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故事会之五十四:白起魏冉吊打诸侯英勇韩咎血战到底
从公元前278年到公元前273年的六年间,杀神白起和穰侯魏冉率领秦军横扫天下,吊打山东五国,奏响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序章。
在亡国的阴影下,名不见经传的弱国之君韩釐(此处通僖)王韩咎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做出了堪称山东诸国典范的决定,却给韩国带来了更为深重的灾难,自己也含恨而终。
而忘恩负义,卖友求存的魏安釐王魏圉(音:雨)也未能逃脱被秦国接连重创,丧权割地的命运,被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这并不被人经常提起的六年里,饱受摧残的魏圉在仓皇失措中的所作所为,深深伤害了此时山东六国君王中唯一的英雄,造成诸侯各国从此以邻为壑,畏秦如虎,以至于在长平之战的漫长僵持中,没有一个国家敢向赵国伸出援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司马文正公的笔墨一窥那烽火连天的岁月:
周赧王三十七年(癸未公元前278年)
秦大良造白起率军伐楚,攻占郢都(今湖北荆州),火烧夷陵(今湖北宜昌)。楚军四散而逃,两年前还摩拳擦掌要伐秦灭周的楚顷襄王熊横放弃抵抗,迁都陈地(今河南淮阳)。
楚国400年古都落入秦国之手,三闾大夫屈原得闻噩耗后,绝望投江,用他灿烂的生命换来今天的我们每年三天假期。
此后,秦国将郢都故地设为南郡,白起也获得了伴随他一生的封号—武安君。
周赧王三十八年(甲申公元前277年)
白起平定原属于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在此设置黔中郡治。
魏昭王魏遫(音:斥)去世,其子魏圉即位。
周赧王三十九年(乙酉公元前276年)
白起率军伐魏,攻占两座城池。
而熊横则终于争了一口气,在东部整军十万,趁机收复了江南被白起占领的十五座城池—白起确实很难对付,秦军却并非不可战胜。
为了牵制外来户孟尝君田文,魏圉也干了一件影响极其深远的事,将他的弟弟魏无忌封为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中最名副其实的一位,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周赧王四十年(丙戌公元前275年)
嬴稷他舅魏冉亲自领兵伐魏。韩咎义无反顾,派愤怒的大鸟暴鸢率军救魏,结果被魏冉打了个落花流水。暴鸢溃逃到开封(今河南开封)。虽然最终惨败,但在笔者心中,韩咎是山东五王中唯一的英雄—在这六年里,只有他做出了真正正确的选择。
战败后的魏圉献出八座城池希望换取和平。谁知魏冉拿到好处就翻脸,再一次进攻魏国,撵跑了魏将芒卯,兵锋直抵北宅(今河南郑州北)。魏国不得不又割让温城(今河南温县西)以求和—没有实力做背书,所有的协议都不过是废纸。
周赧王四十一年(丁亥公元前274年)
深受打击的魏国和浴火重生的齐国结成联盟。魏冉因此再次率军伐魏,斩首魏军四万,占领了四座城池。说实在的,魏圉即位的这些年过得可真不容易。
同年,鲁缗公姬贾与世长辞,其子姬仇即位,是为鲁顷公。
周赧王四十二年(戊子公元前273年)
秦国损失韩国补,谁念当年战同壕,被打到怀疑人生的魏圉啥也不顾了,拉上他的三晋兄弟赵国,进攻两年前为了救它搭上四万大军的韩国,兵临韩国首都新郑以北二十公里外的华阳(今河南新郑)。
魏圉之伐韩,乍一看不过是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里一场普通的战争,但放在秦国连续六年吊打山东五国,而韩国则是六国中唯一一个主动支援其他国家抗秦的诸侯这样的大背景下来看,魏圉忘恩负义的行为,无疑于推开了山东六国的地狱之门,它向全天下传达了两个明确的信息。
第一:秦国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盟友是不可信任的。
留给天下诸侯的路,似乎就只剩下臣服于秦这一条。
委屈又迷茫的韩咎在深宫中留下鄙视又绝望的泪水,无奈又坚定的向秦国派出了求救的使者。而腹黑的嬴稷果断拒绝了他的请求。
走投无路之际,韩国国相对陈筮说:“老陈啊,如今情况危急,我知道您有病在身,但还是希望您能为了韩国的安危,连夜跑一趟。”
陈筮摇了摇头,但还是踏上了征程。
来到秦国后,面见魏冉。魏冉幸灾乐祸的对他说:“你们急了吧?也不顾你这身子骨,就把你给派来了?”
“不急”陈筮出乎意料的笑着回答。
“调戏我呢?不急你来找我干什么?”剧情偏离了他预设的轨道,魏冉很生气,愤怒的说。
“咱们要是真急了,就会想办法向其它国家求救,而不是再次来找你们,所以说,现在还不算急。”陈筮回答。
难怪韩国国相非逼着他带病连夜跑一趟,陈筮这水平真不是盖的,经他一说。魏冉居然马上改变了主意,决定与武安君白起和客卿胡阳一起发兵救韩,并立即行动,八天后就抵达了战场,在华阳城下大败魏军,再一次撵跑了芒卯,俘虏魏将三人,斩首十三万。另外,白起还和赵将贾偃大战一场,将两万赵军淹死在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