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故事会之六十五:毛遂自荐脱颖而出赵公子胜因人成事
《资治通鉴》卷五周纪五周赧王姬延五十七年(癸卯公元前258年)
秦国包围邯郸后,年轻的赵孝成王赵丹心里很慌,但是已经吃过一次亏的他知道,无论多么害怕,都不能再向自己的老亲戚秦昭襄王嬴稷低头。按照长平之战前国相虞卿的建议,赵丹让自己的叔叔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寻求结盟抗秦。
接到任务的赵胜,准备带二十个文武双全的伙伴一同前往,他说:“咱们这一趟,通过谈判能把事办成了最好。如果谈不成,哪怕在朝堂之上逼着楚王当众歃血,也要把结盟的事定下来。人不用到外面去找,就在我门下的食客里挑就够了。”
结果挑来挑去,数千门客里只挑出了十九个人,横竖凑不足二十之数。
此时,一个叫毛遂的门客主动找到赵胜说:“听说主公要替我王去和楚国结盟,原计划在咱们这些人中挑二十人随行,如今尚缺一人,主公如不嫌弃,就让我凑个数吧。”
“先生在我这几年了啊?”赵胜对此人全无印象。
“鄙人在主公门下已经三年了。”毛遂多少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这贤才立于世间,就像锥子装在口袋里,它的尖锋一定会露出来。坦率的说,先生您在赵胜门下三年,我从未听左右之人称赞过您,甚至都不知道您这个人,这大概还是因为先生您并无过人的才干。此行事关重大,先生不必勉强,留在家里就好。”赵胜笑着劝毛遂留下来,趁机发表了一番自己对人才的见解。
“主公说的好啊,微臣今日所求,正是进入您的口袋,如果早让毛遂处于口袋之中,何止小露锋芒,早已脱颖而出了。”毛遂一扫尴尬,满脸傲娇的回答。
赵胜和战国时代其他豢养门客的公子一样,都偏爱特立独行之人。首先这些人有本事的可能性确实比较大;更重要的是,与这些奇葩之间发生的故事,非常容易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对个人声名的传播极有好处。况且,现在又找不出更合适的人选,于是便答应了毛遂的请求。看着这个厚脸皮的家伙,十九个常规录取的门客相视而笑,满脸鄙夷。
从赵都邯郸到楚都陈郢,一路翻山越岭,近八百里之遥,纵快马加鞭也走了十日有余,好不容易进了“口袋”的毛遂,抓住每一个机会,与大家纵论天下之事,一行人抵达楚都时,另外十九个人都已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赵胜带着毛遂等二十人一起进宫与楚考烈王熊完讨论合纵事宜,反复强调其中的利害关系,从晨曦初露直到日上中天也没谈出个结果。本来以为和楚王见了面,很快就可以尝到闻名遐迩的鲜鱼熊掌,谁知熊完这家伙磨磨唧唧,眼看着中午饭还没着落,十九个人都忍不住了,七嘴八舌的对毛遂说:“毛先生,咱还等啥?上吧。”
吹了这么多天的牛逼,此时想怂也没有机会了,毛遂二话不说,提着剑快步登上殿堂,问赵胜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三两句话就说清楚了,如今从早上谈到现在也没个结果,什么情况?”
熊完看到毛遂手上的剑,心中火起,怒吼道:“还不赶紧给我滚下去,我和你的主人说话,你是什么东西,有你插嘴的份吗?”
毛遂将目光转向熊完,握紧手中的剑,上前一步道:“大王你之所以不把我毛遂当回事,无非是仗着楚国人多势众。但你我现在相距不到十步,楚国人再多也是白搭!大王之命,悬于我毛遂之手。打狗还要看主人,我的主人就在眼前,你凭什么斥责我?况且,商汤以七十里称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臣服天下,难道他们都是靠人多吗?他们靠的是顺势而为的智慧和一颗发奋图强的心。
今楚国地方五千里,贯甲持戟者百万,这是足以称霸的资本。以楚国之强,本应无敌于天下。结果呢?那竖子白起,带着几万人,一战而下鄢(今湖北宜城)、郢(今湖北荆州纪南城),再战而烧夷陵(今湖北宜昌),三战而辱王之先人。这百世难消的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都替你觉得丢脸,大王你就不觉得羞愧吗?合纵是为了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你明白吗?”
毛遂这一席话,击中了所有楚人心中的痛处,将熊完埋在沙里的脑袋当众给拔了出来,他满脸通红,颤抖着说:“是,是,先生教训的是,寡人愿以举国之力助赵国抗秦。”
“那合纵之事就算定下了?”毛遂问。
“定下了,定下了。”熊完赶紧答。
“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对熊完的侍从叫道,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儿。
待一切准备停当,毛遂高举铜盘跪着递到熊完面前说:“请大王歃血盟誓,其次由我的主人歃血,最后由我毛遂来!”被当众揭了伤疤而羞愤难当的熊完完全失去了最初怒斥毛遂的王者气势,依言而行,在殿堂之上当场定下了合纵抗秦的盟约。
看着垂头丧气的熊完,心其实早已提到嗓子眼的毛遂终于松了一口气,左手拿着方才歃血的铜盘,右手招呼着一同前来的十九个伙伴,得意的说:“各位也在堂下一起歃血吧,你们虽然都是碌碌之辈,但因人成事,好歹也算完成了任务。”十九人自然依言而行。
从楚国回赵后,赵胜将毛遂奉为上宾,并四处说:“我赵胜自以为阅人无数,断然不会看走眼,但谁知还是把毛先生给看漏了。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的传国之宝还尊贵。他那一张嘴,可抵百万雄师,我赵胜是再也不敢说自己善于看人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