次做梦之事:“非臣之诈也,乃李允文教臣为此语,且谓臣曰:不托以梦,不能免此行。”

宋钦宗一听,不由大怒,打算严惩王寓。

王寓的父亲王易简曾在东宫做官,与宋钦宗关系比较密切。他听说此事后急忙上奏,祈恳免行。宋钦宗于是下旨:“王寓诳诞避事,追还左丞诰命,付尚书省毁抹,责授单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父易简落职与宫祠,并日下出门。”

宋钦宗任命刚担任知枢密院事不久的冯澥出任副使,知东上邠门事高世则担任参议官,令他们立即着手准备,跟随康王赵构出使斡离不军中。

十月二十九日,种师道忽然病逝于家中,享年七十有六。宋钦宗亲临祭奠,为之恸哭,并下令辍朝五日,赐种师道衣衾、棺椁、龙脑、麝脐以入殓,赠开府仪同三司。

种师道是北宋亡国之前最难得最清醒的军事家,他曾多次在关键时刻给宋钦宗献策。例如,姚平仲劫营失败后,他建议:“今晚再遣兵分道劫寨,必在金人意料之外。就算仍不能取胜也不要紧,只要以后每晚都派数千骑兵去劫营,不出十日,金军必定遁去。”再例如,金军北撤时,他建议乘金军渡黄河之际,出兵袭击,不然,他日必为国之后患。再例如,出任河北宣抚使时,他建议朝廷调遣关中、河北、河东各路兵马,沿着沧、卫、孟、滑一线设防,集中优势兵力以防金兵渡河。再例如,前不久,他判断金人即将大举入侵,建议宋钦宗赶紧离开东京,前往长安,以避敌之锋芒,避免亡国之灾难。

然而,遗憾的是,对种师道这些很有价值的建议,宋钦宗一个也未采纳。

宋钦宗可以说完全不懂军事,他身边的重臣也没有一个“略知兵者”。这些似乎也很正常。然而,最不正常最可怕的是,宋钦宗与他的重臣们听了种师道的军事建议之后,都“笑且疑”!

种师道肯定是忧愤成疾而死。当时,不少有志之士闻听噩耗,皆仰天叹息曰:天亦岂无意哉!

《靖康小雅》有诗赞扬种师道曰:

壮哉此翁,谋深气劲。终始一节,佑我三圣。百战之余,所料必胜。提师入援,贼詟威令。叠画良策,众莫之听。割地增币,丑虏益横。万里长城,恃为藩屏。倏嗟不禄,乱何有定。旌旗无光,兵民凄哽。馀烈昭昭,方策独盛。

十一月三日,康王赵构入宫,向宋钦宗辞行。这个时候去斡离不军中议和,风险很大,这是明摆着的事,极有可能被斡离不扣下做人质,最终结果很可能会象肃王赵枢那样一去不回。对此,宋钦宗与康王赵构心里都清楚,心照而不宣。宋钦宗最担心康王胆怯不肯前往,所以,对其抚慰甚厚,并将太上皇决定禅位时赐给自己的那条玉带,也转赐给了康王赵构。

第二天,康王赵构与知枢密院事冯澥等人一起,携带着玉辂离开京城。冯澥等人携带着玉辂先行一步,康王赵构则在城北定林院做短暂停留,等候尚未准备好的冠服,以及其他礼物等。

十一月五日,斡离不在真定府向宋使王云正式摊牌。斡离不让王云速回东京禀报朝廷,要求宋朝必须在十五日之内,将割地诏书送到军中。不然,十五日后大军将渡过黄河,直奔东京城。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2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