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萧太后曾先后五次派人去奉圣州,向金太祖请求和解,表示愿做金国的番邦,但都被金太祖断然拒绝。

萧幹说:“我还是建议撤到箭笴山区。那里山高林密,沟壑幽深,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而且,那里是奚族区域,有人脉基础,便于生存,还有机会发展壮大。”

耶律大石不同意:“箭笴山区范围太小,没有回旋余地,而且,处于女真人的四面包围之中,没有出路。我建议去夹山,投奔天祚帝。如果夹山无法呆下去,还可一路向西。西北地域辽阔,不易被包围,容易生存,发展空间也更辽阔。”

萧太后没有表态,但从内心讲,她不赞成萧幹的计划,她觉得耶律大石的说法有些道理。但她也心存疑虑,担心天祚帝追究耶律淳登基的责任。

两天后,黄昏时分,萧太后又接到西线报告说,居庸关山墙忽然坍塌,我军不战自溃,斡离不已率先锋军占领居庸关。

萧太后明白,一旦燕京被围,就出不去了,今晚必须离开燕京。半夜时,萧太后与萧幹、耶律大石等率军出城,声言要去城外构筑阵地,迎战金军。

在城门口,萧太后与左企弓等前来送行的百官告别。萧太后说:“国难至此,我将亲率诸军为社稷一战。胜则再见,不然死矣!你们要努力保护百姓,不要被敌人滥杀-”

话未说完,萧太后已泪下如雨。

萧太后撤出燕京后,并没构筑什么阵地,而是一路往东北方向而去,直到古北口才停下。

古北口是连接关外与华北平原的一个咽喉之处。此时,天色刚亮,只见四周峰峦迭嶂,悬崖壁立,一条狭窄的小路蜿蜒向前,小路西侧是一条激流,水流湍急,滚滚南下。

古北口以北,就是奚族聚居区。在古北口,萧太后和萧幹、耶律大石召开了最后一次会,最后一次讨论去往何处。

出古北口往北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去往辽东山区,另一条是通往西北草原。萧幹坚持去往辽东箭笴山,此地距离箭笴山已经不太远。但耶律大石依然反对,仍然主张前去西北夹山,投靠天祚帝。

驸马萧勃迭对耶律大石的看法持有异议,说:“咱们此时去夹山投靠天祚帝,那不是去送死吗?天祚帝那个人你还不了解吗?他心胸狭窄,岂能饶过我们?”

耶律大石闻言,勃然大怒,突然拔出佩刀,将萧勃迭刺死。耶律大石声色俱厉地说:“萧勃迭扰乱军心,立即正法!有再敢持异议者,斩!”

萧幹见耶律大石心意已定,于是便向萧太后建议:“既然如此,不如分兵行动。我带领奚族士兵去往箭笴山打天下,你们去往夹山。”

萧太后同意。

萧幹挥手与萧太后和耶律大石告别。此刻,他们心里都很清楚,这次分别,可能就是今生之永别。

十二月初五日,金太祖准时出兵,向燕京进军。金军兵分三路,一路由粘罕率领趋向南暗口(今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一路由达懒率领趋向古北口,另一路由金太祖亲自率领趋向居庸关。对于此次出兵,金太祖专门下达诏书,通告燕京官民:“王师所至,降者赦其罪,官皆仍旧。”

金太祖第二子斡离不,率七千轻骑兵作为先锋军,首先向居庸关挺进。居庸关形势险要,是燕京的西北大门,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时,居庸关山墙不知何故,忽然自行坍塌。辽军大惊,不战而溃。

十二月初六,金太祖来到居庸关,他决定在这里举行阅兵。金太祖与四子完颜宗弼并马站在北边,向南而立。诸军马在东、西、南三面整齐列队,接受检阅。粘罕与诸将皆身披铠甲,分作两行,旁边侍立。

检阅结束后,金太祖派人找来马扩,对他说:“我已遣使同你家大使南去,想必已经到达汴京。我已答应将燕京还给赵皇,燕京如今即将打下,你须与我同去。城内的番官人户都要归我,汉儿人户都属于南朝。我今已差人入城,招诱契丹,令其投降,你敢前去招谕汉儿么?”

