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六、种师中殉国

此时,太原城仍处于金军的围攻之中。指挥围攻的金军将领是银术可与娄室,他们两人各有分工,银术可负责围城,娄室负责打援。娄室探知,前来救援太原的宋军主要有两部:一是隆德府方向的姚古所部,一是汾州(今山西汾阳)方向的张灏所部。娄室对汾州方向格外重视,因为汾州方向的张灏乃太原守将张孝纯的儿子。

四月二十八日,驻守在汾州东北上贤村一带的鄜延路军马使黄迪,接到探骑报告:发现金人骑兵,在距此三十里路的下安寨一带活动。当夜,权都统黄迪向附近的陕西诸路人马下达命令:开锅做饭,擐甲执锐,准备战斗。

不久,哨兵又报告:发现金军探马来到附近活动。黄迪传令各军:不得出兵,各守本寨。

第二天一大早,大约有千余名金军装甲骑兵,来到黄迪军寨前。这是娄室自太原城下派出的主力部队。他们贮立在寨前,对宋军营垒观察了好长时间。当时,宋军共有九座军寨驻扎于上贤村一带,都设在北山冈上,相距数里。宋军遵照黄迪命令,紧闭寨门,并不出战。

随后,又有大队金军骑兵赶来,他们迅速分成九股即九个分队。另外还分出一部分,在距离军寨三五里之处停下集结,大概这是预备队。最早来到的那些装甲骑兵已经离去,他们直趋汾州,去把守宋军援兵的来路。那九股骑兵就是金军的主攻部队,他们很快分散开,各自朝着宋军一座座军寨冲去。

黄迪所在的军寨首先遭到攻击。黄迪立即派三队神臂弓出寨,在高冈上向金军射击。然而,金军并不后退,他们在马上展开还击。两军相射了一段时间,有人向黄迪报告:“箭矢已经用光,请求增援。”

黄迪于是又派三队神臂弓出寨,继续到高冈上去射击。可他们刚走出来一半,金军铁蹄便直冲辕门而来。寨中守军抵挡不住,四散奔溃而去,器甲及军需用品全都弃置不顾。寨中的官兵百姓以及运粮夫,死者无数。

不久,其余诸寨也被金军攻破。宋军残部各自逃命,纷纷朝汾州方向溃退。

这个时候,关于太原城告急的奏报,几乎一份连着一份涌向东京,送达朝廷。奏报中说:“太原已难以支撑,危在旦夕,若朝廷再不相救,将很快失陷。”

宋钦宗阅后很着急,在知枢密院事李纲、同知枢密院事许翰的建议下,宋钦宗诏令驻守在河北的种师中,挥师向西挺进,前去救援太原。同时,诏令姚古和张灏,各自从隆德府与汾州迅速北上,汇合种师中所部,三军互为掎角,姚古与张灏从正面进军,种师中从侧面进击,共解太原之围。

当时,集结在河北的宋朝胜捷军共有三万余人。种师中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这支队伍从河北真定出发,途经河北井陉天长镇,穿越太行山,一路向西,首先进入山西平定军(今山西平定)。随后大军继续西进,很快就收复了寿阳(今山西寿阳)和榆次(今山西榆次)两县。宋军行军数百里之间,未曾见到一个金兵。种师中以为金人得知宋朝大军西进,全都吓得遁逃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局面,是因为负责阻击宋朝援军的金军主力,主要部署在防御西南的汾州和南部的隆德府这两个方向上,而在东部河北方向上并没部署兵力。现在,河北宋军突然从平定军出关,向西直奔太原。金军许多将领得知情况后颇感惊惶,以为这支宋军简直就是自天而降。这也大大出乎娄室之所料,他急忙派儿子完颜活女领兵前去阻击种师中。

完颜活女这年三十岁。他十七岁从军,跟随金太祖攻打宁江州,奋力作战,身负重伤,被战友们扶出了阵地。金太祖凭高望见,问:“那是谁?”身边人回答说:“那是娄室的儿子。”金太祖于是走上前,亲切抚慰并赐药,感叹说:“此儿他日必为名将。”

种师中领兵西进很顺利,很快便到达榆次。榆次素有“太原南大门”之称,距离太原城仅有三十多公里。可以说,种师中若是稍微再往前推进,就可兵临太原城下。然而,种师中见姚古、张灏所部还没到来,于是派人前去联络,得知他们两军距离这里还比较远,他担心自己孤军深入,缺乏策应,或遭不测,于是率军又退回到河北真定。

种师中率军突然西进,的确收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如果当时种师中敢于急趋太原,与太原城内的张孝纯与王禀里应外合,向围城的银术可所部发动进攻,即使不能立即解围,也会吸引娄室部署在隆德府和汾州两个方向上的金军回援太原。由此,姚古、张灏两部即可加速进军,则太原城或许可以解围。当然,这样做,种师中所部可能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但也可能打破局面,取得全局性的胜利。

然而,由于宋廷在军事上缺乏总体的战略战役规划,虽然总兵力看起来不少,但战场上各军皆各自为战,如同一盘散沙,各军之间无法有效协调与配合,其结果就必然是被金军各个击破,最终溃败。

