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很显然,代州失陷也是因汉儿叛变投降造成的。那么,这些汉儿究竟是些什么人?其实,他们就是义胜军。

义胜军,是宦官谭稹担任河北河东宣抚使期间,经宋徽宗批准,组建起来的一支纯粹由燕云汉人组成的军队。当初,组建这支队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牵制郭药师的常胜军。当时,宋人称这些燕云汉人为“山后汉儿”。这支队伍大约有十万余人,由李嗣本担任统帅。

对于义胜军,宋徽宗与北宋朝廷高度重视,每月发给他们的钱米等军饷都高于官军,其他待遇也比官军高。这引起官军士兵的强烈不满。因为新军粮有时不够用,朝廷下令优先安排义胜军吃新粮,官军吃陈粮。这一政策,更让官军士兵感到愤怒。官军士兵辱骂义胜军士兵说:“汝番人也,而食新;我官军也,而食陈。吾不如番人耶?吾诛汝矣!”

义胜军士兵闻言,皆恐惧不安。

当地老百姓也经常辱骂这些燕云汉人为“番人”,对他们缺乏认同感,视他们为“非我族类”。

当时,宋朝北方地区,对燕云汉人的这种排斥和不相容的情绪很普遍,也很强烈。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这些燕云汉儿们,虽然名义上归顺于宋朝,拿着宋朝的碗筷,吃着宋朝的饭食,但他们的内心无法在宋朝和宋人这里找到归属。于是,他们“其心益贰,俟衅且发”,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背叛宋朝,并反戈一击。

金军几乎不战而取朔、武二州,然后长驱至代州,又不战而胜,全都是因燕云汉儿叛变投降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燕云汉儿之所以叛变,之所以成为带路党,与宋人将他们视为“北地降人”,对他们从不信任,也有很大关系。可以说,这也是宋人一贯歧视他们所产生的恶果。

事实证明,用常胜军防卫燕山,用义胜军防卫河东,这是北宋朝廷国防政策的极大失误。

常胜军与义胜军,花费了宋朝大量的粮食与钱财,但他们对宋朝没有丝毫的感恩之心与感戴之意,更谈不上有什么忠心。这大概是宋徽宗与北宋朝廷最感到悲哀的事情,其历史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汉儿”这一称呼,最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如汉乐府中有诗说:“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唐诗中也有“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儿”的诗句。这表明,汉儿最初与汉人是同义,并无褒贬意味。

辽国在获得燕云十六州后,特别是在辽国与北宋军事对峙期间,辽国与宋朝对分属于两国境内的汉民称呼,开始发生了变化。辽国称呼宋朝境内的汉民为南人,而称呼本国境内(主要是燕云地区)的汉民为汉儿。宋朝也称呼辽国境内的汉民为汉儿,有时还骂他们为番人。辽、宋以及后来的金国,对燕云地区的汉民,都一致称呼其为汉儿。这时候,“汉儿”这一称呼已演变成一种带有蔑视口吻的特称,反映出辽、宋、国,对燕云地区这些汉民的不信任与轻蔑。

西路金军占领代州后,并未停留,而是继续南下。十二月初九,金军到达忻州(今山西忻州)。忻州乃战略要地,自古便有“晋北锁钥”之称。忻州之得名,传说与汉高祖刘邦有关。当年,刘邦亲率大军北上抗击匈奴,因兵败被围困于平城(今大同)。后来,脱围南撤,到达忻口时,已彻底摆脱匈奴追兵,刘邦与六军在此欣然开口欢笑,因“欣”通“忻”,故此地得名忻口。

忻州知州名叫贺权,他觉得自己兵少将寡,抵御不住金军,于是放弃抵抗,打开城门,敲锣打鼓,迎接金军入城。

这个情况,更是令粘罕颇感意外。粘罕下令:大军不得入城,不得骚扰百姓,在城外扎营过夜。

四十二、李翼殉国

西路金军侵入宋朝后,朔、武、代州的汉儿们纷纷开城投降,致使金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然而,国难当头,亦有奋力抗击,以身殉国之烈士,李翼便是其中一个。

李翼是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北)人,与杨家将杨业是同乡。他当时担任武义郎代州西路都巡检使。

金军占领代州后,粘罕派降将李嗣本前往代州诸县进行招降。李嗣本安排部将臧份,到崞县(今山西省原平市)劝降。崞县历来为兵家所必争,有"三晋锁钥"之称。

此时,李翼正在崞县。臧份来到崞县城门外,代表李嗣本向站在城楼上的李翼喊话劝降。李翼闻言后,厉声叱骂李嗣本。他一边骂,一边抽出箭矢,射向臧份。一箭射中臧份的坐骑,吓得臧份逃窜而去。

李翼对守城将官折可与等人说:“吾将与公同守此城,当尽忠节,以报国家。”

当时,朔州守将孙翊及将官折仲安,率领兵马屯驻在阳武寨。阳武寨与崞寨、西陉塞、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等兵寨,均在代县境内,这些兵寨皆是杨业所修筑。当年杨业修建这些兵寨的目的,是为了防守辽国。

代州失陷后,李翼与孙翊、折仲安经常有书信往来。李翼在信中建议他们出兵,把守住石岭关。因为石岭关乃太原之襟喉,天险崇峻,如果能坚守石岭关十余日,则太原城可以聚粮守卫,以待四方援军。即使敌军屯兵于太原城之下,“势当狼顾,必不敢长驱而南”。

孙翊与折仲安深以为然,他们又给李翼写了一封蜡丸密信,希望李翼能马上来到军中,一起共事。李翼把这个计划告诉折可与,折可与也很赞成。于是,他们打算分兵突围出城,然后直趋石岭关,与孙翊、折仲安会师。

可是,崞县城里的居民百姓闻听李翼要离开,皆哭嚎着挡在路上不让他走。百姓们希望李翼留下与大家一起守城。李翼见状,不忍心弃城而去,遂决定留下,守城以待援。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4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4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