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近来,大军遽至京城,方怀忧恐,乃承宽仁,尽洗宿愆,许修新好,获安宗社,贻庆子孙。恩义之重,实同天地。前日,观察使王汭前来,知所持犀玉等尽蒙留纳,并且金银等数亦许宽限时日,尤荷恩意。非惇欢好之重,何以及此?初二日一早,方欲坐朝,忽报初一日夜有兵马在城外作闹。本朝不知事因,继闻兵马辄至大金军前,不胜惊骇。不久即遣人根问,至暮乃知,是姚平仲率城外诸路军马作过,当即下令勾捉。据称本人未回军寨,现正令人擒捕,候见即正典刑,以戒贪功误国之士。又,执政间有素与姚平仲相善者,形迹可疑,恐相协助,已先黜责了当。且本朝自度事理,其不敢轻举妄动者有三:论彼此强弱之势,则本朝兵力寡薄,难以迎敌,一也;前此败盟,烦大军远来,逼近京城,惴恐失措,荷恩德再造,岂敢复有负约之理?二也;宰相、亲王特遣诣军中为质,又遣执政大臣奉使,事体至重,岂忍置而不恤,有伤君臣之义、骨肉之爱,三也。皇子郎君仗义而来,聪明果断,必能察此。方城外有乱兵,故当日未敢遣使便还,深愧迟滞,尚冀深照。其他一如誓书所载,天实临之,永永万年,罔复有渝。今差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持书布叙,并赍所换国书及三府诏书地图等前去,谅惟洞照。”

另外,宋钦宗又以自己的名义,给斡离不写了一信,信中说:

“大宋皇帝致书问大金皇子郎君:

特承书翰,铭感实深。所示初一日四更,有军兵辄犯营寨,初闻甚骇,寝食俱废。更蒙垂问,但切悚惶。今已根究,盖是西兵初来,贪利邀功,统制姚平仲妄作生事。现没抓获,候捉到即明正典刑。和好事重,既荷周旋,切望终始成之。”

李邦彦认为,在国家面临生死危亡之时,仅做出这些措施是不够的,还应该以实际行动来表明和议之诚意。他建议下诏书,让李梲负责持国书割地议和并奉上地图,让沈晦负责献上誓书,让路允迪负责割让太原府,让秦桧负责割让河间府,让程瑀负责割让中山府。

对李邦彦的这些建议,宋钦宗表示皆同意。宋钦宗又对宇文虚中说:“一定要当面向二太子郎君解释清楚,是姚平仲等擅用兵甲,几误和议。随后将遣割地使,交割三关之地。”

宇文虚中冒着生命危险来到金营,金兵将他带到一块空地上,武装看押起来。面对四周手持刀刃与弓箭的金兵,宇文虚中无所畏惧。看押时间从上午早饭后,一直持续到下午四五点钟,金人才将宇文虚中领到康王住处,与康王赵构相见。

次日上午,宇文虚中与康王赵构一同来到幕府大帐,拜见斡离不。宇文虚中按照宋钦宗之意,向斡离不做了解释与说明。斡离不听后笑了笑,说:“所言都知道了。下午,将派王汭与你一同进城。”

傍晚时,斡离不派遣王汭跟随宇文虚中一同入城。王汭在拜见宋钦宗时说:“根据目前情况,二太子郎君提出,要用越王替换康王做人质,同时还要李邦彦、吴敏、李纲以及驸马曹晟等人,来军中做人质。金银骡马之类要尽快交出,同时要有御笔书定三镇边界。满足以上条件,方可退军。”

这天晚上,宰执大臣与有关各方相聚在都堂里开会。他们一致认为,当前形势之下,必须坚决执行和议政策,不得有丝毫犹豫与动摇。种师道也在场,他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说:“劫寨已误,然而兵家亦有出其不意者。今夜再遣兵,分道攻之,亦一奇也。如仍不胜,然后每晚以数千人扰之,不超十日,敌人必遁矣。胜负兵家之常,正当再击之耳,何遽丧气乎?”

对于种师道的建议,李邦彦等宰执皆不肯听。他们都是些文人,性格懦弱,根本不懂用兵之道,更不敢再次向金军发动进攻。

四十、替罪羊

二月初三早晨,宋钦宗刚来到崇政殿坐下,李邦彦等宰执大臣便一同入殿,提出建议:“李纲与种师道出师败绩,可正典宪,请皇上下旨,罢免李纲与种师道的职务。”

宋钦宗此时正需要有人来承担劫营的责任,以撇清自己与这件事的牵连,于是准奏:“免去种师道宣抚使职务,改任大一宫使;免去李纲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职务,由蔡懋代之。”

姚平仲劫金军营寨,本是宋钦宗亲自安排的,与李纲和种师道并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可现在金人追问,总得有人要为此承担责任,总不能让宋钦宗承担责任吧?于是,李纲与种师道便成了替罪羊。而当事人姚平仲已经下落不明,找不到了。

根据后人研究认为,姚平仲劫营失败后,害怕被问罪斩首,当日即“遁去”。他乘着一头青骡亡命,一昼夜不吃不喝,驰奔七百五十里,直抵邓州,这才开始吃饭。后来,他又从武关西去,窜至长安,想隐藏于华山。但他观察了一番华山地形后,以为纵深太浅,不便隐藏,于是又奔往四川,来到青城山的上清宫。这里山高路深,没人认识他。他在这里停留一日,又继续前行,进入大面山。又往深处行走了二百七十余里,来到一处估计即使采药者也不可能到达之地。在这里,他将所乘之骡解开放走,自己在一座石穴里安居下来。朝廷多次下诏捉拿,始终“弗得也。”姚平仲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能逃跑的一个败将。

姚平仲弃军而逃后,李纲率军出城与金军对垒。当时,行营司军兵的斗志还是很旺盛的,用李纲自己的话说是“士气百倍”。然而,在宋钦宗看来,劫寨失败,“大事去矣”,于是决定放弃以武力对抗金军的念头,继续进行和议。

其实,决定牺牲李纲,让李纲承担劫营的政治责任,以平定因此事而引起的金人的不满,是宋钦宗与宰执大臣们经过商议后得出的一致意见。李邦彦就曾当着宋钦宗的面,对金使说过:“此次用兵,乃大臣李纲与姚平仲结连,非朝廷意。”

李邦彦等人甚至建议,将李纲捆绑起来,交给金人处置。这一招可谓相当狠毒,这是想置李纲于死地。可是,不知为什么,金使对此竟不接受,反以为这样不可,认为还是由宋朝朝廷自行处置李纲比较好。

李纲在城外得知朝廷政策可能有变,立即领军入城。日暮时,他来到崇政殿请求奏对,刚至殿门,便被内侍官拦住,不让他入殿。这时,他才知道自己已被皇上免职。于是,转身来到浴室院待罪。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