种师中撤军回真定的目的,是等待姚古和张灏两军前来,然后一同救援太原。大概他觉得,以自己一军之力恐怕难解太原之围。

这时候,由于天气渐热,粘罕已回到云中避暑。他密令太原周围军兵,皆可就近分散放牧,以迷惑宋朝。宋朝谍报人员发现这一情况后,不明真相,立即上报。宋廷据此判断,西路金军很可能要全线撤兵。所以,对种师中在这种情况下退兵回到真定,非常不满意。

宋钦宗又诏令种师中向太原进兵,诏书中以“逗挠”之语切责种师中。“逗挠”的意思是,因怯阵而避敌。种师中读诏后叹曰:“逗挠,兵家戮也。吾结发从军,从未退却。今老矣,忍以此为罪乎?”

同知枢密院事许翰更是大动肝火,“檄书一日六、七至”,措辞严厉,指责种师中“逗遛玩敌”,强令他立即出兵西去,以解围太原来赎罪。

种师中见朝廷催逼甚急,叹息道:“事之不济,天也。吾何爱一死,不以报国耶?”

于是,种师中下令大军从土门出发,经太行山井陉关,再次向榆次进军。同时,他写信给姚古和张灏,约定两军分道俱进。为加快行军速度,种师中还下令,辎重与赏军之物皆不随军,全部留于真定,大军轻装前进。

刚开始,进军也很顺利,同上次一样,路上并未看到金军人影。从统帅到士兵,都以为金人已经都退走了。于是,军纪散漫,随意而行。士兵都未披坚执锐,甚至连作战武器都交给差役们背着行军。全军上下,皆无随时应战之准备。

快要到达寿阳石坑(今山西寿阳东南)时,种师中接到前军的请示:“已到达石桥,距离太原只有二十里地,是否继续前进?”

种师中下令:“前军停止前进,原地待命。”当时,中军刚到达石坑,还未建好营垒,这时有探马向种师中报告说:“发现金人军马已从县城出发,不久将至。”

这个情报来的很及时,可惜并未引起种师中的足够重视。种师中轻描淡写地说:“此必是金人残零归将。”他命令后军前去收捉这伙金人。

部将黄友发现此处地形对我军不利,他立即将情况报告给种师中,要求火速移军,但种师中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没过多久,金军骑兵大队人马潮水般地涌来。完颜活女亲自领军,气势汹汹地高声喊叫着朝宋军杀来。宋军几乎毫无防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奔逃溃散以及被杀伤的人马,不可胜数。

种师中这才猛然意识到大事不妙,当即组织前后左右各军奋力拼命死战,取得了五战三胜的战果。随后,种师中领兵朝太原南大门榆次方向靠拢。种师中以为,若是姚古和张灏所部能准时赶来会战,那么战场局面将很快发生改变。

种师中率军走至杀熊岭(今山西寿阳西南)时,天色已黑。种师中决定全军在此过夜,此地距离太原城约有百里路程。这时,士兵皆面带饥色,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军中乏食已三日,战士们每天仅分得一勺黑豆吃。

对于宋军内部缺粮的情况,金人已从降兵口中探知。第二天早晨,完颜活女再次派出重兵,首先集中兵力向宋军右军发动猛攻。宋军士气低落,战斗力很弱,一触即溃。金军接着又攻击前军,前军主将是从梁山泊招安的杨志,这厮竟不战而从小路逃跑。前军参谋官黄友是条好汉,力战而亡。

种师中亲率中军顽强应敌,死战不退。从早晨卯时一直战斗到巳时,持续搏战了三、四个小时,宋军将士用神臂弓多次击退金兵。种师中想奖赏神臂弓射手们,可是随军携带的银碗不够,只有数十枚,只好作罢。将士们见有功不赏,既怨恨又气愤,皆不愿再继续作战,四散逃去。

金军骑兵很快又冲了上来,将种师中四面包围。中军也已溃散,只有百余名亲兵小校留在种师中身旁,愿意继续拼命死战。这时,左右亲兵牵来一匹名马,让种师中骑上去赶紧突围。种师中死不肯走,惨然谢曰:“吾大将也,事至于此,不当求生!尔曹亟去,无撄贼锋。”

最终,种师中饮恨疆场,壮烈殉国,年六十八岁。关于种师中具体是怎样死的,有几种不同说法。有的说坠崖而死,有的说被流矢击中而死,有的说是战斗而死。

溃散而去的将士,有的退回到平定军,有的则流落山林落草为寇。

完颜活女在击败种师中后,又率军迅速南下迎战姚古。五月十九日,金军在盘陀(山西晋中祁县来远镇)与姚古部遭遇。两军交战不久,宋军溃败,退还到威胜军。

这时,裨将焦安节等人散布谣言,动摇军心,力劝姚古退军隆德府。退军隆德府后,焦安节又劝姚古不如趁机逃走。当地百姓听信谣传,以为金军即将到来,人心惶惶,纷纷打算南下避乱。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2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