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对宋徽宗的另一位重臣童贯,宋钦宗也采用了由轻到重、逐渐加码进行处罚的办法。

二月二十八日,责授左卫上将军,致仕,池州(今安徽池州)居住;四月十六日,责授安化军节度副使,郴州安置;四月二十九日,移送英州(今海南陵水)安置;七月十三日圣旨:童贯罪大责轻,可移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安置。

可是,到了七月二十七日,也就是蔡京病死六天之后,形势又发生了变化,臣僚们向童贯发起了猛烈批判,他们纷纷上奏,争先恐后,大概他们担心童贯也病死在路上,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吧。

有的说:“童贯以阉臣仆隶之微,盗有兵权几二十年,其坏祖宗军政,开河朔边患,结新造之远夷,弃耶律之旧好,祸及华夏,至于今不止,其过恶误国,在蔡京父子王黼之上,然其诛斥独轻于二人,公论固已郁矣。-今以诛一贯之身,曾不足少谢穹苍之怒,兆庶之怨,陛下尚疑而不忍者,此微臣之所不晓也。伏望陛下遣一介之使,即贬所正典刑,声其罪恶,以谢天下无辜之民,以绝群小怀怨之望。”

有的说:“窃观自陛下临御以来,台臣、谏臣以至学士大夫奏疏上书,皆乞诛童贯以谢天下。陛下圣度涵容,久未赐可。臣窃以谓,祖宗垂宪,于治安无事之时,杀大臣为在所当禁,至后世有臣乱天下危宗社而不杀之,非祖宗之志也。况贯阉腐刑余,在祖宗时,止堪埽除之役,岂真所谓大臣也哉?贯握兵权几三十年,大奸大恶,不可缕数。臣独论其可杀而不可赦者:坏太祖皇帝之兵制,败真宗仁宗皇帝之信誓,通万余里之小夷,残百余年之兴国。虏后欲归,却其表而不受;虏主潜遁,指其踪而使擒。契丹旧臣,痛入骨髓,假手女真,俾之报复,旁结西夏,共为敌仇。虏骑欲入,贯犹趣往太原,经纪云中。虏破忻、代,即舍太原以归。其舟楫载所亲兵及兵仗、家属,佩陕西河北河东宣抚使印,浮汴渡江淮而去。贯于是时何有陛下,陛下奈何卒赦之?”

还有的说:“童贯以奴隶之资,荷不世之遇,夤缘恩宠,包藏祸心。近者臣僚论其罪恶,备载章疏,以其养兵于家,储甲于库,有潜谋不轨之兆,陛下宽宥,姑投海裔。今日窃闻有司检校器用,复有交椅以青龙首金银缘背为饰者,士论传骇,以为贯之不轨踪迹暴白无甚于此。伏望断自渊衷,正其典刑,天下幸甚!”

可能宋钦宗也担心童贯病死于路途中,于是决定诛杀童贯,当即下旨:“童贯罪有十:首荐朱勔起花石,引赵良嗣灭契丹,修延福宫等,朕在东宫屡为摇动,册立之时有异语,不俟敕命擅去东南,差留守不受命,东京解围闻之而去,家中有非法之物,私养死士。前项罪不容诛,差监察御史张澂,将带开封府公人前去追童贯,随所至州军,行刑讫,函首赴阙,当议赉送宣抚司军前一行人,漏泄者依军法。其子孙已降指挥,送吉阳军编管;见随贯子孙,仰张澂交割与所在州军,选差官员多差兵役管押前去。”

七月二十九日,监察御史张澂亲自带人离开东京,日夜兼程,前去追赶童贯,沿路保守秘密。八月二十三日,他们到达南雄州(今广东韶关南雄州),终于追上了童贯。张澂遵照圣旨,将童贯斩于使院。“凡三刀不过,乃倚尸于门阈,切断之,取其首,用水银等养浸,斋管赴阙。”

九月十九日,张澂回京上朝奏报:“至南雄州,将童贯已行刑了毕。其首级黑漆木匣盛贮,及用水银生油养浸,固护斋管前来,未审何处交纳。”

宋钦宗下旨:“付密院交割,检坐前后臣僚言章并张澂所奏,令开封府大字于市曹要闹处,出榜晓示标首。”

