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二十三、天祚帝被俘

对于天祚帝的行踪,宋徽宗一直很重视,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他认为,只要天祚帝大旗不倒,辽国残余势力就会有东山再起之希望,就必为大宋之后患。因此,要想巩固大宋对燕山地区的统治地位,就必须想办法将天祚帝控制住,或者让金军将其抓获。

童贯在揣摩清楚宋徽宗的这个想法后,向宋徽宗建议:“趁天祚帝现今流离失所,狼狈不堪,走投无路之际,我们可派人前去夹山,对他进行招纳,他一定愿意来归。因为,天祚帝这人素来生活奢侈,羡慕向往我天朝社会。如果他能来归,那么燕山地区今后就会稳定下来,就可以断绝其国人之望。”

宋徽宗同意对天祚帝进行招纳,令童贯物色合适人选,去夹山“诱之”。

不久,童贯将一个西域的僧侣推荐给宋徽宗。这个僧侣对宋徽宗说,他有办法进入夹山。宋徽宗令其持御笔绢书,前去夹山,秘密联络天祚帝。

这个西域僧侣对夹山很熟,他果然在夹山深处找到了天祚帝。天祚帝看了宋徽宗的御笔,很高兴,立即给宋徽宗写了回信,答应来归大宋。

宋徽宗见到天祚帝的回信后,随即给天祚帝下达了一份诏书,“示欲臣之”,并向天祚帝保证:“归来后,则待之以兄之礼,位在燕、越二王之上,筑第千间,女乐三百人,礼待优渥”。

天祚帝见到诏书后大喜,立即给宋徽宗回信,“约期相接”。宋徽宗于是令童贯到太原,“密迎之”。

刚开始联络天祚帝时,这个西域僧侣还很注意保密。但随着往来次数增多,知道这件事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这个西域僧侣往来于东京与夹山时,皆路过云中,这引起了金人的注意。但是,金人对这个西域僧侣表面上不动声色,也不实行抓捕,只是暗中观察跟踪。金人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在天祚帝离开夹山时再进行收网,将其一网打尽。

耶律大石出走后,天祚帝并没立即下山,他对驻守云中的金军元帅囯相粘罕有些打怵,迟迟不敢出兵。公元1124年冬天,天祚帝打探得知,粘罕已回上京汇报工作,兀室代理元帅之职,他以为时机已成熟。于是,天祚帝率契丹与鞑靼联军共五万人马,走出夹山,走下渔阳岭(即今蜈蚣坝),接连攻取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东胜(今内蒙古托克托)、云内(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宁边(今内蒙古准格尔旗)等州,辽军在这些地方进展很顺利,如入无人之境。

天祚帝这次领兵出山,表面上宣称,要收复燕云失地,其真正目的是,要趁机去投靠宋朝。他不仅带走了夹山的全部军马,而且还“并携其后妃、二子秦王赵王及宗属”。此外,他还携带着各种珍玩珠玉金银器皿等宝物,一共有五百多袋。很显然,这次行动是天祚帝有计划的一次大搬家,他不打算再回来了。

然而,天祚帝不知道,此时金军正张网以待,正等待其出山。天祚帝刚从云中(今山西大同)附近过去,忽然接到情报说,兀室“以大兵遮其归路”,退回夹山的路已经被切断。不久,又接到情报说,粘罕已回到云中,正派军前来追袭。天祚帝闻讯大惊,急令队伍速向武州(今山西神池)前进。

当时,兀室将蔚州、应州、奉圣州与云中府的汉儿乡兵,组成一支先头部队,在后面追击天祚帝,而将一千余女真精锐骑兵,埋伏在天祚帝必经的奄遏下水山谷之间,以逸待劳。

当天祚帝率军走到奄遏下水(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岱海)之西时,女真骑兵突然从鞑靼军背后杀出,鞑靼军顿时溃乱。一番交战后,辽军死伤无数。有的战死,有的被擒,有的投降,有的逃亡。

天祚帝急忙往南而逃,娄室亲率五百骑兵,一路紧追不舍。天祚帝本打算直接去武州,投靠宋朝。当跑到武州附近时,有个随行的僧人劝他不要去大宋。这个僧人说:“南朝弱,必不敢留。隐藏起来,必为女真所索。等辱,不可再辱。莫若径归女真,亦不失为王也。”

天祚帝于是又改变计划,转而向西逃,一路逃到了山金司。山金司在阴山,因为阴山产金,辽国曾在这里设置开采冶炼机构,故名山金司。天祚帝来到后,将其改名为统军司。

1125年正月,党项族小骨碌部族派人来山金司,请天祚帝“临其地”。小骨碌部族是党项族一个很小的部族,分布在天德军和云中之间,以前一直臣属于辽国。天祚帝打算与小骨碌部族首领一起商量投靠西夏,于是急忙赶往天德军,计划从那里穿过沙漠。途中,忽然与追击的一部金兵遭遇,天祚帝又狼狈而逃。

天祚帝到达天德军那天,忽然天降大雪。他没有御寒衣帽,冻得浑身发抖。护卫太保萧仲恭,将自己的貂裘帽摘下来送给他。途中,天祚帝饿了,没有食物可吃。萧仲恭从衣袋里找出几枚枣,给他充饥。天祚帝想休憩一会儿,可是没有地方坐。萧仲恭于是跪坐下,天祚帝倚在他身上打个盹。萧仲恭等随行人员饿了,只有“啮冰雪以济饥”。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