马扩回答说:“我留在这里,本就是为了军国大事,有何不敢?”

金太祖笑了笑说:“你敢去煞好,明天早晨,你便同我家使臣一同前去。”

入夜,金太祖忽然又召见马扩,说:“我亲自押军而来,本想与四军大王萧幹决战一场。可是,刚才获得情报说,他已同国妃直接往东逃走了,来日我们便可直接进入燕京城。”

半夜时分,金太祖接到探报说,郭药师率军已从涿州出发,正朝燕京方向行进。金太祖对此很生气,他担心宋军前来燕京抢夺胜利成果。

金太祖派人又把马扩找来,颇有怒色地说:“国妃与四军大王逃走,是因为他们听到我军马已经入关。今晚,忽然闻听你家兵马也要来燕京搀夺,这是为何?如此则没有什么好话可说!”

马扩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他想了想,解释说:“贵朝使者与赵良嗣应该已到达京师,朝廷肯定不会允许官军前来燕京搀夺。退一步讲,假如万一我军先入燕京,燕京的事也好商量。”

听了这话,金太祖脸色才稍微和缓了一些。

金太祖派人连夜赶赴雄州,给童贯送去,责问童贯:“我们金国大军兵分三路,已经将燕京包围,先锋军已经入城,此时此刻,贵军为啥还要逼近燕京?你们想来燕京掺乎一下吗?本着两国友好合作之原则,希望贵军立即停止行动。”

童贯派郭药师率军向燕京前进,本是想去践约夹攻的,免得以后金国说大宋违约没出兵北上。现在,既然金国不希望宋军逼近燕京,那就只好算了。童贯立即传令郭药师停止北上,回师涿州。

郭药师接到命令后感到很惋惜,因为他们已经到达燕京城南的庞各庄,已经清晰地望见燕京城墙。

这天晚上,留在燕京城里主持朝政的宰相左企弓,闻听金军已兵临城下,连夜召集百官在议事堂大厅开会,商量怎么办。大家大眼瞪小眼,一筹莫展。

左企弓长叹一口气,说:“事已至此,为了燕京百姓免遭涂炭,我看,咱们就开城投降吧。”

众官员互相对视,沉默不语。这时,有人跑进大厅报告说:“统军副使萧乙信已经打开城门,金军已经入城了!”

斡离不率先锋军顺利入城,他严令各部不准进入民居和公室,要求沿大街小巷张贴告示,并用女真语、汉语与契丹语,向市民喊话:城内之人,不论军民,不论番汉,若即拜降,不杀一人,如若反抗,格杀勿论。

城内百姓被马蹄声和喊叫声惊醒,他们知道女真军已经进城了。他们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所以并不感到意外。

十二月初七日,金太祖抵达燕京城北门。北辽汉官左企弓、于仲文、曹勇义、刘彦宗,契丹官萧乙信等,列队迎接。金太祖身披铠甲,坐骑烈马,威风凛凛,身后是大队骑兵,浩浩荡荡地开进城去。

金太祖来到内城皇宫,缓缓登上万岁殿。这里曾是耶律淳和萧太后发号施令的地方。皇宫内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金太祖端坐在大殿宝座上,神情肃然。左企弓率领文武百官僧道父老,从丹凤门走出,来到球场上,伏地叩头请罪。金太祖通过翻译高庆裔对众人说:“我见你们无意拒我,所以都无罪释放。”

斡离不向金太祖建议,让马扩即刻回国,向大宋皇帝通报燕京情况。金太祖同意,并立即召见马扩,对他说:“今我军已先到燕京,你随军前行都已看见,你现在可回国报捷。我已令他们写好给宣抚司的书牒,并差五百骑兵护送你出境。”

接着,金太祖又赏赐给马扩及随行人员鞍马各一副,并让马扩将涿州将官胡德章,一起带回宋朝。胡德章是前不久在与辽军交战中被俘的郭药师的部下,一直囚禁在燕京监狱中。

马扩临行前,粘罕特意派遣乌歇过来送行,并让马扩给童太师传个话。乌歇说:“以前,童太师曾答应给郎君一些水牛,因为隔着大海没办法运送,如今相隔甚近,郎君想要一千头,请他马上派人给送来。”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9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9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