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勤王之师,集者甚众。兵家忌分,节制归一,乃克有济。愿令师道、平仲等听臣节制。”

宋钦宗看后,给李纲下了一道御笔说:“师道老而知兵,职位已高,与卿同官,替曹曚可也。”

李纲以为,皇上的意思是要让种师道接替曹曚,担任亲征行营副使,给自己担任副手。他暗自感叹皇上英明,裁处得当。

可是,事情很快又发生了变化。李邦彦向宋钦宗建言:“军权这样安排不妥,不能让李纲拥兵太重,以防止造成专权。军权应适当分开,可让种师道与李纲分别掌控,以相互制衡。”

宋钦宗觉得也有道理,遂采纳其言。于是,又另外设置宣抚司,以种师道为签书枢密院事、充河北、河东、京畿宣抚使,以姚平仲为宣抚司都统制,宣抚司统一指挥西兵,以及四方勤王之师。同时,又调拨京师驻扎在城外的前军与后军,也归属宣抚司统一指挥。

三十六、忧虑与欣慰

东京城外,举着勤王大旗从各地而来的军马,仍然隔三差五地到来。但大多是民兵组织,正规军并不多。这天,鄜延路张俊、环庆路韩时中、泾原路马千等西军将领,率领着一支正规军来到了城外。

宋钦宗得知后很高兴,颁下圣旨,要亲自接见这些远道而来的西军将领。

于是,在种师道陪同下,张俊等将领入宫觐见。宋钦宗一见到他们,立刻起身,热情相迎,笑着说:“众卿一路辛苦了!众卿接到金字牌,便千里迢迢赶来京城勤王,实属难得啊。”

当初,宋钦宗闻听金军已过黄河,曾派出数名内侍,携带着勤王金字牌,前往陕西搬救兵。

张俊等人闻言一愣:“不曾见到金字牌啊。我们只是闻听京城危急,于是便领军赶来勤王。”

宋钦宗觉得这事有些蹊跷,当即令种师道:“还有这等事?真是奇怪了,种卿马上调查一下。”

种师道于是来到枢密院,派人将前往鄜延路、环庆路与泾原路搬兵的三名内侍找来,问道:“金字牌呢?”

三名内侍一齐回答说:“还在我们手里,没来得及上交。”

种师道问:“为什么不交给勤王将领?”

三名内侍回答说:“我们是半路上碰到西军勤王人马的,见他们都知道京城之事,于是就没拿出来。我们想回来后上交。”

种师道说:“你们私自藏匿金字牌,其目的不说自明,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种师道下令:“将这三名贪婪之徒抓起来,等候处置。”接着,种师道来到福宁殿,向宋钦宗汇报说:“三名内侍都已招供,是他们私自将金字牌藏匿了起来。”

宋钦宗大怒,当即下令:“斩之。”

城外所有勤王军马,现在都归种师道指挥。种师道的权势可谓炙手可热。为做好应战准备,种师道下令将城外军马集中起来,分为两个军寨。一寨屯驻于城西南,一寨屯驻于城东北。对金军形成夹击之态势。金军只有一个军寨,仍然屯驻在城西北牟驼冈。

这天晚上,在城外西边一个叫板桥的地方,宋军与金军发生了小规模交锋,但不分胜负。战斗是由宋军首先挑起的。宋军一部,趁着夜色悄悄出动,来到牟驼冈外,放火焚烧了马监的东墙。

金军发现后冲出营寨,与宋军搏战。宋军边战边退,退至板桥。金军担心宋军有埋伏,不敢恋战,随即退回营寨。

退回军寨,是斡离不亲自下达的命令。他已意识到,自己孤军深入,面临险境。粘罕率领的西路军,一直被阻挡在太原城下。按照原计划,两军要在东京城下会师。现在看来,两军在城下会师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所以,对于日益增多的宋朝勤王兵马,金人普遍开始有点惧怕。

种师道所领导的宣抚司,现在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已经高于李纲所领导的行营司。李纲行营司指挥的队伍,只有左、右、中三军而已,其权威、其影响力,都在明显下降。

