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后来,因为楚、魏两国的增援,秦军班师回朝,邯郸危机解除,“毛遂自荐”的故事也因此家喻户晓,同时还留下了另外两个成语—“脱颖而出”和“因人成事”。下面笔者就以这三个成语为切入点,聊一聊现今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成事儿。

|毛遂自荐的故事让笔者更加确信,造成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很多时候并不是智慧,而是勇气。

虽然赵胜回到邯郸后大肆吹捧,称“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於百万之师。”但如果我们细心分析就不难发现,楚国一行,毛遂其实并未表现出任何独特或高深的智慧。在促使熊完歃血结盟这件事上:

谈判达不到目的就用武力威胁这个总方针是赵胜在招人之前就定下的,也因为这个方针,所以才要求随行之人都文武双全;

而武力胁迫的套路和说辞则完全照搬十九年前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逼秦昭襄王嬴稷击缶的做法,如果不是蔺相如年纪大了,这事很可能轮不到毛遂;

商汤和周文王的故事,在那个时代大概和我们今天聊起成功总免不了提到马云和乔布斯一样,属于老生长谈;

痛骂熊完的那些话,在当时也应该属于全天下有识、有志之士的共同心声,如果楚国有言论自由,类似的段子大概能编出好几部书。

以“不服周”闻名于天下的的楚国人,崇尚的是宁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绝不低头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被嬴稷和张仪欺骗,被全天下人看了笑话的楚怀王熊槐,却最终得到了楚国人的怜悯和极大尊重,当他在秦国被软禁至死,“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甚至在他去世后近百年,楚将项梁率众反秦,打的居然是这个客死他乡的楚王的名号。这一切,皆因为熊槐用他的生命捍卫了楚国人在强权面前宁死不屈的骄傲。这大概也是“辛亥革命”枪响于湖北,而伟大领袖诞生于湖南的重要原因。

怂蛋熊完显然也很明白楚国人内心深处对他的看法,所以当毛遂当众提起他不敢正视的事实,他马上就怂了,这也告诉我们—最具力量的,永远是真相。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在事前还是事中,毛遂值得称道的始终是他的勇气—是勇气让他不顾他人的嘲笑,主动站到了赵胜面前,也是勇气让他不惧生死,在朝堂之上怒斥一国之君。

顺便再提一句,早在十一年前,中国毛氏研究会就已认定毛遂为毛姓始祖,韶山毛氏为毛遂的直系后裔,一代伟人***正是毛遂后人。

试想毛遂如果不曾挺身而出,他的后代还能如此枝繁叶茂吗?一个人的勇气,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最终会对整个世界产生多大的影响,真的是无法想象。

说完了勇气,我们再来聊一聊脱颖而出。

|脱颖而出在这个故事里说明的其实是平台与时机的重要性。

当赵胜因为自己从未听说过毛遂这个人而质疑他的能力,并得意的打了一个锥子和口袋的比喻时,毛遂非常聪明的顺势要求进入“口袋”,在笔者看来,他这一刻的辩才,比在楚国朝堂之上时更见功力。对毛遂来说,赵胜就是平台,而平台上产生的机会,就是“口袋”。

如果毛遂不是门客,后来的一切都无从谈起。但进入了平台并不代表就可以高枕无忧,想成事儿,还需要耐心等待适合自己的“口袋”,而“口袋”的构成,则要复杂的多。

秦国包围邯郸;赵胜接到出使楚国的任务;定下先文后武的策略;决定在自家门客中挑出二十人随行;最终只挑出十九个人,这一切都是属于毛遂的“口袋”成形的必要条件。但它们几乎没有一条是毛遂可以左右的,他能做的,只有等待,这等待对毛遂来说是三年,但对很多人来说,却可能是一生。

并不是你聪明就会有结果,并不是你努力就会有结果,并不是你足够有耐心就会有结果,因为时机并不受你控制,这是成事儿里非常残酷的部分。

冯唐在“成功十要素”里谈到时机(timing)时开玩笑说,白起、吴起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大概只能杀鸡宰鱼;而柳永、李贺如果生于战国则难免要成为因开小差被抓回来的逃兵。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也正因如此,当机会来临时,每一个有心成事儿的人就更应该像毛遂一样,鼓足勇气,尽全力钻进“口袋”之中,至于他人的耻笑,实在是不值一提。

不过,要不要为了所谓的成功像毛遂一样去玩儿命,却是值得斟酌的,这大概也是另外十九个人临事不主动出头,却怂恿毛遂上殿的重要原因。也因此导致毛遂在盟约缔结后,忍不住奚落他们只能因人成事。

|但与毛遂的看法不同,在赵胜心中,善于因人成事恰恰是他引以为傲的资本。

因人成事的本质,其实是用人。而被毛遂定义为庸碌之辈的十九个人,则根本就没有用人的资格。真正因人成事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共同的主人—赵胜。所以赵胜才会在回到邯郸后四处宣扬毛遂的丰功伟绩,嘴上说着“胜不敢复相士”,实际上却是在提醒每一个人,他的用人之术是多么高明。可以想象,赵胜在说这句话时的感觉大概和汉高祖刘邦说: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时一样得意。

同样一件事,在所处位置不同的两个人眼中,居然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这就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囿于一己之见,而应努力提升自己的视野,不断锤炼自己从更多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行文至此,笔者不得不说,冯唐之“九字真言”—不着急(等待时机),不害怕(勇气),不要脸(利用他人的重要前提和勇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真可谓是“成事儿”的不二法门。这大概也是他能在诸多领域成事儿的原因吧。

希望终有一日,笔者能和诸位一起,像毛遂一样,抛下对冷嘲热讽和失败的恐惧,以足够的耐心和勇气迎来“成事儿”的那一刻。

资治通鉴——读懂此书,天下无书》小说在线阅读_第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渔樵故纸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资治通鉴——读懂此书,天下无书第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