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正满怀期待,希望朱彦通和马扩,能与金使谈出一个好的结果出来。可现在,听他俩汇报说,金军已向河东路与燕山路,兵分两路进攻,顿时惊愕不已。
童贯一直认为,金人不可能马上出兵南下,即使他们想南下侵略,至少也得准备个三年五载的。童贯这是按照常规来判断的。然而,童贯不了解金人。金人头脑很精明,很灵活,很多事情都不按常规出牌。他们出兵,就是要选择你认为不可能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
马扩气愤地说:“金人提出的停战条件是,以大河为界,划河而治,简直是岂有此理!”
与宋朝划河而治,这是当时一些原辽国汉人降官刘彦宗、时立爱等人,向金国提出的建议。他们认为,若能与宋朝隔河并存,实现新的南北朝格局,那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政治局面。
童贯沉默片刻,说:“这个条件,皇上肯定不能接受。事已至此,唯有迎战而已。”
直到这时,童贯才彻底相信,金军南下入侵,不是虚张声势,不是吓唬人,而是事实。他首先想到的是,必须赶快报告皇上。他令朱彦通与马扩马上起草奏疏,他准备连夜派人入京奏报。
接着,童贯召集宣抚司参谋官宇文虚中,以及范讷、王云、朱彦通等机要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大家一致认为,战争即将爆发,必须赶紧回京赴阙,向皇上报告,并统筹指挥燕山与河东两个战场,以共同抗击金人入侵。
三十二、傅察宁死不屈
就在金太宗秘密下诏伐宋的宣和七年(1125)十月,宋徽宗诏令吏部员外郎傅察,担任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提前去往两国边境,迎接金国使者。
十一月中旬,傅察来到了燕京。一天晚上,随行秘书官侯彦向傅察汇报说:“听到街上一些传言,说金人即将入侵,边境形势很危险。我看,我们就在燕京迎候金使,不必去往边境了。”
傅察不同意,说:“我们奉圣旨,前来迎接金使,现在听到一些传言,遇到一些困难,就停止不前,这是将君王之命,置于何处?”
傅察决定,知难而进。
十一月二十一日,傅察一行人到达蓟州玉田县韩城镇(今属唐山市)。韩城镇是当时宋朝距离金国最近的一座城镇,离边境线只有十几里路。傅察决定在此住下,等候金使。可是,接连等了数日,金使始终没来。
十一月二十七日凌晨,忽然冲来一大群金军骑兵,将镇子包围,任何人不得进出。傅察得知后,走出驿馆,质问金兵:“你们想干什么?”金兵不回答。
天亮后,有个孛堇(部落首领)模样的金人,率领数十名骑兵,来到驿馆,要求傅察跟他们走。傅察命人立即准备酒菜饭食,说:“饭后再走不迟。请问,发生了什么事?”
孛堇回答:“二太子令使臣前去相见。”
饭后,金人催促傅察马上出发,傅察不愿前去。金人于是围上来,强迫傅察上马。傅察无奈,只好上马前行。当走到边界时,傅察坚决不肯再往前走,说:“迎接使人,按照惯例,至此而已,不可再往前走。”
金人不许傅察下马,逼迫他骑马继续朝东北方向而去。副使蒋噩,以及其他随行人员,也都被迫随行。大约行走了百里许,遇见二太子斡离不,领兵沿驿道而来。
金人让傅察上前参拜斡离不,傅察断然拒绝,说:“我若是奉命出使贵国,见国主应当致敬。可我今日的任务是,迎接使人于境上。你们胁迫我至此,又只是见太子,太子虽贵,但也是人臣也,应当以宾礼相见,何拜之有?”
斡离不一听此言,大怒:“我今兴师南下,海上之盟已不复存在,哪里还有什么使者之称?关于你朝失德之事,以及我朝向来之善意,你给我一并说一下,否则,死!”
傅察回答说:“我朝皇上仁圣海内,又与金国讲好,信使往来,顶背相望也,何谓失德?太子破坏盟约而出兵,意欲何为?我将还朝,向皇上奏知。”
斡离不呵呵笑了笑,说:“你还想还朝啊?”
