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兀室说:“但是,其中的钱、官与平、营、滦州,都不在特许之范围。如果燕京是你们自己攻取下来的,我们也要借路,从平、滦、营州回去。”

他们一边辩论,一边走出房间,来到庭院里,赵良嗣发现,有两个人站在门外探头探脑的。蒲家奴指了指那两个人,对赵良嗣说:“那是燕京萧太后派来请降的,他们只想留住燕京政权。他们说契丹军力虽弱,但抵抗宋军还绰绰有余。”

蒲家奴走过去,当着赵良嗣的面,对萧太后派来的两个使者说:“我们已经将南京许给了大宋,你们回去告诉萧太后和萧幹,不要再与宋军作战了,以免伤害无辜。”

两个使者连连点头,唯唯诺诺。

这次奉圣州谈判,是宋朝与金国在断绝交往两年之后的首次正式谈判。这两年间,宋朝国内发生了方腊暴乱,对宋朝打击很大。宋徽宗在联金灭辽收复燕京这一战略问题上,的确发生过动摇。对此,赵良嗣当然很清楚。因此,对于现在这个谈判结果,他还是比较满意的。他最关心的就是收复燕京。而今,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总算是将燕京争取下来了。他心情有些激动,这天晚上他赋诗一首:

朔风吹雪下鸡山,烛暗穹庐夜色寒。闻道燕然好消息,晓来驿骑保平安。

赵良嗣将这首诗念给马扩听,马扩觉得赵良嗣有些小器,只知道目前现状,而不知大宋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安危,于是和诗一首:

未见燕铭勒故山,耳闻殊仪骨毛寒。愿君共事烹身语,易取皇家万世安。

第二天,赵良嗣请蒲家奴安排一下,尽快向金国皇帝辞别,自己好回国禀奏。蒲家奴说:“皇上已经命李靖为大使、王永昌为副使、撒卢姆为计议,随同你们去大宋拜见你朝皇帝。不过,你们二位国信使要留下一位。因为贵朝军马一旦占领燕京,肯定要把守关隘,将来本朝兵马借路时,需要有人前去辨别。”

赵良嗣一听很震惊,金人这是要留下个人做人质。

马扩见赵良嗣不回答,便附耳小声说:“龙图,我不怕女真人。如果不能避免,我愿留下。你千万不要乱了方寸!”

赵良嗣镇定了一下,回答说:“将使者留在军中,自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蒲家奴说:“这不是我的意思,这是我朝皇帝的意思。”

这天傍晚,金太祖在军中大帐召见赵良嗣和马扩。金太祖问:“你们二位使者商量好了吧,谁留下?”

赵良嗣说:“皇帝陛下,这样做史无前例啊。”

金太祖脸色严峻地说:“现在是行军打仗,这里是战场,不是引用先例的地方。”

马扩说:“如果必须留下一位,那么我愿留下,请让赵大使归国。”

金太祖笑了笑说:“好,你留下好。明日,我朝使者与赵大使一起去大宋,拜见你朝皇帝。”

七十一、大溃退

童贯在得到杨可世进入燕京城的捷报后,曾兴奋得一夜未眠。可是,此后关于燕京的消息就中断了。童贯预感到情况有些不太妙,如果杨可世成功占领燕京的话,捷报早就该传来了。难道已全军覆没?童贯坐卧不宁,令宇文虚中给刘延庆写信询问情况。

关于燕京城内的情况,刘延庆更不清楚。他已派刘光世率军前去燕京接应郭药师,可是,刘光世也没有消息传来。他正在纳闷时,忽然收到郭药师派人从涿州送来的,这才知道奇袭燕京已经失败。

郭药师与杨可世缒城那天,所幸辽军并没出城追袭,他们于是得以逃脱。当时,辽军正忙着捕杀城内宋军残部,忙着收拾宋军丢弃的武器、战马以及铠甲。

第二天晚上,郭药师与杨可世在安次县城郊,召集突围出城的官兵,仅得四百来人。

郭药师问杨可世:“你到哪里去?去良乡,还是去雄州?”

杨可世摇摇头,他觉得哪里也没脸去,于是跟随郭药师来到涿州。

萧幹将城内宋军残兵屠杀完之后,亲自带着被俘的郭药师的随行主管文字官赵端甫,以及郭药师和杨可世的全装甲马,来到卢沟河北岸,向宋军宣告:“偷袭燕京的宋军已全军覆没,郭药师和杨可世已投降,其余诸将皆被杀。”

宋军信以为真,军心开始浮动,出现了纷乱涣散的迹象。

刘延庆于是急忙派人去涿州,取来郭药师的亲笔手书,这才将纷乱的众人之心安抚下来。

刘延庆下令,各军继续开挖壕堑,要求壕堑的深度不低于四尺,底宽不少于两尺,他打算在卢沟河畔打一场阵地防御战。

这时,前去燕京接应的刘光世全军撤回,一兵一卒也不缺。原来刘光世领军一路东行,试图绕过辽军防线,到安次后再折向北。可是,由于路线不熟,绕的路线过长,等到他们来到燕京城东郊时,见城楼上到处都插着辽军大旗,知道辽军主力已回城,不敢贸然进攻。后听当地人说,宋军在城内全军覆没,于是率军撤回。

对于接应迟误,刘光世很自责,但刘延庆并没过多责怪他,说:“能全军而退,也属不易。”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