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奉圣州谈判
正当郭药师和杨可世从燕京城墙缒城而下之时,出使金国的赵良嗣和马扩,刚刚到达代州(今山西忻州代县)朝谷寨。从此再往北去,就跨出国界进入应州-进入金军控制区域了。
前几个月里,金军在云中地区取得了两场较大战役的胜利。一是宜水之战,将西夏军打的落花流水。二是石辇驿之战,差点擒获天祚帝。
天祚帝逃往夹山后,并没闲着,他四处活动,试图联合西夏以及当地少数民族,共同抗击金人。
1122年6月,应天祚帝请求,西夏出兵三万,进驻野谷,企图帮助天祚帝收复天德军(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金军将领娄室闻讯后,先是派出二百骑兵前去侦察,结果遭到西夏军突袭,几乎全部战死。随后,娄室又派阿土罕带二百骑兵前去试探,结果途中遭到西夏军伏击,只有阿土罕一人逃脱而回。
娄室大怒,决定亲自率军攻击野谷。当时,正值秋雨绵绵。主将斡鲁认为不适合作战,主张暂且休息一下再战。娄室不同意,他分析说:“敌军两次打败我军,如果我们再不去应战,他们就会以为我们怯懦,马上就会来进攻我们。”
娄室随即挑选了千名精锐骑兵,与将领习失、拔速离一同连夜出发,前往应战。
娄室走后,斡鲁仔细琢磨了一下娄室说的话,感到很壮烈,觉得自己若不去参战不合适,于是也领兵前往野谷。
将近天亮的时候,娄室率军走出陵野岭。他留下拔离速率领二百兵士,扼守险要之地。随后,派人前去抓来一个俘虏,经审问得知,西夏军元帅是李良辅。
娄室率军继续前进,接近西夏军驻地野谷时,他登上一处高地,眺望西夏军布阵情况。他见西夏军虽然人多,但队伍不严整,而且正在宜水河(今内蒙古南部)临水列阵,他觉得这正是出兵攻击的大好时机。于是,娄室一边派人回去向斡鲁报告情况,一边把军队分为两部,要求两部兵马轮番出战。
两部金军骑兵轮番出入敌阵,进退辗转,灵活作战,作战范围半径达三十里。
当西夏军主力渡过宜水河时,斡鲁率领六千军马恰好也赶到了,两军会合,将西夏军打的落花流水,纷纷逃窜。其时,因连日秋雨不断,山洪暴发,河水暴涨,西夏“人马溺死者,不知其数”。
云中地区虽然早已在金军控制之下,但由于辽国残余兵马尚有数万,而天祚帝又一直在阴山、天德一带频繁活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意图夺回失地,而且,云中民众虽然名义上归降,但人心不稳,时有反叛,因此云中一带形势复杂多变。
斜也以及诸将领都期盼着金太祖能驾临军中,掌控大局。
金太祖于六月初离开咸州,八月初到达云中,驻扎在鸳鸯泺,斜也率诸将前来拜见,汇报云中军政情况。这时,金太祖得知天祚帝正在大鱼泺,于是决定亲率精兵一万,前去捉拿。
金太祖令蒲家奴与斡里不率四千军兵做前锋,昼夜兼行。因为一路追击,并不休息,马匹大多疲乏,金军只有一千骑兵在石辇驿(今山西大同西北)追上了天祚帝。而辽军则有二万五千人,正在紧急修筑营垒。
蒲家奴、斡里不、耶律余睹等将领,紧急商议计策。耶律余睹说:“我军还未齐集,人马又十分困乏,不能立即作战,等太阳落山后再战。”
斡里不反对,他说:“现在已追上辽主,若不及时出击,等太阳落山后他就会逃掉,那时就来不及了。"
蒲家奴于是决定出战,要与辽军进行短兵相接。辽军依仗人多势众,将金军层层包围,但金军士兵皆殊死作战,毫不畏惧。
天祚帝以为,金军兵少,此战必定失败。于是,他与众妃嫔们从远处的一座土山上走下来,来到近处一块平地上观战。这情况恰好被耶律余睹发现,耶律余睹急忙指给诸将看:“你们看,那就是辽主的旗帜华盖。如果集中兵力冲过去,就可擒获他。”
斡里不见状,立即率兵飞驰过去。天祚帝望见金军骑兵朝自己冲来,骇然大惊,随即上马逃走。辽军也随即溃败,都统萧特末及其侄子撒古被俘。
斡里不等人回兵后,向金太祖汇报情况。金太祖说:“辽主逃得不远,应赶快追击。”斡里不于是带一千多骑兵继续追击,蒲家奴也领兵紧随其后。
金军在云中一战西夏,再战契丹,两战全胜,可谓横扫云中无敌手,因而兵骄气锐。
随后,除了追击天祚帝的兵马外,金太祖令其他各军牧马休兵。他一面密切关注着天祚帝的动向,另一面也密切关注着宋军在河北的行动。