金兵呼啦围了上去,全都拔出长刀,威胁傅察一行人,立即向斡离不行跪拜之礼。副使蒋噩以及其他随员,皆罗列而拜,以示臣伏,唯独傅察不肯屈服。
这时,有几个金兵冲上来,强按傅察跪地,然而傅察愈是挺直身子,以至于将衣服都扯了起来,就是不肯跪下。傅察说:“我有死而已,膝不可屈也!”
斡离不的汉语翻译走上前,劝傅察:“你跪拜一下又能怎样?你这不是找死吗?你这样固执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傅察回答说:“死就死!都是人臣,岂有行跪拜之礼的道理?”
翻译反复劝说,傅察就是不接受,并与他进行论辨。
斡离不见状大怒,下令将傅察带走,并说道:“你今日不拜,日后即使你想拜,还能得到机会吗?”
傅察一行人被金军押着,掉头往回走。傅察见金人如此猖狂,蛮横无理,感到自己恐怕不可能回京师了,于是,他一边走,一边对秘书侯彦等人说:
“金人胁迫我参拜太子,我不能让国家受辱,故不拜,我死必矣。我父母老矣,素来锺念我,闻我死,必很悲戚。你们若能逃脱回京,请记住我的话:要以实事,告吾亲。他们知道我是为国而死,则能稍解其无穷之悲也。”
众人闻言,皆哭泣不已。
当天晚上,金人将傅察带走,单独关押。傅察从此与属下们分开,属下们再也没见过傅察。
后来,金军到达燕京东郊附近时,秘书侯彦找机会悄悄贿赂了一个金人,对他说:“向你打听个事。我们傅员外郎,现在情况怎样了?”
那金人说:“使臣一直不肯拜太子。昨日,太子与郭药师交战,郭药师获胜,太子担心使臣被郭药师劫取,且对其心怀愤恨,于是下令,杀之矣。”
就在傅察被斡离不强行扣留的第二天,即十一月二十八日,又有一个大宋使团,也来到了宋金两国边境附近。他们是大宋回庆使贺允中,与副使武汉英一行人。
当时,他们也是走到韩城镇一带,突然遇到一股金军骑兵,邀请他们到清州(今唐山开平区)去观看打马球。清州是金国距离大宋最近的一个城镇,原名石城县,金人改为清州,距离韩城镇大约五十里路。
此时,贺允中和武汉英已经意识到,金人可能要撕毁盟约,举兵进犯。他们知道,若是应允前去,必将面临危险。于是,他们打算以没有过界相会的故例为由,拒绝邀请。
可是,他们又担心金人以此为借口,妄生事端。经过反复考虑,他们最终还是勉强接受邀请,同意前去清州。
于是,贺允中与武汉英等人,跟随金军骑兵往北而行。等他们走近边境时,忽然发现金军大队骑兵已越界而来,金人已举兵入侵。清州已不必去了,打马球显然也是个谎言。贺允中与武汉英等人,当即被扣留在军中。
斡离不问贺允中:“你愿不愿意投降?投降也可做大官。”
贺允中当即毫不犹豫地拒绝:“我乃大宋使臣,岂能投降?”
斡离不脸色一沉,下令:“给他戴上枷锁,以惩罚之。”
斡离不又问副使武汉英:“你愿不愿意投降?”
武汉英回答说:“我愿意。”
斡离不一听,非常高兴,说:“你是南朝第一降人也。可髡发而左衽,今后就留在我身边左右。”
武汉英不像贺允中那样是京官,他本是玉田县一名巡检使,负责训练甲兵,巡逻州邑。他是临时受命担任副使的。他这人很有心机,他见金军已大举入侵,便假装投降,以骗取金人的信任,以获得自身的安全。
武汉英听说了傅察宁死不屈的事迹,对傅察很是敬佩。傅察被害后,武汉英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想办法找到了傅察的遗体。然后,又找来一大堆柴火,将傅察遗体焚烧成灰,装在一个袋子里,随身携带着。
后来,武汉英安排自己手下的虎翼军士沙立等三人,用包裹裹藏着傅察骨灰,让他们想办法逃回宋朝,将骨灰交给傅察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