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举报义胜军叛乱的王存,也逃出了城。这天,在一个名叫神仙界的地方,他恰巧遇见了王倅知府。王存对王倅知府说:“你不信我言,反杖我一百。今日坏了一城人姓命,你却还活着。”

在王存的鼓倡下,逃亡在外的平阳人对王倅非常愤恨,大家一起动手,将王倅及其一家老小全部杀死。

不久,府州知州折可求得悉义胜军在平阳府叛乱,屠杀民众,十分痛心,他为此专门下达公文说:“凡是归朝人老小,在州县者,悉行诛戮。”当时,折可求领兵驻守在汾州(今山西汾阳)。

平阳府义胜军叛乱,引发了河东路诸州县对燕云汉人的血腥大屠杀。

三十二、绛州大屠杀

平阳府义胜军叛乱的第二天,消息便传到了绛州(今山西新绛)。绛州在平阳府南边,大约有一百五十里路。绛州也驻有义胜军,大约也有四千多人,将官名叫牛清。牛清也是山后汉人,性格粗率而且凶暴。

绛州通判徐昌言得知平阳府义胜军叛乱情况后,急忙向知州李元达建议:“平阳府义胜军发动叛乱,烧杀抢掠,全城沦陷,令人震惊。绛州城外,也驻有不少义胜军,若不先图之,必有平阳府之变,请先为之备。”

李元达是一介儒生,心比较软,也比较善。对于徐昌言的建议,他不以为然,说:“不能因平阳府义胜军叛乱,就断定咱们绛州的义胜军,也一定会发生叛乱。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不必过分敏感,更不要无端猜疑。”

徐昌言分析说:“这可不是过分敏感与无端猜疑的问题。这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的安全,更关系到全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万万不可忽视啊。”

李元达想了想,问:“你有何具体打算?”

徐昌言回答说:“趁其不备,全部屠灭之!”

李元达又想了想,问:“有叛乱迹象或证据吗?”

徐昌言回答:“目前还没有。可是,一旦发现证据或迹象,那就来不及了,那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必须要抢先一步,掌握主动。”

李元达摇摇头,问:“那么,屠灭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徐昌言回答道:“理由当然很充分。因为他们是义胜军,因为他们是山后汉人,因为已经有大批义胜军发动叛乱,或者投降金人。这些理由,难道还不够吗?”

李元达沉默了一会儿,说:“这可是四千多条人命啊,如果杀错了,朝廷追究责任,怎么办?”

徐昌言拍了拍胸脯,说:“如果朝廷追究责任,我来承担!此事,李知州毫不知情,毫无干系。”

李元达默然不语。事已至此,他也只好默许徐昌言自行措置。

徐昌言这个人有一定的军事头脑。他知道,在这敏感时刻,千万不能打草惊蛇,不能贸然去惊动义胜军。若是马上集结城内官军,与义胜军硬对硬地正面交战,自己并没有取胜的把握。于是,他以军事训练为名,下令打开甲仗库,令官军取出各种军器,做好战斗准备。

当时,牛清与义胜军就驻扎在绛州城东门外。他们对城内官军的集结与训练行为,似乎并没产生怀疑。对于平阳府义胜军的叛乱情况,他们肯定也知道一些,但似乎也未对他们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几天后,徐昌言感觉时机已成熟。这天晚上,他下令关闭城东门,禁止一切人出入,以防止义胜军抢先动手,窜入城内。他计划五鼓时分,官军兵分两路,分别自南门和北门出城,包围义胜军军寨。同时,发动城内民兵,全部登上东城墙。听到战斗打响后,便摇旗呐喊,以助官军之声势。

拂晓时,官军按计划悄悄出发,直奔义胜军军寨。黑漆漆的军寨内,义胜军官兵都沉浸在睡梦中。门口的几个哨兵,迷迷瞪瞪的,稀里糊涂的,不知不觉的,被官军干掉了。随后,官军一齐涌入,很快就冲到了牛清的寝室旁。

当时,牛清夜饮方醉,正与数名妇人躺在一起睡觉。忽然,他听到室外军马声喧豗,知道情况不妙。他翻身爬起来,想取武器进行搏斗。可是,已来不及了。几名官军冲入室内,直接将其砍倒在地。最后,牛清身负重伤,被活捉。

徐昌言站在东城墙上观战。数百名民兵,也都站在东城墙上大声呼噪。就这样,不到一个时辰,四千多名义胜军官兵,被诛戮殆尽。

河东路其他诸州,闻听绛州之事后,也都下达了屠杀令:“尽杀投附人义胜军。”

这场由平阳府义胜军叛乱引发的血腥悲剧,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宋人的原因,也有燕云汉人的原因。有宋朝政策的原因,也有历史文化的原因。

宋人认为,这些燕云汉人该杀。因为他们政治立场不坚定,没有原则性,只有摇摆性,像墙头草一样摇来摆去。见谁强大就依附于谁,拿叛变投敌不当回事。而燕云汉人则认为,辽国亡国后,他们投身依附于宋朝,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错误。因为宋人一直不信任他们,不断猜忌他们,排斥他们,根本就不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他们投靠金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其实,宋人与燕云汉人,历史文化同宗同源同根,不该相互仇视,不该相互残杀。在血腥的悲剧面前,他们都不是赢家,只有金人才是最大的赢家。这或许也是北宋,留给历史的一个很严重很深刻的教训。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