宋钦宗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为防止两司争权内斗,宋钦宗屡次下诏,告诫两司:不得相互侵权,不得因争权造成混乱。

大敌当前,将军事指挥权分为两部分,且互不相统,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混乱的事。这可能是宋钦宗犯下的一系列错误中的一个很大甚至可以说是很致命的错误,严重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也可以说,这就是典型的作茧自缚。

给宋钦宗出这个馊主意的人,是李邦彦,其主要目的是防范军权过于集中到李纲手中。他对李纲实在是不放心。因为李纲经常气势凌人,甚至咄咄逼人,有好几次直接顶撞皇上。李邦彦认为,如果李纲掌握全部军权,肯定会破坏与金人的和谈局面。

李纲并不知道兵权分开是李邦彦建议的,他以为这是皇上的想法。皇上有这种分权的想法,李纲并不感到奇怪。所以,李纲并没去力争,只是感到很失落。因为种师道领导的宣抚司采取军事行动时,往往托以机密,并不向李纲领导的行营司进行通报。自从兵权分开以后,行营司对宣抚司在城外的军事行动计划,一无所知。李纲感到很忧虑。如果这样持续下去,两司不能很好地配合,要想在军事上狠狠打击金军,恐怕难以实现。大敌当前,为形成战略合力,军权应该高度集中,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现在,朝廷几乎每天不间断地派人运送金银币帛之属,到金营中去。同时,还送去各种名果、珍膳、御酝等物品,犒赏金人。路上使者络绎不绝,“冠盖相望”。为赢得金人欢心,使之早日撤军,宋钦宗还不惜拿出御府珠玉、玩好、宝带、鞍勒等,赠送给斡离不。品种数量甚众,其价不可胜计。

对于这些举措,李纲很不赞成。他常常劝谏宋钦宗,有时也据理力争。李纲说:“将这些贵重物品送给金人,不足以为德。其效果恐怕适得其反,让金人更起贪心。再说,虽然皇上恭俭,视珠玉如粪土,然而金人既然已生贪心,何厌之有?”

然而,其他宰执大臣皆与李纲看法不同。他们一致称赞皇上美德,认为唯有这样做,才能让金人赶快撤军,才能让大宋化险为夷,才能保住江山社稷。

朝廷越是软弱可欺,敌人越是益加放肆,索取更加无所忌惮,这是历史的规律。金人得寸进尺,以至于竟厚颜无耻地要求朝廷,向他们提供妓乐、珍禽、驯象之类,以供他们娱乐。而朝廷则无不从之。

随着勤王之师云集城外,特别是西军的到来,让宋钦宗感觉有些底气了。他对金人的态度,也开始渐渐有所变化。他的胆子,也开始逐渐有点大起来。其懦弱胆怯的心理,开始向勇猛果敢的方向转变。

这天,种师道向宋钦宗汇报说:“根据侦察报告,金人不仅未停止军事行动,而且仍很猖獗。他们在城北,虏掠屠戮如故。特别是,位于城外的后妃、皇子、帝姬的坟墓与攒殡,都被金人发掘殆尽。”

宋钦宗听后非常气愤,拍案而起:“金人实在是欺人太甚!若是到了忍无可忍之时,我们也将不惜用兵!”

对于宋钦宗这番表态,李纲很是赞赏,也很欣慰,他对宋钦宗说:

“《易经》谦卦的上六爻,是这样说的:利用行师,征邑国。而师卦的上六爻,又是这样说的: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这两卦蕴含的意思是:谦让到了顶点,不利用军队出击,不足以战胜敌人;战胜敌人之后,不要再重用那些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之辈,不然,胜利的成果难以保存。

今陛下对于金人,屈己讲和,其谦极矣。而金人贪婪无厌,凶悖愈甚,其势非动用军队不可。然而,功成之后,愿陛下以用小人为戒而已。若此次使金人有所惩创,使之不敢有窥视中国之心,今后数十年应该无夷狄之祸。不然,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忧未艾也。”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7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7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