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二十名骑兵到达东京城外时,恰好碰到一群金军游骑在那里逛荡。他们毫不畏惧,立即驰马向金人进攻。金人得知这是大宋西兵来了,慌忙退走。这二十名骑兵直至城下,叩开城门,直奔皇宫,向宋钦宗奉上种师道的蜡丸密信。

京城市民百姓得知勤王西军即将到来,无不欢欣雀跃,热情涌动。守城官军将士听说后,更是信心百倍,斗志高昂。

种师道率军抵达城西后,在汴河之南扎营结寨。而汴河之北,便是金军营寨。

斡离不早就听说过,西军乃大宋精锐之师。他也知道种师道大名鼎鼎,曾数次挫败西夏。对于西军的到来,斡离不有些惶恐不安,他下令:“营寨向北移动,增修防御工事,全力守卫牟驼冈,游骑一律不准外出。”

宋钦宗得知种师道即将入城,非常高兴,下令开启安上门,命尚书右丞李纲前去迎接。

种师道刚要动身入城,忽然接到宰相李邦彦派人送来了一份敕书,书中说:“朝廷与金人和议已定,敢言战者灭族!”这让种师道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朝廷竟然这么快就与金人议和了。

这时,姚平仲向种师道建议:“金人也下寨于城西,距离如此接近。请将军部署一下,严加防备,然后再入城不迟。”

种师道说:“金人对我莫测,必不敢进攻。”

姚平仲担心种师道在入城途中,遭到金兵突袭,于是又建议道:“为将军安全起见,请加强随身保卫。”

种师道坦然一笑,没有采纳。

种师道不仅年事高,且身患疾病,所以入城时,他没骑马,而是乘坐着一顶轿子。入城后,他与等候在城门内的李邦彦、李纲等一同入宫。此时,宋钦宗正在福宁殿里等候他们。一见到宋钦宗,种师道便禀奏说:“臣不知京师形势如此之急。臣曾揣测,以为金人必不敢渡河,故来迟。今臣在此,陛下不用担忧也!”

这一席话,让宋钦宗听后感到心里热乎乎的,他感动地几乎要流出眼泪。他走上前,紧紧握着种师道的手,再三慰劳,并问道:“计将安出?”

种师道回答说:“臣以为,讲和非计也。京城周围八十里,如何可围?城高十数丈,粟可支数年,不可攻也。若于城上扎寨,而城外严拒,守之以待勤王之师,不逾旬月,敌自困矣。然而,业已讲和,亦不可废止。金银不足,请以现数与之。如其不退,乃与之战!况且四镇之地,内有保州,此乃宣祖陵寝所在,不宜割与。”

宋钦宗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他忽然觉得,匆匆与金人议和,或许有些失策。于是,他让种师道与李邦彦等宰执大臣一起去政事堂,共同讨论下一步对策。

三十五、破敌之策

种师道来到都堂刚坐下,便对李邦彦说:“京城城墙如此坚固,如此高大,可谓备御有余。公为何要与金人讲和?”

李邦彦解释说:“因为国家无兵,不得已,才与金人议和。”

种师道摇摇头,说:“守与战,当然是两回事。若说战,京城是有不足。但要说守,则完全是有余。京城之民,虽不能战,但可使之守。只是不知,有无粮食储备。若粮食有余,京师数百万民众皆兵也,何谓无兵?”

李邦彦诡辩道:“我平素不习军事,不知还有此法。”

种师道笑了笑,说:“公不习军事,岂不闻往古攻守之事乎?”

李邦彦无言以对。

种师道又说:“我听说,城外居民,都遭到敌军杀掠,牲畜粮食等物资,亦多为敌人所有。当时,闻听敌军逼近,何不下令,让城外百姓撤去屋舍,将牲畜粮食等物资搬入城内,然后关闭城门,为何要将物资留给敌人利用?”

李邦彦又解释说:“仓卒之际,来不及顾及此事也。”

种师道又笑了笑,说:“好慌张,好慌张啊。”

众人听了种师道这话,皆笑了。

停顿了一会儿,种师道忽然又严肃地问:“公等文臣,腰下金带都不能自守,都解下来交与敌人。若是敌人索要公等首级,你们该如何?”

