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十二月二日,金使李靖、撒胡绍、王度剌来到崇政殿,向宋徽宗辞别。宋徽宗说:“卿等到军前,请奏知大金皇帝,自金国兵马未到上京时,已遣使计议,成就交好正在今日。今来所议凡五事,一切委曲俯从。金国所有营平滦三州地土不多,一就相许,了却甚好。”

接着,宋徽宗下诏,任命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赵良嗣为国信使兼送伴使,显谟阁待制周武仲为副使,令他们手持国书,再到金军中去拜见金国皇帝,再去争取西京和平、营、滦三州。

宋朝国书内容如下:

“夙勤原使,嗣贶缄书。共闻绥抚之详,备谂敷陈之悉。方远敦于契好,宜曲尽于忱诚。本朝与邻国通好,自来系计使人往来之数以为礼节。昨曷鲁等来,系报马政之聘,以故更不遣使。然国书内且述:‘夙敦大信,备载前书,所有汉地等事,并如初议,候闻举兵到西京的期,以凭夹攻。’议约事理分明,别无断绝。今岁自闻举军到西京,即遣童贯等领兵自燕路相应。四月以后,累伐契丹,事可询访,亦累遣人移文贵朝军前报应,计议夹攻之举,即无失约。昨燕京国妃萧遣萧容等进表纳款,乞援助止退大金兵马,及平、营、蓟、景等举地来归。继亦尝遣偏裨入燕城,杀戮不顺。契丹请和听命,各无允从。并未见贵朝进兵夹攻,即却其使并表,未尝听许及,未曾分遣大兵据守。原议自燕、并、应、朔等州进兵后,来以西京之议未明,故止应、朔之师,虽奉圣、应、朔、蔚、武等州遣人请降,亦以此未曾抚定,敦守信义,以务求欢,本末可见。赵良嗣回款知入关至燕,本朝议云与贵朝讲好修睦,若本朝先自平燕,亦当迎待如礼。良嗣固执,妄有所陈。所有应关係官钱穀金帛诸物之类,今尽欲行拘收,实非原约。然贵朝兵马既欲入关,犒师之用,义合相从。其别处移散到汉民、杂色人户,如欲收管,亦非原约所载。今并如来谕,以示诚意。两朝守国,所恃大信,自初遣良嗣以至于今,所议正为五代以后所陷汉地。内燕京六州及属县,已载来书。并承谕:如本朝已取了燕京,自依今来已许;如未取了,贵国取得,亦与本朝。更不与夹攻外,所有营、平、滦、并西京管下州县,并系五代所陷地土,合依原约本朝收复。爰念自贵朝未取上京之时,越大海一通交好,使聘往来,累年于此,所当曲务允应,以善初终。除营、平、滦三州本朝收复外,其西京地土,候收复燕京,别行计议。契勘马政所斋事目,已曾具言:缘收复燕京一带并西京地,所以尽许契丹岁交银绢;今若西京别作一段计议,理合减定。深念久已相许,义不可渝。将岁交银绢数目多少交割等,并依契丹旧例施行。信誓分立界至等事,续议画定,庶应来悰,用臻欢约。属岁当凛,益保天祺。今差龙图阁直学士、太中大夫赵良嗣,朝散郎充显谟阁待制周武仲充国信使副,有少礼物,具诸别幅。专奉书陈达,不宣。”

另外,宋徽宗还特别交给赵良嗣两封御笔,让他在谈判的关键时刻拿出来使用。一封御笔是这样写的:“营、平、滦三州,闻每岁所得钱物斛斗不多,又天荒地土不少,况丰凶不常,兼须赡给三州,金朝廷顿计十万银帛,已过三州所入,可仔细以此计议。又契勘契丹昏主尚在,所有西京一带若金国兵马回去,本朝又不占据,则昏主必出没作过,于彼此非便。本朝所以欲收复西京者,亦奭捍昏主定计,当以此理开谕之。”

