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御驾亲征的计划显然已经无法施行了,宋钦宗已打算出城避战。至于去往何处,仍没最后决定。
越王赵偲听说皇上有出城避战之意,急忙上表,建议皇上留守京城。赵偲是宋神宗第十四子,即宋徽宗的兄弟,宋钦宗的叔叔,他在奏表中说:
“都城内是自家社稷之地,兼仓场在内,万不可舍去。况有城壁坚固,若坚心守之,天地宗庙必降祜护。若人主一出,都城人乱,宗庙亦不可保。况西北两番,皆有人使在驿。若主人出外,内外相应,如何保宗庙社稷?及上出外,粮草之类,置于何处?猝办取索,岂无贼徒之变?若坚守都城,万一有不虞之事,亦不失社稷,兼百姓皆恐主上出外。更乞亲御宣德门,抚谕万姓,三军尚未知主上圣明忧民爱军之意。其新城诸门,乞差得力能臣守护。臣意逼切,不避万死。”
宋钦宗看后,觉得叔叔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如果自己置宗庙社稷于不顾,出城而去,城中百姓会怎么议论?后世会怎么评说?而出城之后,粮草费用怎么解决?谁来保护自己的安全?由于对这一系列问题存在疑问和担忧,所以,宋钦宗对于是否必须出城避敌,又有所犹豫,有所顾虑。
宋钦宗最开始,曾打算去往陕西一带招募兵马,以图后计。最先建议他去陕西的,是蔡京的儿子蔡翛。还是在年前,十二月二十七日,蔡翛就想建议宋钦宗赶紧出城,去陕西,但没有机会面见宋钦宗。直到正月初一,蔡翛才得到在延和殿向宋钦宗单独奏对的机会。当时,给事中王云也在延和殿里等候奏对。
王云说:“现在,大臣皆惊慌失措,李士美(邦彦)已失魂矣,不论我问他什么,都不能回答,至今谋划不定,奈何?今来不知蔡公何所建白也?”
蔡翛于是将自己的想法,简要说了说。王云赞成,说:“我今日所对内容,也正为此,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劝说皇上赶紧出城。”
蔡翛见到宋钦宗后,说:
“天子不该踏足危险之地,且上兵伐谋。今太上皇既已决定南幸,为新天子计,不若去往陕西,召集藩翰大臣,然后数道并进,乘我军锐气出兵,以图收复,此乃万全之计矣。金人若侵犯都邑,则都城为患,不过是一把火而已,危害不及社稷。万乘至尊,切不可与敌将角胜负,守孤城于无救之地。”
听完蔡翛所言,宋钦宗说:“卿可先去长安为帅,为朕先去集合队伍,准备粮草,等候朕来。”
蔡翛答应:“臣当竭尽全力。”
宋钦宗随即指示宰相白时中,说:“可令蔡翛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让他先去,等候朕至。”
白时中说:“皇帝出城之后,去往陕西途中,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臣建议,派遣席益先行出城打前站,就沿途有关事宜进行安排。”
当晚,宋钦宗在福宁殿召见席益,说:
“卿出城后,可先去大郡,告知他们车驾将亲出,让他们准备五万人马粮草。对于一些小县,则说大臣领兵宣抚军队,令他们皆为之预备粮草。卿可在邓州设置机构,集结人马,闻朕出城,即复来迎。”
席益说:“臣遵旨。”
宋钦宗想了想,又说:“卿可以自设官职,从南阳到洛阳两路,卿可以待制身份,安抚这两路,可便宜行事。”
席益说:“臣现在没兼待制,请皇上即可任命。另外,臣还想乞请陛下准许,携母亲一起出发。”
对席益的这两个请求,宋钦宗皆同意。关于宋钦宗出城避战的计划,至此似乎谋划已定。
可是,当天晚上,不知为什么,宋钦宗忽然改变主意,召蔡翛至福宁殿,说:“卿可先去邓州(今河南邓州)任职,闻朕出城,即复来迎接。”
正月初三早晨,蔡翛正准备出发去往邓州,可是,宋徽宗忽然指名让蔡翛去镇江担任知府,因为宋徽宗打算去往镇江。结果,蔡翛没去邓州,而是去了镇江。
宋钦宗听说蔡翛已前往镇江,感到非常失望,非常失落,对于出城去往陕西的计划,又有所动摇。因为陕西那边,没有可以信得过的人进行接应。
这时,李邦彦建议:“可任命任谅为京兆府知府,让他去陕西集合兵马,进行接应。任谅是个有能力之人,曾上书反对出兵收复燕京,又曾预言郭药师叛变。臣以为,这个人能打开新局面。”
宋钦宗问:“任谅现在在哪里?可马上召见。”
李邦彦回答道:“他现在不在京师,在外地,提举嵩山崇福宫。”
崇福宫位于嵩山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原名万岁观,创建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宋真宗对建筑大加整修,扩建为祭祀祈福之所,更名为崇福宫,并交由宫廷管理。
宋钦宗一听任谅现在远在河南嵩山,心里便凉了半截,觉得根本指望不上这个人。
就这样,因为宋钦宗觉得没有合适的人选先去陕西打前站,进行接应,于是打消了去往陕西招募兵马的想法。
正月初四这天,在下令处罚了擅自离京出逃的朱勔、王黼和李彦之后,宋钦宗又颁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
任命吴敏知枢密院事,不许辞避,当日须上任供职。
任命唐恪为吏部尚书。当时唐恪不在京城,在杭州任知州。宋钦宗令学士院立即拟就诏书,派人乘银牌递马赶赴杭州,令唐恪速速赴阙就职。知杭州一职由翁彦国接替。在宋钦宗印象中,唐恪具有不避艰险、化解危机的能力。大观三年(1109),唐恪曾奉命前往西南,化解了边疆暴乱;政和七年(1117),黄河决口,京城危急,唐恪临危受命,解除了京城水患。宋钦宗如此重视唐恪,人们猜测,唐恪可能要得到进一步的重用。
同时被任命的官员还有,李梲为同知枢密院事,李纲为兵部侍郎,何栗为御史中丞、国子祭酒,王时雍为户部侍郎,等等。
吴敏当天即上任,命令枢密院有关人员,沿京城大街小巷,四处散发小榜,招募“敢勇死士”,准备组建先锋敢死队,保卫东京城。一些来自沦陷区的公务人员,以及溃散入京的军兵,他们已无家可归,于是纷纷前来应募。京城中的小市民,也有不少前来应募者。
一些戚里势贵之家,也散发小榜说,他们也要自备钱米,招募敢战之士,助国抗敌,共同守卫京城。
然而,也有一些有钱人家开始张罗着收拾东西,准备出城避难。大多数普通市民则是人心惶惶,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