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大清算(1)
凡是当年积极参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高级官员,如王黼、童贯、蔡京、蔡攸、粱师成、赵良嗣、王安中、刘延庆、谭稹、和诜、马扩等,都先后遭到了朝廷的政治大清算。
宋钦宗之所以要这样做,至少有三点原因:一是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当时学生领袖陈东等人领导太学生闹学潮,伏阙上书,强烈要求斩杀“六贼”,声势浩大,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二是响应朝臣呼吁。当时大臣们普遍认为,金人之所以入侵,都是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件事惹的祸。道君皇帝之所以做出这样愚蠢的决策,就是受到这些奸臣的蒙蔽,所以,大臣们强烈要求处罚王黼、童贯等人;三是宋钦宗本人的态度。宋钦宗对王黼、童贯等人早就非常痛恨,对蔡京、蔡攸也是非常讨厌。
昨天煊赫一时的功臣,今天变成了万恶不赦的罪臣。而今天的罪臣,明天能否又变成功臣呢?历史的面目,常常因政治色彩的变化而变幻多姿,而真相往往隐藏在那层神秘的政治面纱之后。
第一个被秘密处死的大臣是王黼。
对于如何处理王黼,宋钦宗曾专门开会进行研究。当时,李邦彦担任宰相,他建议派人去抄王黼的家。王黼担任宰相期间大搞贪污受贿,家中金银财宝堆积如山,何不取而用之?吴敏则建议将王黼公开处死,以正天下视听。
宋钦宗不同意公开斩杀退休大臣,他认为,可以将其流放,可以没收其家产。
李纲的建议是,让开封府聂山负责处理王黼问题。
聂山与王黼宿怨很深,这大家都知道。王黼掉到聂山手里,后边肯定会有好戏看。聂山以前曾担任户部侍郎,那时王黼担任户部尚书,二人是上下级关系,也是朋友关系,而且感情还很好。后来,王黼与蔡京分裂,而聂山依然拥护蔡京,王黼将蔡京扳倒后,就污蔑陷害聂山,并将聂山贬出京城。从此,聂山便与王黼翻脸,并无比痛恨之。
王黼是宋徽宗亲自发现破格提拔起来的大臣。纵观宋徽宗朝代,主要重用两个人为宰相。前期是蔡京,后期就是王黼。但王黼执政时间比较短,大约五年多。北宋末年的三件大事,即海上之盟、方腊起义与收复燕云,都发生在王黼执政期间。特别是收复燕云这件事,王黼是促使宋徽宗做出最终决定的主要推手,也是主要实施者之一。收复燕云之举,无论是功还是过,都肯定要有王黼一份。当年,就是因为收复燕京,王黼获得的殊荣可谓显赫一时。而现在,朝廷认为就是因为收复燕云,才招惹来了塌天大祸,王黼必须要接受惩处。
从宣和六年(1124)十一月,王黼开始失宠致仕,退出了政治舞台。到宋徽宗禅位时,他已在家闲居一年多了。
对于宋徽宗的禅位,大臣们反响各有不同。不少大臣认为,这是朝政的一个转机,所以百寮入贺,都面有喜色,上下都认为是一件大喜事。唯独王黼,听到这个消息时,面如死灰。因为他与前太子赵桓关系很糟糕。也许他已预感到,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当王黼闻听太子赵桓已于昨晚接受内禅,登临帝位,他心里很惶骇,也急忙入宫祝贺。可是,当他来到閤门司后,被告知:“皇帝有旨,不接纳。”
王黼吃了一个闭门羹,心里更加惊恐不安。王黼知道赵桓讨厌自己,因为自己的私生活太铺张太奢靡,而赵桓喜欢过那种简单朴素的生活。这只是一个方面。更严重的问题是,王黼见宋徽宗并不喜欢太子赵桓,而是喜欢赵楷,于是便试图动摇赵桓的太子地位,谋划让郓王赵楷取而代之。王黼曾秘密对宋徽宗说:“臣屡次令术者推测,都说东宫命不久矣。”宋徽宗明白王黼的意图,但他并未相信王黼的鬼话。
王黼觉得自己过去那些所作所为,赵桓不可能一点不知道,那可都是一些致命的政治问题,这让王黼更加忧心。
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学生陈东伏阙上书,要求严惩祸国殃民的“六贼”。王黼名列“六贼”第二,仅次于蔡京。
