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同时,宋徽宗还密令宦官梁方平,率领官军前去征讨。梁方平率领杨惟忠、刘光世、辛兴宗等将领,前去围剿张万仙、高托山与张迪。不久,张万仙被京东转运副使李孝昌招降。高托山率众转战于河北,以及京东路的青州、密州、沂州、徐州一带,被杨惟中和辛兴宗联军击败,高托山投降。张迪在围攻浚州(今河南浚县)时,被刘光世击溃,张迪战死。

经过一番努力,两河与京东一带的纷乱民变,终于被扑灭了。宋徽宗感到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宣和七年(1125)年正月,河东、陕西等地突然发生了大地震,“诸山草木,皆没入地中”,多地房屋倒塌,民众伤亡和财产损失都很严重。此次地震范围很广,东京一带也有震感,甚至连京城皇宫中的殿门,“皆摇动有声”。

宋徽宗得到报告后,立即派出一批内侍,前往震区了解灾情。不久,又有地方大臣上奏说:“两河、京东西、浙西,环庆、邠宁、泾原等地,又出现了大量流民迁徙现象。”

为防止再次出现民变,宋徽宗又急忙派内侍前往河东和陕西等地传令,令各地州府,紧急赈灾,抚恤百姓。

也是这年正月,奉议郎尚书司封员外郎许亢宗,奉旨出使金国,祝贺吴乞买登基。他路过燕京时,了解到许多令人吃惊的情况。由于燕京地区连年饥荒,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父母食其子”、公开标价贩卖病死尸等,令人恐怖的现象。许亢宗亲眼看到,燕山地区最高领导人王安中的亲兵,饿的瘦骨嶙峋,不成人样。他还听说,燕京驻军士兵,有不少人活活饿死。

宋徽宗闻听“燕山大饥”,饿死了士兵,深感震惊。他想,首先必须要保证军队有饭吃。士兵都饿死了,还靠谁守卫边境?

宋徽宗急忙下诏,要求立即“自京师运米五十万斛,至燕山”,并点名令工部侍郎孟揆,亲自前往措置。

二月初,孟揆率领船队自京师出发,浩浩荡荡,舳舻衔尾,沿黄河北上,从保信沙塘进入潞河,然后运达燕京。这批粮食是军粮,专供驻守于燕京的军队。

此时,大权在握的蔡绦,却并没将主要心思用在内政与外交大事上,而是“肆为奸利,赏罚无章,遣使四出,诛求采访。喜者令荐之,否则劾之,中外缙绅,无不侧目。”

蔡绦仿效王黼,创设了一个名叫宣和库式贡司的类似于应奉司的机构,将自元丰年间所建的大观库,以及榷货务所有钱物,皆分门别类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主要分为这样几类仓库:泉货、币帛、服御、玉器、器用等。

蔡绦的狂妄恣肆,让蔡攸很是气愤。为打击蔡绦,他继续搜寻证据。终于在蔡绦写的一本名叫《西清诗话》的书中,他发现了证据。在这本书中,蔡绦竟敢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言论,这就是罪证。因为宋徽宗曾下诏,严禁引用苏、黄文集,否则以违制论。

同时,蔡绦还有一个更大的把柄,被白时中和李邦彦给抓住了。那就是,蔡绦利用职权,破格提拔大舅子韩梠,让其担任户部侍郎。白时中和李邦彦当即上朝弹劾蔡绦,指责他窃弄权柄,以权谋私,请求皇上撤销蔡绦职务,并予以法办。蔡攸则更狠,他建议宋徽宗下令处死蔡绦。

对蔡绦的种种表现,宋徽宗早有耳闻,早就很不满,于是下令,流放蔡绦。蔡京闻讯,急忙入宫哀求。宋徽宗看在蔡京的面子上,免除了流放处罚,但勒令停职,并撤销了对蔡绦的“赐出身敕”。

这时候,宋徽宗对蔡京也很失望。他感到今日之蔡京,已非昔日之蔡京。

二十二、耶律大石挺进西北

天祚帝在去往西夏途中,忽然得知,西夏已向金人屈服称藩,于是赶紧停下脚步。他觉得,西夏已不是安全之地,于是改变计划,决定重新返回夹山大本营。

1124年春天,经过一番辗转跋涉,天祚帝终于又转回到夹山。他惊讶地发现,耶律大石竟然也在这里,而且队伍又壮大起来了。他非常高兴。

天祚帝不知道耶律大石曾被金军俘虏过,他更不知道,斡离不曾用绳索绑住耶律大石,拴在马前,逼迫他带路去袭击天祚帝的行营,从而将秦王、许王、后妃、公主,以及辎重车万余辆,全部俘获。