现在,金太祖率数万甲兵屯驻在奉圣州(今河北张家口涿鹿县)之东,粘罕与兀室屯兵于应州(今山西应县)之南,银术可与娄室屯兵在洪州(今山西平山县)之西,三军恰好构成一个品字形。
赵良嗣和马扩进入应州地界后,首先来到应州之南的金军军营,拜会粘罕。粘罕热情接待。第二天,粘罕令兀室权充接拌使,陪同赵良嗣与马扩去奉圣州拜见皇上,并派出二百铁骑护送他们。
但是,粘罕只允许赵良嗣和马扩各携带一名随从人员,其他人员不得跟随,必须留在粘罕军中。
四天后,赵良嗣和马扩来到奉圣州,在军营中参拜金太祖,并奉上国书。金太祖委派昊勃极烈蒲家奴代表大金国,与赵良嗣、马扩进行谈判。谈判在一座大毡帐内举行。
蒲家奴是金太祖堂弟。去年忽鲁勃极烈撒改去世后,原昊勃极烈斜也升为忽鲁勃极烈,蒲家奴随即接替斜也担任昊勃极烈。
金国的勃极烈制度,是一种以少数高级核心官员合议制的形式,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政治制度。皇帝的权力受到各高级核心官员即勃极烈的牵制,类似于集体领导。
第一代勃极烈成员有五人,按地位高低顺序排列为:第一、完颜阿骨打为都勃极烈,即皇帝;第二、完颜阿骨打兄弟完颜吴乞买(世祖劾里钵第四子)为谙班勃极烈,此为皇储,即皇帝死后皇位继承人;第三、完颜阿骨打堂兄完颜撒改(金景祖完颜乌骨乃之孙,金世祖劾里钵之侄)为国论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第四、完颜阿骨打堂叔完颜辞不失(金昭祖完颜石鲁之孙,金景祖乌骨乃之侄)为阿买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的第一助手;第五、完颜阿骨打兄弟完颜斜也(世祖劾里钵第五子)为昊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的第二助手。
1115年9月,完颜阿骨打改国论勃极烈完颜撒改为忽鲁勃极烈,加入其叔父完颜阿离合懑(金景祖乌骨乃第八子)为乙室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的第三助手。1119年,乙室勃极烈完颜阿离懑去世。1121年,忽鲁勃极烈完颜撒改去世。乙室勃极烈由完颜粘罕担任,忽鲁勃极烈由昊勃极烈斜也担任,昊勃极烈则由完颜蒲家奴担任。
谈判刚开始,蒲家奴就对宋朝指责了一番,他说:
“去年,本国专遣使臣去贵朝,商量两军夹击辽国之事。当时,我们的军马都已经集结,只等使者回来就可出发。可是没想到,你们却留我朝使者一住就是大半年,而且你们竟然也不遣回使,只将一纸文书令军人送过海来,这分明是有断绝之意。
这且不说。再说一说夹攻之事。本国兵马自今年正月已到达中京,你们那时候为什么不来夹攻?本国自去年十一月出兵,今年正月到中京,二月到西京,现在已过去半年,遭受了千辛万苦,可是贵朝五月才出兵。
你们去年不派遣使者乃是失信,今年虽然出兵,也不如约。所以,原来的海上之约,事实上已经被你们废弃。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皇帝知道赵皇诚心诚意,不忍心断绝与你朝的友好关系。等燕京平定以后,给或者不给你们燕京,到那时咱们再临时商量。而今西京已平定,我们可将西京奉还给贵朝,你们现在可差军马去应州进行交割。”
赵良嗣听了这话很生气,也很着急,原来的海上之约,怎么说废弃就废弃了呢?他担心金人想以交割西京为名,更改已经许诺的燕京之议,于是回答说:
“本朝与贵国通好已经五六年了,自贵国兵马未到上京时,就已经达成要约,现在却改变说法,这有什么义理根据?我曾奉御笔出使贵国,与贵国皇帝约好,先夹攻燕京,再夹攻西京,必须是先得燕京,然后再交割西京,这本来是有先后次序的。”
蒲家奴说:“今天,我们答应先将西京给你们,这已经很够意思了。你们宋军进攻燕京多日,可至今未能获取,等我军取下之后,再商量给或者不给,这有何不可?!”
赵良嗣说:“大国所行,必需指天而言。前年,贵朝皇帝与我握手而言:我已许南朝,燕京便是我取得,也还给南朝,不然指天为誓。我想贵朝皇帝一定会守信,不可能违背天意。”
蒲家奴听了这话默然不语,初次谈判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