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奇袭燕京(3)
很显然,目前宋军已处于危险境地,必须赶紧突围出城。否则,将全军覆没。杨可世、郭药师、杨可弼与高世宣赶紧商议出城办法。
杨可世说:“只有郭将军熟悉燕京地形,进城依靠郭将军,出城还得依靠郭将军。”
高世宣说:“如果迎春门还在我军手中,我们全力突围,还是有希望冲出去的。城外还有赵鹤寿做接应。”
杨可弼说:“看目前形势,城门恐怕已失守。萧幹和耶律大石可能都已进城,情况很不乐观。”
郭药师说:“萧幹回城救援,那么卢沟河一带便空虚了,刘帅为何不趁机发动攻击?卢沟河距燕京城不过几十里路,大军应趁机兵临城下。”
杨可世摇了摇头。他也不明白,刘延庆为什么不抓住战机,乘机进军。他自己现在已决心死战。仗打成了这个样子,还有何颜面回去?
郭药师说:“我先去迎春门看看。不管城门是否失守,咱们还在悯忠寺汇合。”
随后,郭药师率五百士兵下马步行。他们紧贴街道一侧,小心翼翼地前进。街道很宽,阒无人声。临街房子的门窗都紧紧关闭着,没有一丝光亮透出。大街上气氛诡异,好像走进了一座死城。
宋军主力在夜幕中沿着东西大街,往城东迎春门方向撤退。街上一片空寂,不见半个人影,走到一个拐弯街角时,杨可世停下,令两营宋军下马,隐蔽在街道两侧。他要在这里设伏,干掉后边的追兵。
不一会儿,一队辽兵耀武扬威地追赶了过来。他们刚拐过街角,宋军人马一拥而上,枪挑刀砍,一番激战,两百多名辽兵尸横街心,血肉模糊。
郭药师加快前进,直奔迎春们。两个尖兵忽然跑回来报告:“前面十字路口上,有很多辽兵在集合。”
郭药师命令停止前进。他悄悄走过去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只见路口上有许多辽兵正在设置障碍物,屋顶上似乎还埋伏着不少弓箭手。
郭药师觉得正面硬冲肯定不行。他正想往回撤,忽然瞥见路边有个小胡同,便带队拐了进去。小胡同曲里拐弯,越走越深,最终通往哪里,郭药师也不知道。他走在队伍最前头,希望能从此钻出辽军包围圈。
高世宣发现队伍已极度疲惫,别说作战,连走路都没有力气了,于是便找到杨可世,说:“现在官兵都很疲累,已丧失战斗力,急需休整。”
杨可世也感到疲惫不堪,体力难支,说:“是啊,已连续行军作战好几个昼夜了。通知各军,做好警卫,抓紧时间就地找饭吃,就地休整。”
这条街是燕京的商业街,路两边有不少饭馆,平日里很热闹,可现在都已关门歇业。宋兵强行砸开门,能找到什么就吃什么。有的饭馆老板已经跑了,有的还没来得及跑,都藏在屋里屏住呼吸,不敢出声。
有两个营指挥官跑来请示杨可世:“发现有些房子里还住着人,怎么处置?杀不杀?”
杨可世回答:“只要他们老老实实不反抗,就不杀。”
杨可世现在已意识到,入城时杀人太多,激起了民愤。他现在想改正错误,可惜为时已晚。
伤员都躺在路边上,呻*声,咒骂声,哭喊声,连成一片。然而,没有人顾得上他们。没有医疗救助,也没有后勤保障。更多的士兵则是席地而睡。他们实在是太困乏了。他们知道已被辽军包围在这条街上,随时都可能丧命。可是,再大的恐惧,也无法抵挡汹涌袭来的一阵阵强烈睡意。
杨可世命令各营清点人数,快速上报。统计结果报上来了,不算伤员,能进行战斗的士兵还有三千来名。
萧幹从皇城南门暗道进入城内后,不久便与萧太后和耶律大石取得了联系。得知耶律大石已控制所有城门,萧幹十分高兴。萧幹与耶律大石约定分头行动,包剿宋军。
萧干说:“我们今夜完成对宋军的包围,暂时不要发动攻击,以免宋军狗急跳墙。他们已是瓮中之鳖,这回跑不掉了!”
耶律大石说:“宋军很可能趁夜突围,突围方向就是迎春门。我已在宋军突围的路上设下伏兵,让他们插翅难飞。”
郭药师顺着那条小胡同,竟悄悄溜出了辽军的包围圈。他们继续前进,顺利到达悯忠寺。
此处距离迎春门已不远,郭药师决定亲自前去探看究竟。路上正好碰到甄五臣。
“城门已全部丢失,都有辽军把守,恐怕很难夺回。”
甄五臣浑身是血。
郭药师问:“伤的重不重?”
甄五臣回答:“没事!我命大,死不了。”
此时,杨可世正在召集各营指挥开会,他说:“现在,情况不用我说大家都有数。今夜子时,全军突围,集中往东冲,力争打开一个缺口冲出去。之后,到悯忠寺汇合。郭药师打先锋,已经前去迎春门,也到悯忠寺汇合,结果怎样还不清楚。大家都要记住,我们是大宋王师,要血战到底,决不投降,直到最后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