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宋钦宗不同意李纲辞职,将李纲上缴的所有文件全部原封不动退还,并连续四次派内侍召李纲入宫觐见。

六月五日,李纲不得已只好来到福宁殿觐见。宋钦宗明确表态说:“卿为朕巡边,不用担心,适当时便可还朝。”

李纲回答说:“臣此次出征,绝无回返之理。因为臣愚直,不容于朝。臣出行之后,若无有沮难,定当率军勇猛前进。战死于沙场,臣之心愿也。可是,万一朝廷执议不坚,而臣自认为已不能有所为,即当请辞。希望陛下能察臣孤忠,以全君臣之义。”

听了李纲这一发自肺腑之言,宋钦宗颇为感动。宋钦宗想了想,决定将李纲的出发日期,推迟到六月二十五日。

六月六日,宋钦宗下诏,任命解潜为河东制置副使,接替姚古,任命折彦质为河东宣抚司干当公事。宋钦宗要求解潜与折彦质,立即赶往隆德府,接管姚古所部,然后自威胜军出发北上,继续解太原之围。同时,宋钦宗又令张灏节制河东陕西军马北上,以接应援助太原解围。

当时,真定是河北最为坚固的城池,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朝廷认为,金军正猛攻太原,下一步他们可能南下,也可能东进。为防金军向东进犯河北,宋钦宗任命真定府路安抚使刘鞈为河东宣抚副使,命他领兵五万驻守于辽州(今山西左权)。若发现金军东进,刘鞈所部将迅速北上,掐断金军的后路。真定府路总管王渊、钤辖李质,皆随刘鞈驻扎于辽州。如此以来,原来驻防在真定的精锐之师皆被刘鞈率领西去,真定变成了一座空城。

在刘鞈领军西去之前,曾经假降金人、并从金营逃回宋朝的武汉英,以统制身份来真定拜见刘鞈。当时,武汉英率领京军三千人,打算前去解太原之围。他觉得兵力太少,请刘鞈给他增加一点兵力,但是刘鞈不答应。

武汉英于是来到五台山拜见庞僧正,劝他将山上的和尚集合起来,一起去往代州,在金人背后插上一刀。可是,他们还未走出五台山地界,便与金军遭遇,交战失利。

无奈之下,武汉英只好率军向平定军(今山西平定)撤退。当他们经过瑜珈寨时,寨中忽然推下了檑木滚石,将武汉英打死。瑜珈寨在平山西八十里处,孤峯插云,山势险峻,宛在天表。驻守在瑜珈寨的,恰恰就是刘鞈的队伍。忠君爱国的武汉英,没死于金兵刀下,却死于自己人手中,实在是令人惋惜。

河北宣抚司原有两万人马,分为五军。因为当时有一部分捷胜军在河北发动叛乱,朝廷调遣左军前往招抚,又调遣右军隶属于刘鞈统领,这样一来,留给李纲的人马只有一万二千人。

从当时情况看,争夺太原城,已成为宋金两国显示各自军事实力的一个聚焦点。宋朝若能守住太原城,或者能在太原城下击败金军,那么必可重挫金人的锐气与傲气。如果相反,若太原城被金军攻破,或者像宋军前不久那样被金军击溃,那么金人必威风大涨,很可能乘势南下,再次兵临东京。

宋钦宗应该是看清楚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在六月八日又下诏:特授张孝纯检校少保、武当军节度使、进封开国侯、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特授王禀建武军节度使、进封太原郡开国侯、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宋钦宗在这个时候大力进封张孝纯和王禀,目的无非是希望他们能够再接再厉,顽强守城。

正当宋钦宗忙着调兵遣将,部署救援太原之时,六月初十日,左司谏陈公辅上奏,提出了所谓三个“心腹之病”的说法。他说:

“臣观今日天下之势,犹如病人之身,有在四肢者,有在心腹者。守奭失备,边境骚然,河北金军方退,河东用兵失利,夏人西陲侵扰,病亦严重,然犹在四肢者。至于朝廷之上,人主听言不审,大臣用心不公,士大夫趋向不一,而其病在心腹焉。四肢病不治,犹未害也,心腹病不治,则身不可保矣。当初,金军直到京城,诸门不开,仅月余日,宗庙社稷危如累卵。然人心坚守,士气奋发,终能使金寇退去。国家之所以复存,是因四肢虽病,而心腹无病也。

陛下即位之初,求言如不及,小大之臣,各尽所言,而陛下听之,未尝惑也。其言之善,虽疏贱之人,必以施行;其言之不当,虽狂妄之甚,亦不加罪。故上下无不通情,朝廷无壅蔽之患。今则不然,忠言切直而未必信,奸言倾覆而未必察,真伪不明,是非蜂起,而陛下愈惑矣。前日,余应求以迎合大臣得罪,不知其所言何事,何乃迎合大臣?今陛下又不出其所言,明著其罪,以释天下之疑,乃阴逐之,中外皆谓此大臣欲蔽塞言路耳。余应求并不足惜,臣只是担心从此无人敢为陛下尽言,则大臣之忠邪,政事之臧否,人情之疾苦,国势之安危,不得复闻于上矣。此所谓人主听言不审,心腹之病一也。

陛下即位之初,一时大臣固有奸庸不足用者。陛下灼知,稍稍去之,遂乃专任一二忠直之臣。他们亦自知委任之专,又见国家危急,故各尽忠,不敢怀私,以相挤毁。今则不然,或以忿怨相攻,或以巧说相毁,各植私党,不先公家。如李纲者,其忠勇虽可恃,而刚愎自用,不无过咎,故同列不平,共相诬谮,陛下已疑之矣。今陛下若以纲为可立功名,一意任之,如宪宗之裴度,固可责其成功,但圣心已疑,而大臣又无张仲之助,则其事尤危矣。李纲并不足惜,只是宗社存亡,诚为可虑焉。此所谓大臣用心不公,心腹之病二也。

陛下即位之初,凡百政事,皆以祖宗为法,痛革宿蠹,蠲除弊源,民心熙熙,而士大夫皆一其所向,无敢异议。今则不然,或欲以祖宗熙、丰之法并行,或欲以王氏诸儒之学兼用,也有持两偏之说,立中道之论者。陛下初欲尽复祖宗,犹恐有妨太上皇帝所行之事,故迟迟未决。皇已自深悟奸臣误国,欲尽革前非。议论之臣却不念此,可为之太息哉!此所谓士大夫趋向不一,心腹之病三也。

凡此三者,诚心腹之病,不可不治,愿陛下急治之。审于听言,毋以言罪人,使臣下各尽其所见;专于委任,毋以邪害正,使大臣各尽其公心;破两可之说,尽归于祖宗,使士大夫皆一其所向。若如此,则心腹之病除矣。四肢之病纵使未去,姑少迟之,必无大害,盖未有能治心腹之疾而不能治四肢者也。如其不然,则内外皆病矣。”

陈公辅的这番奏言,引起了吴敏、唐恪、耿南仲等宰辅的强烈不满。很明显,陈公辅的观点与李纲有些类似,而且又替李纲打抱不平,所以,耿南仲认为,陈公辅与李纲实属一党,欲坏朝廷大事,也不适合留在朝廷。

宋钦宗一怒之下,免去陈公辅左司谏之职,将他贬到合州(今重庆合川)监管酒税事务。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2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