李邦彦闻言,面露惭愧之色,哑口无言。

种师道很感慨地叹了一口气,说:“京师如此之开阔,金兵只有数万人马,如何能四面包围?四面城门为何都要关闭?如此一来,金人可在城外四处纵掠,而吾民困矣。”

当天晚上,宋钦宗下诏,任命种师道兼任检校少保、同知枢密院事。接着,又任命种师道为宣谕使。

第二天,斡离不派使者王汭入城,觐见宋钦宗,名义上是回谢宋钦宗的赏赐,其实是来观察了解宋朝内部情况的。王汭一走入大殿,便伏地跪拜,对宋钦宗说:“感谢皇帝陛下,赏赐沈香山子、花犀、玳瑁酒器并奇兽珍禽等,感恩之至。”

宋钦宗发现,王汭这次觐见,在礼节上,比以往几次觐见谦恭了许多。

王汭退出后,宋钦宗回头对坐在身后的种师道笑着说:“这些金使,以前都很傲慢,今日谦恭了许多,都是因为畏惧卿啊。”

种师道说:“现在,京城诸门尽闭,不利于市民生活,民心不安。请陛下下旨,打开东城门与南城门,听任市民出入如平常,民心将因此而少安。”

宋钦宗有些犹豫,问:“金兵会不会趁机攻城?”

种师道回答说:“请陛下放心,区区金兵不敢攻城。假如他们敢来,臣将叫他们有来而无回!”

宋钦宗于是对身边内侍下旨道:“去通知李右丞,打开东城门与南城门,听任市民出入。”

接着,种师道又向宋钦宗建议:“可缓给斡离不金带,使其禁令金兵游骑不得远掠。等到金兵懈怠,回归之时,可派官军扼杀之于黄河,当使金军匹马不还!”

宋钦宗点头答应。

宋钦宗说:“卿可到城上,去看看城防怎样。”

种师道说:“好,臣现在就去登城。”

种师道先到北城酸枣门一带看了看,金军曾重点进攻这里。然后,依次视察了西城、南城与东城。经过实际考察,他对破敌更是胸有成竹。他对身边亲信说:“敌军易破也。我军但扎连珠寨,与之对垒,使其不得虏掠。待敌军粮草匮乏时,便可进兵。再派兵将,临黄河而设伏,等其半渡时击之,此万全之策也。”

种师道想多了解一些金军内部情况,于是,派几名侦察兵出城,抓了三个金兵俘虏回来。种师道亲自审问,先问第一个金兵:“说一说他们军中的情况,可饶你不死。”

这人闭口不说。

种师道一挥手:“推出去,斩之。”

种师道又问第二个金兵,这人很恐惧,战战兢兢地说出了他所知道的军中情况。

种师道下令:“将第三个金兵破腹,以验看所食之物。”

将这个金兵腹部切开一看,只见胃中没有别的食物,唯有黑豆。

种师道对在场的将领说:“这说明什么?说明敌粮已匮,可以殄灭。”

随后,种师道又下令:“将那个活着的金兵放还,让他回去,向斡离不报告这件事。”

斡离不得知此事后极为震惊,于是,决意求和。

此时,到达城外的勤王官军,除了种师道与姚平仲外,还有鄜延路(今陕西延安)的张俊、韩时中,环庆路(今甘肃庆阳)的汪洋、马迁,熙河路(今甘肃临洮)的姚古,秦凤路(今甘肃天水)的种师中以及折彦质、折可求等勤王官兵,另外还有刘光国、杨可胜、李宝诸路兵,号称二十万之众。张俊、马迁、韩时中等人的勤王兵,正月二十五日才到达京城。

这时候,来自于不同地方的勤王官军,皆聚集在城外,他们皆互不相属,缺乏统一的指挥系统。指挥不统一,各军就无法协同作战。李纲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上奏,请求宋钦宗下令,让种师道与姚平仲等勤王官军,都统一听从李纲的节制。

李纲在奏章中说: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