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郭药师忽然站起来,插话说:“侍郎不须如此说,且送得七、八分来,应付一下,总是可以的吧?”

郑望之眉头一皱,转眼望着郭药师说:“郭少保虽是力屈而降,上皇恩德你可曾记得?皇子郎君因主上圣德,务要讲和,实宗庙社稷之福,怎么可以应付呢?今若答应了,以七、八分来应付,则又是失信,岂不害事?”

这一席话说得郭药师哑口无言,面有羞愧之色,转身向西边退去。

这时,斡离不回头与萧三宝奴等人用女真语说了一些话,外人不知所云。过了一会儿,斡离不又说:“还要以亲王、宰相为质,乃可退师。”

郑望之说:“亲王还年幼,望太子郎君能体谅一下。”

沈琯忽然发言,向郑望之建议说:“你可请求派遣郡王为质。”

对于派遣亲王、郡王为人质一事,经过一番争辩,斡离不最后决定:“派遣亲王、郡王各一人,大军过黄河后,即可回。宰相做人质,要等交割物品完了及撤军结束,才可还。”

随后,斡离不派遣萧三宝奴、耶律忠和王汭三人入城,面见大宋皇上,交涉和议之事。斡离不交给他们两份文书,一份封着口,另一份没封口。接着,斡离不又拿出一根玉束带和一把玉篦刀子,又让人牵来一匹马。斡离不对萧三宝奴说:“你将这三样东西带上,这是我献给大宋皇上的。”

斡离不又对李梲、郑望之等人说:“你们现在就上马,赶紧回城办事。”

李梲应声答应。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李梲一直是唯唯诺诺,不能措置一辞。金人嘲笑李梲:“此乃一妇人女子耳。”

二十一、无可奈何

自李梲、郑望之去往金军议和,宋钦宗一直在等候消息。可是一天一夜过去了,毫无音讯。宋钦宗不知议和情况怎样,心里十分焦急。这时候,原玉田县巡检、临时差充副使的武汉英请求觐见。

武汉英曾假装投降金人,深得斡离不信任,被斡离不称为“南朝第一降人”,所以,他对金军的战略计划有所了解。他利用斡离不命他招降州城之机逃跑,前几天逃来京城。

武汉英向宋钦宗禀奏道:“金人之谋深矣,他们认为,中国唯独西兵可用。金人计划,以粘罕一军攻太原,取洛阳,断绝西兵援路,且防天子幸蜀。斡离不一军攻燕山,取真定,直掩东京。两军将会师于东京,而后不逊也。”

宋钦宗听后,更是忧心忡忡,六神无主。

正月初九晚上,李梲、郑望之、高世则与萧三宝奴、耶律忠、王汭等,骑马来到了城门外。此前,向金人投降的燕山府路提举常平沈琯、知信德府杨信功等人,也被放回,他们一同随行。

当时,天已昏黑,他们站在城外等了很久。直到深夜,城门才缓缓打开,内侍任珪等人专程出来,接他们进城,直奔都亭驿入住。途中,任珪对李梲说:“今晨,金人攻打城北,何灌战死了。”

李梲默然不语。

安排好金使住下后,李梲、郑望之和高世则跟随任珪连夜入宫禀奏。他们来到福宁殿时,已半夜一更左右。李邦彦、张邦昌等宰执也都在殿内等候,宋钦宗让他们一同听取情况汇报。

李梲说:“金军之势的确雄盛,未可轻易抵挡,宜从速许之,不可缓也。”

郑望之说:“金人索要数额庞大,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表缎一百万疋。”

宋钦宗问李邦彦:“怎么办?”

李邦彦不假思索的回答说:“金军已兵临城下,而我城内守军不足,唯有议和才能保住社稷江山。不如先答应他们,只是数目太大,可考虑答应给金八十万两,银二百万两,缎子如银之数,牛、马各五百头,羊一千口。”

除此之外,宰执们都一筹莫展。君臣都觉得战则必亡,唯有议和才能保住社稷江山,别无选择。

第二天早晨,萧三宝奴等金使在李梲带领下,来到崇政殿觐见宋钦宗,并呈上斡离不的一封回信:

“承计议使李梲等赍御宝文字,深悔前非,再求盟好,传之无穷,永同金石。仰谂至诚,实为大利,虽有报复之心,载惟原从大圣皇帝结好,暨我今皇帝旨谕叮咛,德义宽大,拯救生灵涂炭,宜舒旧愤,以示新恩,当开诚心,与修和睦。若可依从,请皇弟郓王并太少宰臣一员,不俟逾日,来赴军前,权且为质,更或不欲施行,无烦理会,伏候端的。郓王权质,候过黄河便议归还;太少宰科一员,祗候交拨定疆界,亦便放还。”

另有一份事目:

“自新结好已后,凡国书往复,并依伯侄礼体施行。今黄河更不为界,可太原、中山、河间等府一带所有地分画立疆至,将来拨属本朝。于内城池别有变乱,贵朝应管擒交送。来示改添岁币七百万贯,今减五百万贯,除自来已合交送银、绢两项外,拟只岁输二百万贯,合要赏军物帛并书下项:书五监,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杂色表段一百万匹,里绢一百万匹,马、牛、骡各一万头匹,驼一千头。”

金使退下后,宋钦宗向吴敏问计:“这该怎么办?”

吴敏回答说:“事无可奈何,以待更商量。”

选择与金人议和,就意味着朝廷必须付出极其沉重的财产代价。宋钦宗决定带头节衣缩食,他随即下诏说:“因金人入侵,自正月十一日起,朕要避正殿,减常膳。”

二十二、勇挑重担

正月初十这天,沈琯很想觐见宋钦宗,他希望能将自己这些日子在金军中的所见所闻,如实向宋钦宗禀奏。可是,等了一整天,也没找到机会。他听说李纲负责守城,黄昏时分,他来到大晟府守城指挥部找到李纲,说:

“敌军骑兵不过五万,能战者只有万余人。太子营不到二千骑,郭药师常胜军约有三千骑。诸营步兵,听说只有三万余,其过河者只有大半。朝廷可以组织队伍,出兵拦击。”

对于沈琯提供的这些信息,李纲半信半疑。李纲说:“出兵一事,要慎重,待与诸公商议后再做决定。沈公可留此,明日我们一同入殿。”

沈琯当晚就住在大晟府李纲的幕府里。

第二天一早,李纲与沈琯同入殿门,来到宰执阁子,等着内侍接续引至后殿,觐见皇上。等了一会儿,见内侍没过来,他们便一同来到东府枢密院。沈琯见耿南仲、李梲等人都在这里,便将昨晚对李纲所说之话,又对他们重述了一遍。

李梲闻言,很生气,厉声说道:“沈公竟敢说金人不强?若与之交战,能决胜负否?”

李纲对李梲如此胆小怕事,很不以为然,说:“不用如此怕他金人。”

沈琯则情绪有些激动地说:“琯忘身弃家,以图南归,目的就是想报告皇上,并让朝廷知道,金人并不多,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可以击战尔!至于战斗结果怎样,非琯所敢知也。”

不一会儿,李邦彦、张邦昌等宰执大臣一起走进来,沈琯又对他们说:“城下之战,关系社稷之安危,固不可轻举。可待金兵回归时,以重兵拥其后,必有必胜之策。”

众人听后,都默不作声,都没把沈琯所言当回事。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