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再之后,赵云的履历是一片空白,直到当阳之败。

曹操在当阳追上刘备时,刘备扔下老婆孩子先跑了,两个女儿被曹军擒获。赵云一边身抱刘备幼子刘禅,一边保护刘备的小妾甘夫人,最终带着二人逃离险境,这才避免了刘备的家属被一锅端。

小说《三国演义》说赵云在曹军中杀得七进七出,这是不存在的。杀夏侯恩抢青釭(gāng)剑也是不存在的,毕竟就连夏侯恩和青釭剑都是不存在的。当然,刘备也没摔过孩子。

据《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记载,在汉中争夺战中,赵云大显神威。

夏侯渊被斩杀后,曹操来争汉中郡,将数千万囊粮草搬运到北山下囤积。黄忠知道后带兵去劫粮。到了约定的时间,黄忠还没回来,赵云便带了几十个骑兵去侦查。结果途中遇到曹军,赵云边打边撤,不仅自己杀出了重围,还将受了伤的将军张著救了出来,一同退回营寨。沔(miǎn)阳长张翼建议关闭营门坚守,而赵云却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怀疑赵云营内设有伏兵,便慌忙退走。赵云趁机反击,曹军惊骇,自相践踏,许多人堕入汉水中溺死。第二天早上刘备去视察战场,由衷赞叹了一句:“子龙(赵云字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一身是胆”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汉水之战是赵云一生最高光的时刻,然而这个记载疑点实在太多了。

第一,刘备的策略是据险自守。《三国志·张郃传》明确记载,“刘备保高山不敢战”。刘备都不敢战,黄忠怎么敢自私做主去劫粮?而且根据《云别传》的描述,黄忠应当是渡过了汉水,连刘备都不敢渡汉水,黄忠哪里来的勇气?

第二,“空营计”违反军事常识。伏兵的威力在于敌人不知道你会从哪里攻击,现在明摆着在营中,那还有什么可怕的?而且打仗讲究阵型,部队缩在营中根本展不开,如何发挥威力?当时曹军“扬兵大出”,就算不愿强攻,至少也先把敌人围起来,最差也是按秩序撤退,何至于慌乱到撒腿就跑?

这则史料中,还有许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当时张翼是江阳长,不是沔阳长,而且此人前期一直在行政系统,不应该出现在军队中,更不应该出现在汉中战场;另外,曹军被赵云追到了汉水边,说明当初曹军就是从汉水北岸追赶赵云过的河,慌忙之中赵云等人是如何顺利渡河的?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刘备取得汉中郡,并紧跟曹操的脚步,在汉中郡的沔阳县设坛场自立为汉中王。刘备鸟枪换炮做了王,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兄弟们当然也得加官进爵。

回到成都以后,刘备开始论功行赏。

有四个武将被刘备封为名号将军,分别是:

关羽——前将军。

张飞——右将军。

马超——左将军。

黄忠——后将军。

关、张、马、黄是刘备手下地位最高的四大武将,所谓的“五虎上将”是不存在的。

除此四人外,其他武将也在汉中争夺战后论功行赏,然而赵云却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如果赵云真的在汉水之畔立下了足以让刘备都赞叹的战功,何至于连个封赏都没有?

由此可见,这场汉水之战实属子虚乌有。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云别传》的作者是谁,也不知道成书于何朝何代,有学者认为《云别传》是赵云的家传。《云别传》中有很多关于赵云的“美谈”,其中许多已经遭到了清代学者何焯、李光地等人的驳斥。

当赵云从《三国演义》和《云别传》中走出来后,我们发现真实的赵云,功劳、名望确实在关、张、马、黄之下,刘备的任命是非常合理的。

陈寿将赵云与关、张、马、黄合为一传,其实有点迫不得已。因为赵云和其他人合传都不太合适,单独作传就更不可能了。刘备手下还有一员武将叫陈到,其实赵云与陈到二人合为一传是最合适的,原因有三:

第一,资历相近。赵云是刘备在青州时成为其属下的,陈到是刘备在豫州时成为其属下的,时间相隔不远,都属于老革命。

第二,作用相近。如果说刘备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相当于曹操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那赵云、陈到就相当于典韦、许褚,虽然也上阵杀敌,但作为禁军头领的作用更明显一些,而且陈到的名望、地位常常就是仅次于赵云(名位常亚赵云)。

第三,地位相近。赵云活着的时候做到了镇东将军,封亭侯;陈到则是征西将军,也是封亭侯。

可惜的是陈到的事迹大部分遗失了,没能保存下来,这样赵云就尴尬了。刘备阵营的其他武将资历和赵云都无法相提并论,陈寿只能把赵云提一档,并入关、张、马、黄的传记中。

刘备在汉中战场大获全胜,身在荆州的关羽也不甘寂寞。很快,一场关系到关羽乃至整个刘备集团命运的战争爆发了。那么,这场战争又会怎样呢?

下节再聊。

第一百零七节威震华夏

上一节我们聊到,刘备在汉中战场大获全胜,身在荆州的关羽也不甘寂寞。很快,一场关系到关羽乃至整个刘备集团命运的战争爆发了。那么,这场战争又会怎样呢?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也就是关羽受封前将军的当月,襄、樊战争爆发了。

南郡的主体掌握在刘备手里,但是最北端的襄阳和樊城在曹操手里。曹仁屯兵于樊城,随时准备南下攻取南郡。只要能拿下南郡,西可灭刘,东可灭孙;关羽则屯兵江陵,随时准备北上攻取襄、樊。只要能拿下襄、樊,就可以把荆州的防线北推到穰城,也就是恢复到刘表的时代,继而打通“隆中对”中北伐宛、洛的通道。

先发制人的是关羽。

关羽沿汉水北上,包围了襄阳和樊城。

襄、樊被围,曹操立即派兵增援。曹操选择的援军主帅是于禁。于禁跟随曹操伐陶谦、讨吕布、围张超、破黄巾、攻张绣、战袁术、灭袁绍,屡立战功,名列五子良将,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于禁统帅七军共三万人前来支援,归曹仁统一领导。曹仁命部将庞德接应于禁,并在樊城北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庞德原本是马腾的旧部,马腾被征召入朝后,庞德又成为了马超的部下。后来跟随马超投靠张鲁。曹操平定张鲁后,庞德也随众人投降,随后被划拨给了曹仁。

有了这三万援军,曹仁心里踏实多了,然而一场意外却改变了整个战局。

当时正值雨季,于禁和庞德担心水漫军营,就将营地移至高处。但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暴雨连下了十几天,汉水泛滥,即便营地被移至高处,依旧被洪水冲垮,三万大军狼狈不堪,这就是著名的“关云长(关羽字云长)水淹七军”。其实“水淹七军”跟关羽压根没有关系,完全是自然灾害造成的。

关羽一看,天上竟然掉馅饼了,立即乘船来攻,三万曹军尽数被俘送往江陵,连于禁和庞德都被俘虏了。千古艰难唯有一死,在生死荣辱的最终选择时刻,于禁选择了屈辱地活着,向关羽投降。

聊聊三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西风教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聊聊三国第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