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马扩见到王安中后,打算就目前燕京的形势,以及面临的主要任务,与他进行一番深入交流。马扩说:“燕山地区,是大宋的新边疆,形势很复杂,不知王安抚有何打算?”

王安中想了想,说:“当务之急,是解决常胜军占领民田之事。现在,已有不少燕京人从金国逃回来了,可是,田地却被常胜军占去,这个矛盾目前很突出,已经爆发出了不少事端。我已与郭药师商量好,来年夏天,常胜军交回一部分民田。同时,也要减少常胜军的薪饷,以缓解财政压力。”

马扩摇摇头,说:”这些事,还不是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要想将燕山地区治理好,必须知道所以治之之序。换言之,就是说必须首先弄清楚,治理要点的先后顺序。”

王安中表示愿闻其详。

马扩说:“我以为,当前,首先要抓好修缮城池之事,其次是招集流民,第三是置备弓箭手,最后才是解决常胜军所占田亩之事。至于减少常胜军薪饷一事,尤宜款缓。要等到他们开辟田亩就绪之后,才可以实行。

当初,我跟随童宣抚来燕京时,诸路正规军兵马有十五六万人之多,除了童宣抚回京时带回一部分外,燕京现在应该还有八九万人马吧?可从中选出三万备战,还剩下五六万,除了用于各地驻守外,可用来搞施工建设的人马,至少会有三万多。

将这三万人马分成四部分,分别派到蓟、景、檀、顺四州去,同时,再在各州招募雇佣人员一万左右,这样,每个州城可得人力两万余人。将这些人马有效组织起来,修筑城墙,构筑防御工事,算计起来,每州工费不过五万缗,再加上五万缗奖金,总计也就是四十万缗,一个月便可完工就绪。城防坚固,则边疆才可守;城池修缮,则人心自然安定。所以说,要想迅速将百姓安抚好,修缮城池是目前最要紧之事。”

王安中听后苦笑一下,没有进行回应。他觉得,马扩对燕京实际情况根本就不了解。目前,驻守在燕京的官军仅有七千人马,哪来的八九万人马?常胜军倒是有几万人马,可除了郭药师谁能指挥动?郭药师能让常胜军去修缮城池吗?再说,所需经费从何而来?

马扩继续侃侃而谈:

“自从女真人入关以来,燕京地区有许多军民士卒,逃窜到了山谷之间,应该想办法将他们招诱回来,让他们回到各自的田园中去,这就是招流民之策。

自战争爆发以来,燕京地区的田地大都荒芜,应该大力招置缘边弓箭手,像陕西实行新边法那样,面向全社会,广泛招募武勇少壮之人,不分民族,分给他们每户两顷五十亩田,发给他们耕牛、战马和种子,建立起一套有效管理体制,这样,不仅荒田得到耕种,而且也可以借助其兵威守边,以压服新附之民心,这就是第三策,置弓箭手。

对于常胜军掌控的田亩,不能一下子收回,对其薪饷更不能突然减免,那样会使他们对朝廷无所眷恋。可以把以前契丹用来放牧牛马的田地,交给常胜军使用。也可依照弓箭手的办法,发给他们耕牛和种子,让他们自己耕种,自己收获。等到两年后,再逐渐减免薪饷,逐步收回他们手中的民田。这样既无侵夺民田之患,又有开垦屯田之功,何乐而不为呢?等到塞外战争结束之后,再商讨裁军事宜。以上各点,我认为都是治理燕山很关键的策略。”

王安中说:“现在,常胜军占据大量民田,与民众矛盾日渐尖锐,已引发许多事端。若再不想办法解决,恐怕会影响本地区之社会稳定。而且,燕山地区的天荒旷土,皆为常胜军所占,已无复措画。不过,如公所论,都是很好的策略,可惜现在无法马上实行,待以后再逐步实施吧。”

马扩见王安中颇有畏难情绪,对自己提出的安边三策不很感兴趣,于是便不再多言。

离开燕山府宣抚司,走在冷冷清清的燕京城内大街上,马扩心里隐隐生出一些莫名的失落。这安边三策是当务之急,若不立即实施,燕京一旦遭到金军攻击,则防不胜防。到那时,燕京城必将得而复失。

马扩觉得,王安中这人魄力不够,能力不足,面对燕山地区的重重危机,他束手无策,只是消极应付。如此下去,燕京早晚必出大事。

十五、一个突发事件

马扩来到边境上,很顺利地接上金国使者,于宣和六年(1124)正月初六,回到东京。金使入宫,将讣书呈上。宋徽宗随即下诏,为哀悼金国皇帝驾崩,特辍朝五日。宋徽宗还特意来到皇城内东门的一间屋子里,穿了穿丧服,以表达自己对金国皇帝的沉痛悼念。

转眼间,便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每年上元节观灯,都是东京城一大盛事。这天晚上,宋徽宗要亲临宣德楼,与民同乐。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三元节晚上燃灯的习俗,因此也称三元节为灯节。所谓三元节,上元是正月十五,中元是七月十五,下元是十月十五。《宋史》说:“三元观灯,本起于方外之说。自唐以后,常与正月望夜(即正月十五),开坊市门燃灯。”

三元观灯习俗的形成,似乎与佛教、道教都有一定的关联。北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燃灯习俗已演变成为花灯展览,宗教的色彩与意味已经变得很模糊,已经与社会文娱活动融合到了一起,成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六月,朝廷下令停止中元与下元灯展,要求集中力量办好上元灯展。上元灯展,要连续举办五天,称作“上元五夜灯”,这在北宋已成为一种规制。所以,如何办好上元灯展,每年都是东京开封府所要考虑的一件大事。实际上,上元灯展已经成为东京城标志性的盛大节日之一。

北宋中期以后,朝廷在上元节安排三天法定假日,以便于官民同乐。这一政策,有力推动了上元灯节的发展。每到上元佳节,东京城大街小巷都要张灯结彩。御前大街上,灯市更是绵延数十里。市民们晚饭后涌上街头,观灯赏月。宣德楼前广场上,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此情此景,曾令王安石按耐不住内心的兴奋,写下这样的诗句:“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

到了宋徽宗朝代,上元灯展更是辉煌壮观,盛况空前。为了办好灯展,自头一年的腊月十五,便开始在景龙门一带做预展,称作“预赏”。而且,灯展的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东京梦华录》对此有详细记载:

“正月十五日元宵,…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奇巧百端,日新耳目。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宣徳楼上,皆垂黄縁。帘中一位乃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两柭ジ鞴业魄蛞幻叮挤皆舱捎唷d谌即颍蹦谝嘧骼郑涉倚χ挛庞谕狻!蛐战栽诼短ㄏ鹿劭矗秩耸币蛐丈胶簟!�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1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