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五、拒绝

接连几日,粘罕与斡离不在云中金军元帅府内,多次召集高级将领们开会,讨论研究宋朝提出的,以租税代替割地的和谈方案。经过反复权衡,粘罕与斡离不最终决定接受宋朝方案,但有关租税具体数目等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商谈。

斡离不回到燕京后,将这个决定告知宋使王云。斡离不说:“此事,可仿效当年与辽国处理关南十县之旧例来处理。你立即回去禀报皇上,半个月内,速派人来燕京说明租税数目,过期不候。同时,希望皇上派人去通知太原、中山与河间三镇守臣,要求他们遵守约定。”

王云听后心中大喜,感觉自己这次出使,终于没辜负皇上重托,皇上一定会重赏自己。他认为,结束战争,实现和平,不仅是皇上的愿望,更是黎民百姓的心声。

王云骑上快马,日夜奔驰。从燕京到东京,一千五百多里路,他仅仅用了六天时间。五月九日,给事中王云终于回到了东京城。

王云来不及回家,立即入宫向宋钦宗禀奏:

“臣受命北去,与金人交涉和谈,已取得成果。其实,金人亦颇厌兵,他们同意不割让三镇土地,只缴纳三镇租税的方案。具体做法,可以仿效我朝当年与辽国处理关南十县之旧例。金人限半月内再派使臣到燕京,他们要知道,朝廷打算每年缴纳多少租税即银绢数目。他们还要求朝廷下三道诏书,分别遣使去往中山、河间与太原,命令三镇守臣遵守朝廷决定。若能满足这些条件,金人将立即撤出河东兵马。他们希望,今后两国和平相处,任何一方不得爽约。”

所谓仿效当年与辽国处理关南十县之旧例,指的就是仿效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核心内容是,辽朝放弃对关南十县的领土要求,宋朝每年向辽朝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虽然宋钦宗从内心深处支持这个方案,但鉴于目前政治形势,他不敢独断。他当即下旨,令太宰徐处仁,少宰吴敏,知枢密院李纲,中书侍郎唐恪,尚书左丞耿南仲,尚书右丞翰林学士何栗,同知枢密院事许翰,御史中丞梅执礼、陈过庭等宰执大臣,来福宁殿开会商议。

等到徐处仁吴敏李纲耿南仲等人到齐后,宋钦宗首先让王云向大家介绍一下与金人和谈的新方案。王云介绍完有关情况后,宋钦宗问大家:“此和平方案,是否可行?”

吴敏与王云素来不和,他首先表示反对:“此方案不可行。三镇土地是祖宗所留,岂能割给金人?”

王云顿感愕然,好像突然被人泼了一头冷水,惊讶得他张了半天嘴,就是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吴敏少宰一出口就断然否决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方案。王云冷静了一下,抬眼望了望宋钦宗,缓缓说道:

“朝廷已经答应割让三镇给金人,誓墨未干,岂可撕毁誓言?为说服斡离不,让他同意以缴税代替割地,我可是费了很多口舌。我曾对他说,中国非金人所处之地,地域辽阔,好比一条吞舟之大鱼,若失去了水,则蚂蚁也能害之,因为居非其所地也。然而,贵朝之所以想得到三镇二十州,只不过是想得到租税而已。不如仿效关南之地,令宋朝每年上缴租税,此万全之计也。经过我多次恳请,斡离不才答应这个方案。愿相公们深思而熟议。”

吴敏说:“斡离不既然与圣上立盟,实现和平,可是回军之后,金人为何反而攻陷隆德府,掠我子女,焚毁庐舍?这是金人先已渝盟,我们不交割三镇,也是有道理的。”

王云说:“我也曾将此理由说给斡离不听。斡离不解释说,粘罕本是后军,他是按照原约定赶来,因所过州县不服,所以他才攻下隆德府,到达泽州。粘罕当时并不知道两国已讲好,后来他得到令旨,以及贵朝移文,当即停止进攻,北回太原,专候交割之使。虽然偶有劫掠之事,不过是下边士兵胡作非为而已。两国必欲讲好,小事可不比计较。虽然三镇的租税数目,自有簿籍可以查阅,但还是希望你归朝后,早将租税数目报来。我见他如此说,遂当即还朝。”

吴敏冷笑一声,质问道:“公是中国臣子,还是金人耶?”

王云刚要进行辩解,吴敏又大声说道:“圣上早已降诏,告谕天下,绝不割让祖宗土地!此事没有再讨论之必要。有胆敢再言割地者,定当依律问罪!”

吴敏的态度,让王云感到不可思议。吴敏过去是支持李邦彦力主议和的,为什么突然间发生了转变呢?

最终,宋钦宗决定,不答应金人的任何条件,先前与金人达成的所谓盟约,也全部废止。

王云对此大惑不解。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朝廷政策为什么突然发生逆转?如果这样下去,如果此事传至金人那里,战争必将继续,金人必会再次出兵南下。但此时此刻,王云知道,自己人微言轻,说什么都无用。对于皇上的优柔寡断与左顾右盼,王云暗自悲叹。

不久,王云调离京城,调到邓州(今河南邓州)任知州。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2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