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迎春门外,等候进城的人越聚越多,渐渐排成了一溜长队。太阳出来时,城门打开,吊桥放下,人们开始依次进城或出城。城门口站着几名士兵,手持兵械,对进城的人逐个进行检查。

甄五臣个子高,站在人群中比周围的人高出一个头。他前后看了看,向队员们点了点头,意思是按计划行事。第一组队员已进入瓮城。这个瓮城是方形的,规模不大。其它各组也加快脚步,往瓮城里集中。

突然,有两个队员互相大骂,推搡扭打了起来,他们这是在故意制造混乱。几个士兵闻声朝他俩围了过来。

甄五臣见时机成熟,举起手臂在空中一挥,其它各组迅速冲了过去。只见两三个队员对付一个士兵,两三把匕首几乎同时插入士兵身体。

人们被这突发事件吓坏了,惊呆了,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有的人往城里跑,有的人往城外跑,拥挤踩踏,一片狼藉。

甄五臣指挥队员迅速关闭瓮城城门,然后沿城门两边台阶,疾步冲上城门楼。

正在城楼上执勤的辽兵,听到楼下有惊叫声,看到人群四处乱窜,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匆匆跑下楼,刚好与冲上来的队员们相遇,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匕首便刺入了喉咙。

甄五臣与突击队员们冲上城楼,忽然,从城楼一侧窜出来十几个辽兵,他们手握长枪,杀向突击队。面对长枪的威胁,队员们手握匕首无法对战,只好节节后退。

甄五臣倒退了几步,发现红色廊柱旁立着一架排弩,他一个箭步窜过去,迅速调转方向,将排弩瞄向辽兵,箭簇齐射。十几个辽兵全被排弩射中,大部分箭头都穿胸而过,可见排弩威力之猛。

这架排弩的弩箭机上排列着三个弩,每弩一次可发射八支箭,排弩齐射就是一下子射出二十四支箭,杀伤力的确很大。排弩是一种很有效的城防武器。

经过一番激烈搏杀,守卫城门的辽兵都被突击队消灭,迎春门已完全被突击队所控制。

甄五臣跑到城楼看台上,从怀中取出两枚竹筒火焰弹,把它们固定在一个三角支架上,用火点燃,只听嗤地一声,一道火光腾空而起,接着,火焰弹在空中轰隆一声炸响,随后变成几道灰白色烟线,从空中缓缓垂落。

甄五臣点燃的是两枚信号弹,是在向郭药师发出信号:突击队已成功占领迎春门。

杨可世、郭药师、高世宣、赵鹤寿、杨可弼各自率军冲出杨树林,沿着林边大道,呼啸西去。清脆急促的马蹄声,好像一阵疾风骤雨。

在燕京城东门外,宋军集合完毕,准备入城。这时,郭药师向杨可世建议道:“不能把军马全部开进城去,应留下一千军马,埋伏在城外。”

杨可世问:“为什么?”

郭药师回答:“一是阻击萧干和耶律大石的援军,二是我们万一不利,撤出时也好有个接应。”

杨可世点点头,问高世宣、杨可弼、赵鹤寿:“你们谁愿留在城外?”

他们三人都不吱声,谁也不愿留在城外。

郭药师想,杨可弼是杨可世的兄弟,不可能把他留在城外。高世宣是杨可世的老搭档,也不可能把他留在城外。赵鹤寿是自己的部下,只有把他留在城外了。郭药师说:“赵将军你留下吧。”

郭药师这是有意排挤赵鹤寿。他觉得,赵鹤寿自从去雄州拜见童贯回来后,似乎有些变化。他怀疑赵鹤寿与童贯达成了什么秘密协定。这次偷袭燕京,他本来不想让赵鹤寿参加,可刘延庆硬是安排赵鹤寿跟随而来,这更加重了他的疑心。

宋军入城后来到悯忠寺门前,重新集结。郭药师和杨可世计划在这里分兵行动。

悯忠寺(即今北京法源寺),是大唐贞观九年(645)开始建造的。唐太宗李世民建造这座寺庙的目的,是纪念在跨海东征朝鲜半岛中殉国的将士。可是,寺庙还没建成,李世民就去世了。寺庙最终落成于武则天通天元年(696)。辽道宗清宁三年(1057),燕京地区发生过一次大地震,悯忠寺被毁。咸雍六年(1070),辽道宗耶律洪基下诏重建,并改称“大悯忠寺”。

郭药师命令常胜军七名将官,各率二百骑兵,前去抢占燕京城的另外七座城门。

杨可世下令大军分为左右两路,杨可世和郭药师率领左路,高世宣和杨可弼率领右路,分头向位于燕京城西南方向的宫城进军。他们计划包围宫城,活捉萧太后。同时,杨可世派人出城报捷,但不是去良乡向刘延庆报捷,而是直奔雄州向宣抚司童贯报捷。捷报中说,我军仅用四千人马便突破燕京城门。现已挺入燕京,正兵分左右两路向宫城进军。

队伍迅速出发。

郭药师与杨可世沿着东西大街往西而去。这是燕京城内一条主要街道,只见大街两侧屋宇相连,鳞次栉比。

郭药师说:“现在看来,城内辽军很可能集中在宫城一带。只要我们攻破宫城,擒获萧太后,一切就大功告成。最好她能开城投降。”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