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罕在攻陷太原府后,曾以两路元帅府名义派遣杨天吉、王汭为问罪使,前来东京问罪,责问宋朝写信联络耶律大石与契丹梁王,以及给耶律余睹蜡书等事。
王汭这次来东京,态度十分傲慢,他将问罪书交给宋钦宗后,当面质问道:“陛下既不割三镇之地,又安忍复欲立契丹之后?”
宋钦宗回答:“此乃奸人所为也。”
宋钦宗拒不承认是自己所为,他一再卑辞深明,这并非朝廷之罪。
金人的问罪书是这样写的:
“大金固尼伦伊拉齐贝勒左副元帅、皇子右副元帅同致书于大宋皇帝阙下:
顷因起衅,以至连兵,曲直所归,彼此自见。思得寻盟之计,用申割地之言。厥后事固稽留,约复渝变。况上皇之鉴未远,抑亡辽之戒在前,诚思再造之恩,可稔轻忘之意?将久保有成之信,盍早画元议之疆。曾自为辞,管行制送,今则反假土民之固守,更张军势以解围。兹事难图,昔言安在?乃者差萧仲恭、赵伦等赍书报复,回日辄授间谍之语,阴传结构之文,敢蹈前非,又在今日。
为此申过朝廷,奉到宣命,据兹衅恶,更逾上皇,仰就便差官问罪,从长相度施行。今差保静军节度使杨天吉、昭德军节度使王汭充问罪使副前去,若深悔前非,请速令皇叔越王、皇弟郓王、太少宰一员同诣行府,赍书陈谢过咎,仍据元割三府,即行戒谕,并令开门以待抚定。苟不能此,的示所图。白。”
宋钦宗在回信中这样解释:
“昨因告发,知有绢书。奸人作伪,何所不至?若两国通和,贴然无事,则无隙可乘。奸臣不利,缘此构造,意在离间,顷者按治,已正典刑。谅惟圣朝,特加洞照。”
金使在问罪的同时,要求宋朝继续履行原来约定,割让中山、河间二镇。另外,他们还提出索要金帛、车辂仪及加大金皇帝徽号,甚至还要求取走蔡京、童贯、王黼、吴敏、李纲等九人及其家属。
宋钦宗命令开封府尹王时雍负责接待金使。王时雍极力讨好金使,他向金使表示:“朝廷将把三镇所交纳的赋税,全部变成岁币,还要将祖宗内府所藏众多珍玩,全都送给二帅。并且,朝廷觉得河东西路金军在外作战日久,打算好好犒赏他们。”
杨天吉和王汭觉得王时雍的话很顺耳,颇感高兴。
为打发金使早日离去,宋钦宗特批绢十万匹,让金使带回去犒赏军队。宋钦宗任命将作少监王及之为国信使,陪同金使回去。
粘罕一方面派遣使者向宋朝问罪,另一方面命大将银术可留守太原,命大将娄室向太原西南汾州一带进军,扩大战果。他自己领兵向太原以东的寿阳、平定军一带挺进,计划打通与东路军的联络通道。
寿阳城是一座小城,可是由于城中百姓死守,金军三次攻城,死伤众多,最终竟未能攻破。粘罕下令绕城东去,进攻平定军,计划直接打通井陉关。这时候,斡离不从真定城出兵向西进攻。在两军合力攻打下,平定军最终陷落。
有一个后来成为南宋著名抗金将领的人物,参加了此次平定军保卫战,这人就是岳飞。
岳飞是河北路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汤阴)人,他初次参军是在宣和四年(1122)。当时,真定府安抚使刘鞈向社会招募“敢战士”,以配合童贯蔡攸收复燕京。岳飞前往应募,经过选拔,被刘鞈任命为分队长。这年,岳飞虚岁二十。不久,岳飞率百名骑兵回家乡相州平乱,用伏兵之计,活捉贼寇陶俊和贾进,初露军事才华。后来因父亲病故,岳飞回家为父守孝,于是辞别刘韐,离开了军队。
宣和六年(1124),岳飞家乡发生水灾,家庭生活困难,迫不得已,他又来到河东路平定军参军,被擢为偏校。不久,他将妻儿都接到平定军城内一起生活。
平定城被金人攻破后,岳飞携带妻儿逃出城,回故乡而去。
金军占领平定城,意味着东西两路大军的联络通道已经打通,河北与河东已连为一片。为商议下一步进军目标与计划,粘罕与斡离不在这里召集部分金军高级将领,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
右监军兀室说:“今河东已得太原,河北已得真定,两者乃两河领袖也。乘此之势,可先取两河,俟两河既定,徐图过河以取东京,不为晚矣。今若弃两河,先趋东京,苟有不利,则两河非我有也。兼太子昨已到京,不能取之。”
斡离不闻言,默然不语。
粘罕闻言,怫然而起,抓起一顶貂帽,掷之于地,厉声说道:“东京,中国之根本。我谓不得东京,两河虽得而莫守;苟得东京,两河不取而自下。上次东京之未得,以我不在彼也。今若我行,得之必矣!”停顿了一下,粘罕伸开右手,作取物之状,说:“我今若取东京,如运臂取物,回手得之矣。”
斡离不欣然称善,其他诸将都不敢提反对意见,最后会议决定:东西两路大军各自南下,渡过黄河,在东京城下会师。
其实,刚开始出兵时,粘罕与斡离不都没打算攻取东京,他们只想先完成对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的占领。之后,再根据情况,相机占领两河地区。占领河北与河东,与宋朝以黄河为界,这本是粘罕的一个既定战略目标。
然而,现在随着战争的推进,随着与宋朝使者的进一步接触,宋朝在军事政治上的无能与弱智,暴露无遗。粘罕对此已看得越来越透彻。所以,粘罕果断决定,及时调整战略目标,将战火烧过黄河,烧到东京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