闻听此事,王黼更是惶惶不安,坐卧不宁,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接着又有消息说,金军即将渡过黄河,兵锋直指东京。王黼感觉大难临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逃走为上。于是,靖康元年(1126)正月初二,王黼没向任何人请示,也没得到朝廷准许,便擅自出城,携带家眷往东南而去。
第二天,宋钦宗得到奏报,立即下诏:“责太傅楚国公致仕王黼,为崇信军节度副使,永州(今湖南永州)安置。”太傅是正一品,而节度副使是正八品,这等于给王黼连降七级,这是对他擅自离开京师的行政处分。
吴敏与李纲多次秘密商议,觉得不能让王黼长期在外逍遥流窜,应该处死他。吴敏与李纲都属于蔡京一派的人,对王黼恨之入骨。而且此时的王黼,与蔡京童贯蔡攸等人还有所不同,他早已被太上皇冷落,退出政坛,而且声名狼藉,被大臣们所唾弃,诛杀他不会造成什么不良的政治影响。
宋钦宗之所以决定让开封府府尹聂山去执行诏书,也是有意要处死王黼。因为,他也知道聂山与王黼有私人恩怨,而且聂山这人性格刚烈,行事猛厉。
聂山接到圣旨后,立即派出精干杀手,一路追赶王黼。杀手们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雍邱县(今河南杞县)之南二十里,一个叫辅固村的地方,终于追上了王黼。宋人周辉在《清波别志》中是这样记载的:王黼一行人走到辅固村,在路旁略作休息并吃油饼,这时,有一个过去与王黼关系不错的内侍追上来,说是专门从京城赶过来,向他说一说近来京城发生的大事,话还没说完,开封府的捉事使臣韩膺等人,骑马来到王黼跟前。他们向王黼出示了御笔后,随即举刀砍杀。然后割下王黼头颅,装入盒子,带回京师。王黼随行所带的大量金帛,被他们摽掠一空。
随后,开封府尹聂山一本正经地向宋钦宗奏报:“本府捉事使臣韩膺等人报告:受命追查王黼所在,经核查,王黼已于二十四日至雍邱县城南二十里永丰乡辅固村,为强盗所杀,今已取到首级。”
王黼实际上就是宋钦宗下令处死的,这应该毫无疑问。对于宋钦宗为什么不对王黼明正典刑,《宋史》的解释是:皇帝刚刚即位,难以诛杀大臣,于是托言为盗所杀。
对此,宋人陈均在《九朝编年备要》中评论说:王黼之罪,固当诛杀。然而,朝廷不对其依法进行审判,就这样秘密处死,王黼会感到冤屈。而且,这种做法也不妥,属于失刑乱政。
随后,聂山派遣度支郎中邢倞,去没收王黼的家产。
王黼有两处房产,都是宋徽宗赐给他的。一处在内城大相国寺东,这是王黼刚担任宰相时的住处。另一处在城西竹竿巷,王黼后期就住在这里。这套宅第位于阊阖门外,非常阔达,周围连绵有数里。其正厅屋顶,都是用青铜瓦覆盖的,宏丽壮伟;其后堂,又盖起一座高楼大阁,与前厅辉耀相对。后花园内有一座花石山,还有些商铺样的建筑,类似于民间歌舞之家。
蔡京宅第以南园闻名,王黼宅第则以西村著称。王黼宅第里的西村,是以巧石作假山,小径弯曲,中间以竹篱,间隔成村落之状。有人认为,宰相府中有村名,恐怕不祥。
邢倞这个人能力不行,措施不力,他刚率人进入王黼住宅,闻风而来的市民便一拥而入,将王黼家的财产一抢而空。大略统计,有绢七千余匹,钱三十余万缗被抢走。金玉之类,被抢去了大约三分之一。
聂山一看,这样不行,于是换人,改派王时雍负责追缴。王时雍诡计多端,他令人张榜公告说:“搬运王黼家财物者,皆按多少依次给赏,优者推恩。”众人信以为真,于是,各自携带着抢来的金帛进入王黼宅第等待领赏。不料,王时雍忽然下令,要将二十余名带头抢夺者斩首示众。众人大惊,皆弃物而逃遁。于是,大多数财物都被追缴了回来。
王黼家的女人,有十八个获得宋徽宗赐予官爵,其中有八个夫人,十个宜人。有一个名叫素娥的侍妾,与王黼感情最好。王黼失宠下台后,她一直跟随在王黼身旁。王黼被杀时,素娥就在他身边。素娥因受惊吓,没过三天,也死了。
王黼死于辅固村。后来,老百姓都称辅固村为负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