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当时,折可与的弟弟折可存、将官路志行、知县李耸、县丞王唐臣、监押张洪辅、县尉刘子英、监酒阎诚、义胜军统领崔忠等人,都被金军包围在崞县城里。这些人当中,唯独崔忠是个汉儿。但众人对他并不怀疑,让他继续领导城内义胜军。

不久,李翼听说太原知府张孝纯派归朝官耿守忠去把守石岭关,仰天长叹说:“耿守忠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托以大事呢?国家大事去矣!”

过了几天,李翼见援兵久久不至,便对知县李耸、将官折可与等人说:“崔忠是个汉儿,这种人贪利苟生,岂有忠节?可与将军与他共守城池,万一发生内变,不但上误国家,我们也将跟着遭受祸患,不如先将他诛杀。”

折可与赞同李翼的建议,可是,其他人却默然不语。知县李耸说:“崔忠这人平时颇有忠义,可以将防守石岭关之利害关系,与他周密谋划一番,以此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李翼说:“若告知他,他肯听从我们的安排吗?”

李耸说:“可以试探一下。”

李翼和折可与于是找到崔忠,对崔中说:“李知县命你领兵去守石岭关,你打算何时出城?”

崔忠果然不听命令,回答道:“我属于义胜军,听从耿守忠副帅的命令,李知县管不着我们。”

接着,崔忠对折可与说:“你来的正好,城门钥匙在你那里吧?你拿出来给我看看。”

折可与说:“在我这里。”折可与从腰上摘下钥匙,递给崔忠。

崔忠接过来看了看,说:“这钥匙应该交我掌管。”

折可与不同意,说:“你是归朝官,你若掌管城门钥匙,城内百姓必生疑心,所以不能给你。”

崔忠说:“我的职务比你高,城门钥匙就应该给我!”

他们一边争论,一边争夺。李翼见状很生气,将城门钥匙一把夺过来,一下子折为两截,说:“咱们既然发誓要为国家守城,何必争此钥匙?不要争了,城门也不必开了,破围之后再开城!”

第二天,崔忠召集县府中的部分同僚前来议事。监押张洪辅也来参会,对崔忠说:“我听说,义胜军中有人想为金人作内应,怎么办?”

崔忠回答说:“岂能容手下人叛变!”说罢,他眼望着帐下同僚,突然拔出佩刀,刺向张洪辅,将张洪辅当场刺死。

李翼得到消息后急忙赶来,可崔忠已经不见了。李翼派人四处寻找,一直没有找到。这天晚上,崔忠果然率领义胜军叛变,他们引金兵入城,焚烧楼橹,劫掠居民。

这天晚上,李翼率领身边士兵与敌人展开巷战,从晚上一直战斗到天亮,最终因力气用尽而被俘。县令李耸、县丞王唐臣、县尉刘子英、监酒阎诚与将官折可与,皆被俘。

李翼对死毫不畏惧,他早已做好了殉国的思想准备。在县城失陷的前一天,他就向儿子李宗周交代了遗嘱:

“一旦城破,我不能苟活顺从金人。我听说,代州史安抚已经突围,将官辛渐骂贼而自刎。我死后,你要想办法回归乡里,将我之死,诉之于朝廷,使我死节不泯,则后世会说,我乃有宋之忠臣,而你则为孝子矣。他日,朝廷若是推恩,可让你伯父遗孤受之。你继母携重赀嫁给我刚刚几个月,我以国事为重,岂能顾恋她?我死后,你当侍奉她如同亲母。假设你们都不幸陷敌,你也不要背弃她。我死后,如果你能返回故里,则将我埋葬于先垅,使得我死后能侍奉先人于九泉,死复何恨!”

李翼被俘后,粘罕与兀室多次派人过来,对他好语相劝,劝他投降,并许诺让他继续担任官职。然而,李翼决心以身殉国,岂能屈服于金人,唯有诟骂而已。

这天,粘罕与兀室又派人过来,对李翼传话说:“我欲取天下,彼一小县,敢抗大军?我亦喜忠义,不想杀汝等。只需一言相顺,特与免死,仍任旧职,汝等便可拜也。”

李翼听后,对折可与等人说:“我不会食前言,我将与你们死生共处。”接着,他又大骂粘罕与兀室:“我乃南朝臣子,因奸贼内应,致城破被擒,杀则任杀,岂肯拜汝番狗耶?”

