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鼠目寸光的魏圉在沉重的打击下再次寻求自保。魏臣段干子建议向秦国献上南阳(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地区)以求和。苏秦的族弟苏代听说此事之后对魏圉说:

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欲玺者制地,魏地尽矣!夫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这意思是说:段干子想通过献地巴结秦国,得到秦国的官位,而秦国呢,又想要魏国的土地。如今大王您让想要土地的秦国控制了官位,又让想要官位的人控制了魏国的土地,这样玩下去,魏国迟早要完蛋。以土地讨好秦国,就像抱着柴火救火,柴火不烧个精光,火是不可能灭的。

苏代和段干子是否有什么过节已无从考据,不过这话说得实在有点狠,段干子知道了,估计要恨得牙痒。但不可否认的是,此言言简意赅,鞭辟入里。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应该作为山东六国君王统一的座右铭,刻在他们的床头,时刻提醒他们抗秦的刻不容缓。

魏圉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却无奈的回答到:“你说的都对,但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还能怎么办呢?就这么着吧!”

“大家下棋时之所以非常重视‘枭’这个棋子,是因为它方便时可以吃子,不便时随时可以停止。大王您如今处理家国大事,怎么还不如下棋用‘枭’那样灵活?”苏代不依不饶,连魏圉也怼上了,但魏圉不为所动,最终还是割让了名为南阳,实际上是修武(今河南获嘉)的土地。

如果设身处地的考虑当时秦、魏两国巨大的实力差距,魏圉没出息的选择似乎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但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有毛病”的人。被魏圉伤透了心的韩咎便是其中一个。

《史记·韩世家》中,太史公以极其精炼的笔墨描述了他悲壮的帝王生涯:

襄王卒,太子咎立,是为釐王。釐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五年,秦拔我宛。六年,与秦武遂地二百里。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十二年,与秦昭王会西周而佐秦攻齐。齐败,湣王出亡。

|加上前面提到过的暴鸢救魏失败和其后被魏圉围困。韩咎充满战斗的一生,留下的几乎全是失败的泪水。但笔者在这一连串的失败中,却看到了一个英勇不屈、不甘于苟且偷生的,真正的王者之魂。

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之战前,韩、魏两国与秦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已非常大,对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似乎莫过于讨好秦国,苟且偷生。但仅仅登基三年的韩咎却着眼未来,联合魏圉他爹魏遫和东周天子之兵共二十四万,主动对秦国发动了进攻。

联军主帅公孙喜乃魏国将领,他觉得韩军弩强、甲坚、装备精良应该作为先锋,而韩军主帅暴鸢则认为魏军人多势众,应该打头阵。魏、韩两国将领的互相推诿被站在伊阙山上的秦军主帅左更白起看入眼中。

于是白起设下疑兵,迷惑暴鸢,然后集中主力绕到联军后方,对魏军发起突然袭击,魏军在伊阙山间的狭隘地带仓促应战,很快败下阵来,韩军侧翼暴露,士兵哗变,又被左右夹击,暴鸢无力扭转颓势,亦很快溃败而逃。

秦军则乘胜追击,全歼联军二十四万人,杀主将公孙喜,夺伊阙山地及城池五座。

此战之后,韩、魏两国精锐尽失,门户大开,对秦作战再无一胜绩,不得不屡屡割地求和。

但即使是这样,也未能摧毁韩咎的战斗意志,二十年后,当魏国再度面临秦军的进攻时,韩咎不计前嫌,毅然向魏国派出援军,虽如飞蛾扑火,亦自有其悲壮的美。

而他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正是因为他对苏代所说的那句话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秦国吞并天下之心不死,抗秦就是所有诸侯最重要的事。

只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很多人都和魏圉一样选择了逃避和妥协,比如齐国的君王后,甚至楚国的春申君。因为,逃避和妥协自有其积极的意义,它不但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宁而富足,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自己成为那个被载入史册的亡国之君。至于我死之后,谁管他洪水滔天?这样的选择,对战国之世的弱国之君,实在是太具诱惑力。

笔者之所以称韩咎为英雄,则正是因为他拒绝做把头埋入沙中的鸵鸟,以无畏的勇气承担起了自己应负的责任,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与强秦以死相争。这样的英魂,在任何时代都值得被铭记!

在秦国出兵救韩后不久,韩咎在失望中离开了这个混乱无情的世界,可能他至死也无法明白,他明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却为何将韩国带入了深渊。

但当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时,却实在不该因为他的失败而否认他的正确,毋庸置疑的是,正因为像韩咎这样愿意保持清醒的英雄太少,而像魏圉一样的鸵鸟太多,六国才会被秦国各个击破,最终全体覆灭。

现实的世界亦是如此,那些在混乱中坚守良知和正义的人,也许终其一生都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被生活蹂躏到遍体鳞伤,成为庸众眼中的笑话。但在笔者心中,他们永远是人类最美的灵魂!

资治通鉴——读懂此书,天下无书》小说在线阅读_第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渔樵故纸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资治通鉴——读懂此书,天下无书第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