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不一会儿,李处温匆匆赶来。当着萧德妃的面,耶律淳给李处温亲笔写下一份委任状,授予李处温番汉马步军都元帅,并嘱咐道:“朕死以后,你们一定要迎立秦王继位,不可有误。”

李处温含泪答应。

耶律淳闭上眼睛,好像睡着了。其实他并没睡,他实在是无法入睡。现在,大宋陈兵百万于南部边境,女真兵马已至西部奉圣州,天祚帝又要率军来燕京。这三支利箭都已瞄向燕京,燕京如何能保住?

耶律淳慢慢睁开眼,对萧德妃说:“朕死以后,你要好自为之。登基称帝之事,恐怕迟早要连累与你。时也?命也?”说完,老泪纵横而流。

李处温见耶律淳病情愈来愈重,恐怕不久于人世,于是派人去通知契丹和奚族诸大臣,请大家速来瑶池殿侍疾。他打算趁机将这些大臣,都关闭在宫城之中。他还计划去关闭燕京城门,将萧幹和耶律大石等将领挡在城门之外。然后,再派人去雄州联系童贯,请童贯率军前来,自己则开门迎降。

然而,当李处温赶到迎春门时,却晚了一步,守门官告诉他,四军大王萧幹刚才已率三千精锐入城。

李处温闻讯大惊,没想到萧幹行动如此之快。他感到事情有些不妙。在此敏感时刻,萧幹忽然领兵入城,肯定是萧德妃安排的。李处温哪里知道,萧德妃与萧幹早已连手,早已暗中有所准备。

萧幹来到瑶池殿时,耶律淳已停止呼吸。此时是六月二十四日夜。萧幹封锁消息,对皇城实行戒严,接着伪造天锡帝耶律淳的诏书,令群臣立即来瑶池殿议事。

随后,大臣们陆续来到皇城,只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气氛异常。

萧幹向众臣宣布:“遵照天锡帝临终遗嘱,遥立天祚帝之子耶律定为帝,王妃萧氏为皇太后。由于耶律定随父远在夹山,所以由萧太后权主军国之事。”

众人唯唯,没人敢提出异议。萧太后随即改年号为“德兴”。

李处温也接到了开会通知,但他没去参加。他知道宫中局面已被萧幹控制,于是回家装病。他让儿子李奭赶紧联络燕京豪杰勇士,赶快组建队伍,以防不测。

李处温作为百官之首,却没来参会,这让萧太后有些不安。李处温毕竟是汉官,这让她又有些不放心。众臣散去后,她对萧幹说:“李处温手中有个札子,是天锡帝写给他的,委任他为兵马大元帅。这东西在他手里很不妥,应及早收回。”

萧幹说:“明天就让他交出来,不能留下后患。”

第二天一早,萧太后派人去李处温家,令他立即入宫,有要事相商。

去,还是不去?李处温与李处能、李奭在一起秘密商量了半天。李处能很担心,说:“萧德妃和萧幹皆诡计多端,心狠手辣,大哥不得不防。我看你还是在家继续称病,不去为妙。”

李处温显得很自信:“萧德妃和萧幹叫我去,肯定是惦记着我手中的那份手札。他们是想让我交出来。我看他们还不至于对我下毒手。现在,萧德妃称为皇太后,掌握军国大权,她与萧幹联手,只是互相利用罢了。我量他们还不敢把我怎么样,我进宫瞧一瞧,看他们有啥花招。”

李处温入宫,来到瑶池岸边的临水殿,拜见萧太后。他见萧幹也在这里,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没错。

李处温快步上前跪下,哭着说:“老臣没想到,天锡帝就这样撒手离去。臣这里,还有一份天锡帝写给老臣的手札,老臣不敢私藏,现呈交太后处置。”说着,从怀里取出那份兵马大元帅手札,双手捧给萧太后。

李处温这个表现让萧太后很满意,她微微一笑,说:“李太尉年事已高,还是以保重身体为本,军马繁杂之事,交给晚辈们去处理就是。”

不久,耶律淳去世的消息传到夹山,天祚帝很高兴。自从三月中旬逃入夹山,他一直没闲着,一直在想办法组织力量抗击金军。但形势越来越不利,西南招讨使耶律佛顶已经降金,云内、宁边、东胜诸州皆投降,西京也已沦陷,沙漠以南地区基本上皆被金军占领。