斡离不奉金太宗之命调往平州之前,将耶律大石交给粘罕。粘罕觉得耶律大石是个人才,便将他安置在自己营帐中,并许诺,以后给他高官厚禄。为了感化他,粘罕还给他找了一个女人作妻子,并将之前俘获的他的五子也还给了他。

耶律大石其实是假投降,他是身在金营心在辽,一直在寻找逃跑机会。他以其人格魅力,征服了那位原本可能是粘罕派来监视他的女人。那女人甘心情愿,为耶律大石脱逃进行掩护。

九月的一天夜里,乘看守不备,耶律大石带着儿子逃出营帐。那女人则自愿留下来,与完颜粘罕进行周旋。

粘罕得知耶律大石脱逃,派人将那个女人找来,问她耶律大石的下落。她始终沉默,一句话也不说。粘罕大怒,威胁她说:“你若是不说,便将你嫁给部落中最为贫贱者。”那女人闻言,破口大骂,并表示抵死不从。粘罕令人取过弓来,一箭将她射死。

耶律大石逃出金营后,一路向夹山奔去。一些溃散的辽军残余队伍得到消息后,纷纷前来归附。耶律大石一边走,一边收拢残军,最后收拢了七千多人马。

耶律大石来到夹山大本营一看,天祚帝不在这里,也不知其所踪。于是,他留在这里,一边训练队伍,一边养精畜锐,等待时机。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半年多过去了。

见天祚帝回到夹山,耶律大石心里很复杂。一方面他很高兴,因为皇上身体与心情看上去都还不错,重建大辽大有希望。另一方面,他也很担心,因为自己曾被迫带领金军袭击过天祚帝行营。如果天祚帝知道实情,一定不会放过自己。耶律大石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防万一。同时,他也在考虑下一步打算。

天祚帝重新任命耶律大石为都统,让他全面负责军事指挥。天祚帝打算在此积蓄力量,择机再出山与金军决战,重整山河。

不久,阴山鞑靼首领毛割石率部也来到夹山,投靠天祚帝。有了耶律大石与毛割石这两只队伍,天祚帝自谓得到天助,信心大增。1124年7月(辽保大四年),他决定兵出夹山,进攻金军,收复燕云地区失地。

耶律大石头脑很清醒,他知道金军战斗力很强。如果单凭这两支队伍出击金军,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他对天祚帝说:

“自金人初陷长春、辽阳两路,则车驾不幸广平淀,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则都燕山。及陷中京,则都云中。及陷云中,则奔夹山。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以至举国汉地全为金人所有。国势微弱至此,而力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

耶律大石这番话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既严厉批评了天祚帝过去一味逃跑的错误路线,又对天祚帝现在冒险出战的错误计划做出了否定,同时也提出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即“养兵待时而动。”

可是,天祚帝对耶律大石的直言劝谏“斥而不从”,一意孤行。

耶律大石心里很清楚,如果继续跟着天祚帝出战,必将是死路一条。他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出走。

一天夜里,耶律大石杀死负责监视他的北枢密使萧乙薛与坡里括,率领亲信铁骑二百余人,连夜出营,向西北挺进。

西北一带是游牧族地区,在金军灭辽过程中,仍然属于辽国统治范围,局势相对来说还是稳定的。

耶律大石向北走了三天,渡过黑水河,来到了白达达详稳床古儿的管辖区。床古儿向他进献了四百匹马、二十只骆驼和若干只羊。耶律大石在此休息一天,然后又向西行进,十几天后到达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城)。

可敦城是辽国西北重镇,是辽国西北路招讨司及镇州治所,驻有诸部族骑兵两万余人。而且,附近据说还牧放着辽国御马数十万匹,拥有丰富的军备物资资源。

在可敦城,耶律大石召集成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长官,以及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刺、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糺而毕等十八部首领开会,要求大家共同努力,灭金复辽。

耶律大石说:“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每念至此,我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蕃,翦我仇敌,复我疆宇。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忧我社稷,思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

耶律大石慷慨激昂的演讲,感动了所有与会者。在其感召下,很快就聚集起精兵万余,战马万匹。

耶律大石在此设置官吏,编列排甲,准备仪仗器具,政权很快初具规模,为后来西征打下了坚实基础。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2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2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