九月二十一日,开封府遵旨,“标童贯首,榜示开封府。”这年,童贯七十三岁。

对蔡攸的处罚,也是由轻到重,逐渐加码。二月十八日首次处罚,责授太中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任便居住。此时,宋徽宗正在回京途中,蔡攸在宋徽宗身边护驾,所以仅仅给他一个行政降职处分。四月二十九日,责授永州节度副使,永州(今湖南永州)安置,处罚开始加码,因为这时候宋徽宗已回京,被软禁在龙德宫里。此后,对蔡攸的处罚不断加重。五月七日,浔州(今广西桂平)安置。六月五日,蔡京与蔡攸“永不放还”。七月十日,移送雷州(今广东雷州)安置,并令开封府“差人管解前去”,这意味着蔡攸问题的性质已发生变化了。

九月五日,也就是斩杀童贯密旨下达后第八天,臣寮上奏说:

“蔡京蠹国二十余年,罪恶贯盈,杀之宜矣。吴敏等力为保护,屈国法以报私恩,天下孰不痛愤,而迁延数月不正典刑。陛下灼见天下怨京之甚,奋独断之威,不恤奸言,投之海外,以御魑魅,虽三尺童子,莫不谓然。京恃敏庇覆之故,滞留道涂,至长沙而卒,识与不识,无不咎敏之沮格,言章不早投窜,致京身死内地,抵掌而叹者纷然。如京之恶,固大矣,若攸之罪亦不减于乃父,燕山之役,祸及天下,罪与童贯何异哉!骄奢淫佚,载籍所无,包藏祸心,虽伐南山之竹,不足以容其辞。今置之雷州,实未协于师,言雷虽在广南,其地濒海,绝无烟瘴,土风不异于中州,此吴敏之私意也。今若不窜之海外,不为未正凶人之罪,亦恐不足服国人之心,愿陛下速赐施行,无使若京之早毙,再失天下之望。”

九月九日,宋钦宗下旨,将蔡攸“移万安军(今海南万宁)安置。”

九月十九日,当蔡攸“行至岭外”时,忽然接到宋钦宗派人送来的一道御笔手劄:“随所至,赐死。”蔡攸看着宋钦宗的手劄,叹息道:“误国至此,死有余辜,又何憾焉!”于是一口喝下了宋钦宗赐给他的药酒。可是,等了半天药效还没发挥作用,还没有死亡迹象,于是,“左右授以绳,攸乃自缢而死”,死时年五十。

同日被诛杀的还有蔡攸的弟弟蔡翛。宋徽宗避难镇江时,蔡翛担任镇江知府,对宋徽宗帮助照顾很大。他被诛杀,纯属宋钦宗一念之间的事。《宋史》在蔡攸传中说,在诛杀蔡攸前,御史在呈给宋钦宗的报告中,详细列举了蔡攸的罪状,宋钦宗提笔在这份报告的尾部批示道:翛亦然。就这三个字,要了蔡翛的命。

“六贼”当中最后一个活着的人是朱勔,也在这天被诛杀。

对蔡京童贯蔡攸等人的处罚,之所以这样由轻到重,逐层加码,还与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有关,或者说这也是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一个结果。吴敏和李纲等大臣不同意处死蔡京、蔡攸,认为他们罪不当死。可是,主张严厉惩处蔡京等人的保守派们气焰很嚣张,因为有宋钦宗的支持,所以经过激烈斗争,吴敏和李纲后来皆被免职降职,甚至遭到流放。

这次清算,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没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就将那些曾经身居高位的大臣们处死了。岳飞被杀,走的还是法律程序,还有个“莫须有”的罪名。蔡京等人所谓的罪名,其实都是一顶顶政治帽子而已。

参与收复燕云的其他大臣也都先后遭到惩罚,如:谭稹流放到昭州(今广西昭州),王安中流放到象州(今广西象州),赵良嗣则被诛杀于郴州(今湖南郴州)。

关于赵良嗣被诛杀的日期,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三月二十七日,有的说是四月二十七日,还有的说是七月二十七日。《宋史、赵良嗣传》是这样记载的:“靖康元年四月,御史胡舜陟论其结成边患,败契丹百年之好,使金寇侵陵,祸及中国,乞戮之于市。时已窜郴州,诏广西转运副使李升之即所至,枭其首,徙妻子于万安军(今海南省万宁市)。”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2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