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五十一、追责问罪

此时,朝廷大臣们普遍认为,外患虽然还在,但亡国危险已基本消除,到了应该清理内政、追责问罪的时候了。侍御史孙觌首先上奏,认为应该追究蔡京、童贯、蔡攸这三人的罪责。

孙觌,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这年四十六岁。据南宋葛立方所著《韵语阳秋》记载,苏轼曾到过常州孙觌家,那时孙觌才五、六岁。苏轼问他:“孺子学习何艺?”孙觌回答说:“学属对。”苏轼说:“那我出一上对:衡门稚子瑶玙器,你对下对。”孙觌应声对答:“翰苑仙人锦绣肠。”苏轼听后很高兴,亲切地抚摸着孙觌的后背说:“真瑶玙器也!异日不凡。”

关于孙觌与苏轼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个民间传说:说苏轼曾在常州买了一个小妾,后因乌台诗案,苏轼被朝廷逮捕,只好把这刚买来不久的小妾,又卖给当地一位姓孙的人家。五、六年后,苏轼又回到常州,友人对他说:“你当年卖给孙家的那个小妾,后来生了一个儿子,根据日子推算,很可能是你的骨肉。”苏轼是位性情中人,听说此事后,立即找到孙家,于是便有了上面这段属对的故事。据说,孙觌这名字,也是苏轼给起的,觌即“卖了又见”。

而今,“六贼”中的王黼、粱师成、李彦这三人,已被宋钦宗下诏秘密处死,朱勔也已免职放归故里,唯独对于蔡京与童贯,还没做出任何处分。因为这两人不是一般大臣,他们是宋徽宗执政二十六年间最为倚重的两个文武大臣。对于如何处分他们,宋钦宗不得不谨慎从事。

目前,蔡京、童贯与蔡攸三人都不在京城。童贯与蔡攸依然追随在宋徽宗身旁,八十高龄的蔡京则独自留居在拱州(今河南睢县)。

孙觌首先将矛头指向蔡京:

“太师蔡京四任宰相,前后二十年,挟继志述事之名,建蠹国害民之政,而祖宗法度,废弛几尽;托丰亨豫大之说,倡为穷奢极侈之风,而公私积蓄,扫荡无馀。立御笔之限,以阴坏封驳之法;置典学之科,以杜塞谏诤之路。汲引群小,充满要途,禁锢忠良,悉为朋党,交通盩御,窃弄威柄,鬻卖官爵,货赂公行,盗用库金,奸赃狼籍,闺门泥浊,父子诟争。厮役官为横行,媵妾封至大国,欺君罔上,挟数任情。书传所记,老奸巨恶,未有如京。

陛下赫然大奋乾纲,贬斥用事者王黼等大正典刑,如京之恶,岂可独贷!况京在政和中,首建平燕之议,招纳燕人李良嗣以为谋主,又欲以妖人王仔息服锦袍铁帻为大将,计议已定,会仔息抵罪伏诛,而大臣固争,请待他日之衅。王黼当国,循习初议,与京子攸决意成之。京之误国,固不容诛,而结造边患,父子相为终始,与黼均为罪首。

而京喜为奸言,嫁怨饰非,独使上皇负谤于天下,众论不容,尤在于此。伏望陛下睿断,敕使追还,早赐窜殛,稍正京父子误国滔天之罪,以慰宗庙社稷之灵,以雪上皇晻昧之谤,少纾四海生民忿懑戚戚不足之气,不胜幸甚!”

不久,宋钦宗下诏,对蔡京、童贯、蔡攸分别做出了处分:

蔡京特责授中奉大夫、守秘书监分司南京,致仕,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居住;童贯特责授左卫上将军,致仕,池州(今安徽池州)居住;蔡攸责授大中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任便居住。

对蔡京、童贯和蔡攸的处分如此轻微,出乎大臣们所料。但宋钦宗这样做,显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这是一种政治策略。这次处分,很明显仅仅具有象征性。宋钦宗要充分考虑太上皇的可接受性,如果一旦处罚过重,招致太上皇反对,那么后边的事情可能就不太好办了。他必须走一步,看一步,逐步加深,逐渐解决这三个人的问题。特别是,童贯手中还掌握着一部分军队,宋钦宗更是不得不小心谨慎。

对蔡攸处分最轻,原因有二:一是蔡攸没上“六贼”名单,社会影响力不是很大,二是宋钦宗觉得其人还有可利用的价值。宋钦宗当然也知道,太上皇与蔡攸关系最密切,太上皇对其可谓言听计从。宋钦宗打算给蔡攸下旨,让他专一护送太上皇回京。

五十二、疑虑重重

此时,最让宋钦宗疑虑重重且心神不安的一件事是,怎样将太上皇弄回京城,并且控制起来。因为宋徽宗跑到镇江后,曾多次以太上皇的名义给地方官发号施令,镇江俨然形成了第二个朝廷。

谏议大夫唐重,是最早向宋钦宗建议迎接太上皇还京的大臣。金人刚撤军不久,即二月十八日,他便对宋钦宗说:

“太上临御二十有六年,优游太平,海内无一尘之惊。比者仓皇南幸,践涉山川,冒犯霜露,忧劳甚矣。陛下天资仁孝,发于至诚,拳拳思慕之心,未尝须臾而忘。今日和议已定,王室无虞,是宜以天下养也。欲乞遣使奉表,只迎法驾,涓日备礼,迎还京师,上以副陛下孝治之诚,下以慰在廷百辟之望。”

宋徽宗自正月初三深夜,仓皇从通津门出城逃难,至今已有三个多月了。南渡长江后,他一直停留在镇江。他在镇江设立行宫,“缮营宫室,移植花竹,购买园地。”可是,他手头并没有多少现钱,除了依靠镇江府支持外,他还给江浙各地官府写信,让他们也给予经济支持。然而,他毕竟已经退位,他的要求遭到一些地方官员的抵制。这让宋徽宗很伤心。后来,宋徽宗曾哭着向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使宋焕诉说,“条举数十事,每及一事即泣下”。这说明,宋徽宗在镇江的那段日子,过得并不好。

在此期间,宋徽宗曾以都城被金人围闭为由,向东南各地下达了三道命令:一是“止绝东南递角”,即禁止东南地区地方官府向朝廷呈报文书;二是“止东南勤王之师”,即禁止东南一带向朝廷派遣勤王之师;三是“以纲运于所在卸纳”,即所有按惯例运往京城的物资都要求在镇江卸货。

这几道命令,引起了地方官府的猜疑。泗州府(故城遗址现在江苏省盱眙县境内)官员立即派人进京,上奏给宋钦宗,并提醒朝廷要预防童贯发动政变。由于宋徽宗身边环绕着一些旧臣,特别是童贯手中还握有军队,一时间,京城之内,“物议汹汹,莫不惊骇”。“东南之地恐非朝廷”所有,太上皇“将复辟于镇江”,类似的传言开始在京城四处流播。

宋钦宗对此很生气,宰执大臣们也认为太上皇的做法很欠妥。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