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五十、新任太宰

就在许翰满怀信心地向宋钦宗提出,与金人决战有“五利”的论断之时,耿南仲和唐恪则向宋钦宗提出了另一个建议:速派使者北去追赶斡离不,告诉他,中山、河间与太原三镇,军民皆不肯割地,朝廷希望输送租赋,以代替割地之约。唐恪说:“若是金人同意这个方案,则祖宗之地可以保有。若是金人不同意,那么再执行原割地方案也不迟。如此,则和议肯定可以达成。”

对于耿南仲与唐恪提出的这个建议,宋钦宗认为言之有理,当即予以采纳。

二月二十五日,宋钦宗派遣给事中王云,和侍卫亲军马军指挥使曹阇出城,前往河北追赶斡离不。同时,下诏给河东河北宣抚使种师道,令他不得随意进兵。

对于许翰提出的决战建议,宋钦宗以事关重大为名,令三省与枢密院讨论商议,从长远考虑研究对策,自己则不置可否。很显然,他对决战不是很感兴趣。他对王云与曹阇北去追赶斡里不一事,则抱有很大的幻想。

二月二十六日,宋钦宗早朝时,入内内侍省上奏,请求改换宫中金字牌。入内内侍省又称后省,是宋朝掌管皇宫内部生活事务的一个宦官机构。他们说:“自金人入寇以来,不断截拦朝廷递角(即朝廷文书),其中有些递角内藏有御前金字牌。金人很狡猾,他们可能会仿效制造金字牌。为绝后患,建议将原来的朱红金字牌,一律改为黄漆朱红字牌。”

宋钦宗准奏。

紧接着,许翰上奏说:“当初,金人侵犯河北时,梁方平与何灌各统精兵守卫黄河。后来,梁方平弃河不守,何灌望风而遁。今何灌已战死于城下,而梁方平仅收押在开封府,未正典刑。为严明军纪,应对其斩首。”

宋钦宗听后没表态,问李纲:“李卿以为如何?”

李纲回答说:“梁方平该杀,应以不守黄河之罪处斩。”

宋钦宗准奏。

当日,梁方平被押到京城外一座桥下斩首。梁方平是继童贯、谭稹之后,被宋徽宗重用为军事指挥官的宦官。

李邦彦去职后,太宰一职由张邦昌担任。可张邦昌作为人质随金军北去,一直未归,太宰实际上一直空位。吴敏曾建议让李邦彦复职,结果遭到太学生沈长卿,与太学正吴若的猛烈攻击,此议只好作罢。

宋钦宗其实也一直在考虑太宰人选问题。此时,他比较看重徐处仁。徐处仁是一名老臣,这年已六十五岁。他是应天谷熟(今河南商丘虞城)人,字择之,宋神宗元丰年间进士。金人入侵时,他以观文殿大学士身份知北京大名府,以刚廉著称。在大名府,他储备粮草积极备战,集合锐兵万余人,打算赴京勤王。金人退兵时,他曾上奏建议:“朝廷可在浚县、滑县一带设伏兵,待金军渡黄河时,击其半济,必可成功。”

由此来看,徐处仁应该属于主战派。

宋钦宗听说徐处仁办事老成,且有社会威望,前些天已将其召入京城,任命他为中书侍郎,进入朝廷决策圈。

吴敏揣摩宋钦宗的心意,觉得他有任用徐处仁为宰相的打算,于是抢先建议让徐处仁担任太宰。

其实,宋钦宗对徐处仁并不太了解,也不知道他政见如何。这天,宋钦宗单独召见徐处仁,让他陈述一下自己的政治见解。徐处仁说:

“对付戎狄之办法,不一而足。朝廷甘言重币修好,可也,何至于捐三镇以与之?陛下受祖宗之天下,尺地岂可与人!况且,保塞乃二祖之陵寝,中山乃陛下之始封。夷狄之人,诈而难测。今日,强迫签订盟约且劫走人质,侵侮莫甚。”

宋钦宗听后满脸惊惧,急忙表态说:“卿言是也,吾意亦尔。”

此时,吴敏也在场,他对宋钦宗说:“如果弃民于夷狄,以存宗社,恐怕无可存之理。”

宋钦宗点点头:“朕也是这样想的,三镇不可割让。”

三月三日,宋钦宗对朝廷决策层又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免去张邦昌太宰职务,任命徐处仁为太宰,吴敏任少宰,李纲知枢密院,唐恪任中书侍郎,耿南仲任尚书左丞,翰林学士何栗为尚书右丞,御史中丞许翰同知枢密院事,梅执礼、陈过庭担任御史中丞。

免去李梲尚书右丞职务,让其担任资政殿学士提举南京鸿庆宫。免去宇文虚中签书枢密院事职务,任命其为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

两天后,出使金营议和的李梲、郑望之与李邺,皆被免职,理由都是“奉使失辞也”。

从主观上讲,宋钦宗当然想努力将国家治理好;从行为上看,宋钦宗也可谓夙兴夜寐,勤于朝政,兢兢业业,战战兢兢。《靖康录》记载说:“上自即位以来,刍荛之言,封章日不下数十函,乙夜观览,未尝稍厌。有一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不行。与大臣议论,尝辍食吐哺,前席咨访。”这些记载,虽然可能有些夸大有些美化,但基本事实应该还是有的。

现在,金军的威胁暂时没有了,大臣们开始目光向内,检视与评论宣和年间的政事。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对蔡京、童贯、蔡攸等奸贼绳之以法,以平民愤。

唐恪不以为然,他向宋钦宗建言说:

“革除弊端,应当循序而进,应当先选择今日之所急者。现在,很多建言者不顾大局,只知道列举以前的事,以快一时之愤,岂不伤太上皇之心哉!蔡京、蔡攸、童贯、王黼之徒,既然已经放逐发配,姑且可暂时停止追责。等到他日边事既定,然后向太上皇说明理由,再下诏令将他们绳之以法,谁敢说不可?”

宋钦宗对此欣然接受,说:“卿论甚善,为朕起草一份诏书,就按此意思,布告在朝诸位大臣。”

在太宰徐处仁建议下,从三月七日到九日,连续三天,宋钦宗分别去往景灵东宫、景灵西宫、阳德观、凝祥池、中太乙宫、佑神观、相国寺等地烧香,躬谢祖宗在天之灵的保佑,使社稷江山转危为安。同时,宋钦宗还下诏,令京城各个道观建斋醮道场,追荐阵亡将士与被害民众。

三月十六日,对宋钦宗来说应该是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他分别给河北、河东三位帅臣下诏,即中山府路安抚使詹度、高阳关路安抚使陈遘和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张孝纯,要求他们固守三镇,这等于公开否定了与金人签订的城下之盟。诏曰:

“朕承太上皇付托之重,即位十有四日,金人之师已及都城。大臣建言,捐金帛割土地可以纾祸。赖宗庙之灵,守备弗缺,久乃退师。而金人屡盟,弗终可保。今肃王渡河,北去未还,黏罕深入,南陷隆德,未至三镇,先败元约。又所过残破州县,杀掠士女,朕夙夜追咎,何痛如之!已诏元主和议李邦彦奉使放寺,李梲、李邺、郑望之悉行罢黜,并诏种师道、姚古、种师中往援三镇。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与人!且保塞陵寝所在,誓当固守。朕不忍陷此三镇,以偷顷刻之安。与民同心,永保疆土,播告中外,使知朕意。”

宋钦宗与他的大臣们,似乎并没考虑到或者进行预判,一旦金人得知这份诏书,会产生怎样的反应?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9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9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