五月初的时候,都统马哥收集了一些散兵游勇,在沤里谨这个地方与天祚帝相会。天祚帝大喜,立即任命马哥为北枢密院使兼都统。他们计划八月出夹山,杀回燕京。

天祚帝对耶律淳登基很愤怒,他没想到自己一向很敬重的叔父,竟然在关键时刻也背叛自己。现在耶律淳忽然死了,天祚帝心生感慨,为此专门下了一道诏书,书曰:

“天命至大,不可以力回;神器至公,不闻以智取。古今定论,历数难移,是以圣人戒于盗窃。故秦晋国王耶律淳,九族之内推为叔父之尊,百官之中未有人臣之重。趋朝不拜,文印不名。尝降玺书,别颁金券。日隆恩礼,朕实推崇。众所公知,无负于尔。

比因寇乱,遂肆窥觎。外徒有周公之仪,内实稔子带之恶。不顾大义,欲偿初心。任用小人,谋危大宝。僭称帝号,私授天官。指斥乘舆,伪造符宝。轻发文字,肆赦改元。以屠沽商贾为翊臣,以佞媚狙祚处清密之任。不逾累月,便至台阶刑狱滥怨,纪纲紊乱,恣纵将士,剽掠州城,致我燕人陷入涂炭。天方悔祸,神不助奸…

据耶律淳大为不道,弃义背恩,获戾祖宗,朕不敢赦,应所授官爵封号尽行削夺,并妻萧氏亦降为庶人,仍改姓虺氏。外据皇太叔并妃别无关碍,更不施行,其封爵懿号一切仍旧。

呜呼!仰观天意,俯徇舆情,勉而行之,朕亦不忍。且仲尼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后之为臣者,可不慎欤?”

然而,无论天祚帝如何指责与惩罚,耶律淳是听不到了。耶律淳称帝不到三个月,便在惊恐与悔恨中去世。百官上谥号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于燕京之西的香山上。

五十三、失败

李处温在交出大元帅委任状之后,便回家继续装病,不再参与政事。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他仍在暗中指挥李处能与李奭,积极组建武装队伍,以备宋军攻城时做内应。

这天,李处能妻子张氏忽然跑到相府来,对李处温说:“处能他到光明寺落发为僧了,大哥你看咋办?”

李处温感到很意外:“这怎么可能?昨天我们还在一起议事。”

张氏抹着眼泪说:“您快出面去劝劝他,让他回心转意吧。”

李处温一口答应:“弟妹别着急,我马上就到光明寺去看看。”

李处温猜想,很可能是处能他担心暗通童贯之事败露,害怕因此丢掉性命,这才选择出家的。

李处温来到光明寺,光明寺住持通慧大师与李处温相识,但不是很熟。他听寺庙执事报告说,李处温太尉已进山门,于是赶紧出来迎接,说:“不知太尉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贫僧告罪。”

通慧请李处温来到客堂,小僧立即端上极品好茶。李处温只是端详了一下,摆在桌上的一套龙泉哥窑青瓷茶壶,还有一套茶盅,但并没动手。他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通慧也很爽快,说:“实不相瞒,处能刚才对我讲过,他遁入佛门心意已定,从此以后不再参问任何俗事,希望太尉能理解并成全。”

李处温说:“烦请大师让他出来一下,我有重要事情,必须要见到他。”

慧通遗憾地摇摇头:“他说过不想见任何人,他正在面壁思过,不希望有人打扰,贫僧实在无能为力。”

李处温也不好强逼,于是怏怏而归。

回到家后,李处温心情很烦乱,他没想到李处能会在关键时刻胆怯退出。他催促李奭说:“一定要抓紧组建队伍,加快步伐,越早就越主动,越晚就越被动。”

李奭正在组建一支大约三千人马的队伍,其主要帮手是耶律策、高勰和马谔。耶律策是宫城护卫,高勰是衙兵都头,马谔是秘书少监。他们几个人正分头四处联络,以重金许诺,秘密招募勇士。

北宋崩溃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山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宋崩溃那些事第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