汉语翻译官对李翼也很佩服,为了不激怒金人,他没将李翼的话完全直译,他婉言劝说李翼:“好汉不吃眼前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李翼愤怒地指着粘罕和兀室派来的金人,说:“今不幸被这些番狗抢辱,死则死耳,我岂是苟生者!”

折可与也大声说道:“我八叶世守之家,怎肯负国败坏家声?无知畜类,不若亟杀我!”

金人虽然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从表情和语气上可以看出,他们是在抗拒,他们出言不逊。金人大怒,手持梃棒冲上前去,敲打他们的头部。李翼的前额被击伤,折可与则被打伤了一只眼。他们全然不顾,捶胸大骂不止。

粘罕与兀室得到报告后,对李翼与折可与的骨气很感叹。他们又派人过来,对李翼等人说:“汝等本该皆死,念汝等忠义,姑且欲免死。可是,汝等尚敢大肆恶言辱骂尊贵大人,岂不是找死?”

李翼回答说:“我辈若是手有寸刃,当杀尔等,岂只是骂耶?”

粘罕见李翼等人仍不屈服,于是下令,用马车载着李翼等人入城,巡行示众。入城不久,李翼忽然看见崔忠在大街迎面走来,他朝着崔忠大骂不已。崔忠羞愧地低下头,掩面逃走。

行刑之前,李翼向行刑的金兵提出一个请求:“我希望能稍微等一会儿,我要面朝南方,望阙而拜,死无所恨!”

金兵不答应。李翼于是转头朝南,大声呼道:“官家啊,官家啊!臣力弱,不能翦灭此贼,以报国恩!”悲怆之声,至死方绝。

县令李耸、县丞王唐臣、县尉刘子英、监酒阎诚与将官折可与,皆同时壮烈殉国。

四十三、石岭关失守

西路金军占领代州后,下一个要攻取的目标就是石岭关。石岭关古称白皮关、石岭镇,位于太原城东北大约一百里处。它东靠小五台山,西连官帽山,山势险峻,关隘狭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也是从忻、代、云、朔等州,通往太原城的必经之地。夺取石岭关,就可俯冲太原城。

唐朝武德八年(625),突厥大举进攻太原,其骑兵部队就是从石岭关突入的。宋朝开宝二年(969),宋太祖征伐北汉,辽国派军向北汉增援,宋太祖令何继筠率兵在石岭关进行阻击。为争夺石岭关,宋军与辽军展开了浴血拼战。最终,宋军大胜,生擒辽军刺史二人,俘虏辽兵百余人,斩首千余级,得马七百余匹,缴获器甲甚众。

对于石岭关的重要战略地位,作为守卫太原的帅臣张孝纯,心里自然是很清楚。他多次召开会议,与将领们商讨谋划,希望有人能自告奋勇,愿意领兵前往守关。可是,在这关键时刻,竟没有一个将领挺身而出。

既然石岭关如此重要,可为什么之前没有派兵去防守呢?这是因为,童贯一直认为,短时间之内,金人不可能发动大举进攻。即使发动入侵,要打到石岭关,恐怕也需要一些日子。然而,谁也没料到,处于防守第一线的义胜军竟然叛变投降,导致金军势如破竹,进军神速。

副都总管王禀向张孝纯推荐将领冀景,他说:“冀景可以守关。冀景参加过征剿方腊之战,第二次北伐收复燕京时,他曾担任过先锋将官,有实战经验。”

张孝纯于是派人把冀景请来,对他说:“王副都总管推荐你去石岭关守关。希望你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将金军阻挡在石岭关下,为朝廷调兵增援太原赢得时间。”

冀景感到很为难,说:“我现在手中只有两千人马,而金人据说有六万大军,如何能阻挡得住?我恐怕难以胜任,还是请张帅另选高明吧。”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