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十二月十九日,在安肃军城门外,沈琯将自己打算献计讲和一事,说给负责监守他的金军军官们听。军官们听后皆赞成,说:“这样甚好。如此,则花又不损,蜜又得成。”

沈琯向一个军官借得一笔一砚,以及毛头纸三幅,晚上,在灯下给斡离不写了一封建议讲和的信,内容如下:

“某谨献书皇太子麾下:

某窃谓天地之德,可为大矣,而孔子以一言尽之曰:生而已。伏惟皇太子亲拥兵,以责不信。自入境来,不杀一人,不取一毫。河北之城,守而不下者,察其愚衷,未尝逼而攻之,真体天好生之德也。

赵皇聪明睿知,闻于天下,特用事之臣,有以蒙蔽之,其不信之罪,固有所在。唐尧,昔之盛帝也,犹且用方命圮族之鲧,至于九载,绩用弗成,然后殛之于羽山。成汤,昔之贤君也,其臣不称,其无过而称其改过不吝。赵皇之德过于尧汤,岂不能殛鲧而改过哉?况我太祖太宗以揖让而取天下,虽显武功,而亦不诛戮,继之以真宗仁宗,纯以仁义治之,德泽入人已深,未易动摇,赵皇又安肯遽举河朔而遂弃之?亦须聚兵而一战,胜负姑置不论,然胜者岂全无杀伤之害?特有多寡之异耳,又况于负者哉!两国之兵,各尽死以忠于国,而使肝胆涂地,非皇太子入燕之初,所以谕人民之本意也。

某欲请选轻兵十骑,随某先驰至汴,亲见赵皇,临遣大臣前来军前,计议多少金帛以犒将士,更增岁币以重和好,亦大金皇帝无穷之愿,岂不美哉!如以为然,愿速行之。或以为不然,既效谋不用,便留之军中,无益也。”

第二天,沈琯想把这封信献给斡离不,可是一直没找到机会。后来遇见吕颐浩,沈琯便将信交给吕颐浩,请他转交给阇母。

十二月二十一日,金军进攻中山府(今河北定州)。中山府安抚使詹度率军顽强抗击,金军攻之又不克,于是,又绕城而南下。

十二月二十三日,金军进至庆源府(今河北赵县)城外。忽然发现,前方尘土飞扬甚高,金人以为宋军骑兵来战,于是有些皇恐。斡离不急忙下令,后退三四里扎营。

这时,阇母以讨论讲和之事为名,派人将沈琯招来军寨中,刺探了解宋军情况。阇母略能讲几句汉语,有时掺杂着讲女真语。在他左右有三四个辅佐之人,都是原辽国汉儿进士及第者。其中有一人曾担任过东京留守,姓高,是渤海人,他说话口音与燕京人有些差异。他问沈琯:“郭药师说,河北全无守兵,城壁皆不可守,可以直趋汴京,是否?”

沈琯回答:“真定、中山、河间、大名四个帅府,各有将兵不少。”

高留守问:“前日经过中山、真定,守城军兵准备煞好,因何不出战?”

沈琯回答:“事出仓卒,不可轻动。”

高留守问:“据说南朝有兵八百万,今在何处?何不出兵迎敌?”

沈琯回答:“分散在全国诸路,要用时,迅速调集。汴京左右约有四五十万,黄河两岸须有大兵守之,必不可过。”

高留守说:“南朝拆桥与不拆桥?若拆桥,是不要河北也。我今日须要河北,两朝要以黄河为界。”

沈琯说:“燕山本是中国土地,陷契丹二百年,近来回归中国,用宋朝法制之,人心尚不服,今若以金国法度治河北,人心必不安。”

高留守说:“交给宋朝人管理,岁纳进奉。”

沈琯说:“与其付与他人,孰若依旧以白沟河为界?增添岁币,其利无穷。”

阇母与高留守听了这话相顾一笑。

阇母说:“此人狙。”

沈琯当时不知“狙”是什么意思,后来他问燕京人才知道,“狙”乃诡诈之意。

阇母说:“我兵势如此强大,宋朝岂能敌?赵皇恐怕吓得逃跑了吧?”

沈琯于是又将太祖太宗以兵革取天下,真宗仁宗德泽已深入人心,这一套理论搬出来,论述了一番,最后说道:“赵氏社稷,现在未必是衰乱之时。若果为之,必有英雄崛起!”

阇母说:“你中国人自相杀戮,干我甚事!”

沈琯说:“昔日唐玄宗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

这时,旁边有人插话说:“听说你们宋朝储君甚贤。”

沈琯说:“是啊,皇太子恭俭仁慈,海内外皆闻之。但不好奢华,不喜嬉游,所以皇帝不太喜欢。”

高留守说:“此亦闻之。”

十二月二十五日,金军攻陷庆源府。这时,军中太史占卜了一卦,发现宋朝帝星复明。斡离不听说后有些吃惊,打算撤军回燕京。

三、郭药师建言

十二月二十六日早晨,郭药师听说太子郎君有撤军打算,觉得不可思议。他立即来到斡离不军寨,对斡离不说:“闻听太子郎君有撤军打算?不知因何?”

斡离不说:“太史占卜,南朝帝星复明,恐于我军不利,故有此打算。”

郭药师说:“我军进军迅速,南朝未必有所防备,不如姑且前行,行至黄河岸边,再见机行事,方为上策。”

斡离不问:“距离黄河岸边,有几日行程?”

郭药师回答:“若快马加鞭,三日即可。”

斡离不想了想,点点头:“也好,姑且再往南走着看。”

于是,金军又继续南下。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