另一封御笔是这样写的:“批遣卿等诣大金皇帝军前计议,金国遣使人持到国书,大概所请五事,除入关至燕,系官钱物移散汉民、杂色人户,并如金国所谕,并西京地土,候收复燕京日别行计议外,止有营、平、滦州一事,合依元约本朝收复。如卿等到议约或未合,闻大金以平、滦州出得些小桑麻,所以欲得,可于岁交契丹银绢数目外,特每年更交割绢五万匹,银五万两,以助金帛之用,曲尽通好交欢之意。所有营、平、滦及西京地土,本朝并行收复。内西京如金国军马已回,即本朝便自计议,度可出此御笔为据,仍计会信誓界至等文字前来。”

综合宋朝国书和宋徽宗这两封御笔来看,有这样几点值得关注:一、宋朝并不认为自己有违约行为,要求继续履行原来签订的海上之盟;二、宋徽宗希望用钱财买回平、营、滦三州;三、金国的军事实力以及政治意图,并未引起宋徽宗的重视;四、对于北伐失利带给宋朝的不良影响,宋徽宗并没有认识到。

宋徽宗的如意算盘是,既然不能依靠军事力量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就用钱财的力量来收复。用金钱财富摆平政治军事或外交斗争,这是宋朝惯有的传统,也是宋朝的优势。宋徽宗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他心血来潮,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十二月三日,赵良嗣与周武仲离开东京前往燕京。十二月七日,他们在雄州遇到了马扩。马扩获悉赵良嗣此行的任务后,不禁为赵良嗣捏了一把汗,他觉得赵良嗣这次去燕京凶多吉少。

赵良嗣原来只是建议大宋联金灭辽,收复燕京,没想到大宋的胃口越来越大,不仅要收复燕京,还要收复西京,甚至还要收复平、营、滦三州。

赵良嗣也知道,平营滦这三州,并不是石敬瑭当年割让给辽太宗的,那是辽太祖从晚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手中用武力夺取的。现在,大宋要将这三州与燕京捆绑在一起,一并收回,这可能吗?赵良嗣心里很没底。

这天,赵良嗣再次拜见金太祖,并奉上国书。金太祖听翻译讲解完国书后,很不高兴,说:“自从我们两国相约,夹攻契丹,我就未曾见宋军一人一骑。现在,我军自己打下了燕京,即便如此,我还是决定把燕京还给大宋,我愿意与你朝赵皇帝交好。可是,我何曾答应过给你们营平滦三州?如果你们一定要坚持,那么,我看你们就是不怀好意了。如果这样,那么,燕京你们也别想要了!”

赵良嗣在金太祖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很郁闷。回到馆舍后,他与周武仲商议了半天,决定去找粘罕了解一下情况。

粘罕曾让马扩给童贯捎话,让童贯派人送水牛到燕京。赵良嗣这次来燕京,把水牛也给粘罕带来了,还带来许多酒果。粘罕很高兴,表示感谢。恰好兀室也在这里,赵良嗣于是趁机向他们说明了一下这次来燕京的主要目的。

一谈到政事,粘罕脸色立即严肃起来,说:“很多事情,都还商量未定,我也不好表态。”

赵良嗣恳求道:“虽然两国大事已定,但我们还是希望能把营平滦三州的事,再商量一下。这三个州,土地并不多,都是些山区,也不富裕,就一并还给我朝吧。”

营平滦三州,既今河北唐山卢龙滦县一带,地势险要,关山要隘很多,是从东北南下华北的重要通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宋金两国皇帝和将帅,对此地的战略价值,都很清楚。

粘罕直截了当地说:“这事肯定不行。我朝皇上很看重营平滦三州,诸将也不同意给你们。你们若是硬要的话,恐怕燕京也够呛。你大概还不知道,现在有很多将领反对把燕京还给大宋。”

兀室说:“你们一直坚持索要营平滦三州,莫非是要闭定关口,从此不与我大金通好了?此事皇帝不许,众将不肯,我看你们就死了这份心吧,别再浪费口舌了!”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