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将军之在即墨,坐则织蒉,立则仗锸,为士卒倡曰:‘无可往矣!宗庙亡矣!今日尚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闻君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娱,黄金横带而骋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也。

田单听罢此言,如醍醐灌顶,拱手道:“有赖先生提点,田单必不忘初心!”第二天,他亲自巡城,鼓舞士气,立于箭雨飞石之下,亲挥鼓槌,击鼓进军,终于拿下了狄城。

雄杰悲歌

不光是田单,虽功劳不如他,但名声比他更大的齐国前国相孟尝君田文的故事,比他更惨。

当年,齐湣王田地灭宋之后,有意把门客众多的权相孟尝君田文一起收拾了,孟尝君因此逃到了魏国,魏昭王魏遫任命他为国相,与燕、赵、秦、韩等联军破齐。

田地死后数年,田法章复国,参与了灭齐之战的田文有家难回,只得在诸侯间保持中立,不隶属任何国家。田法章即位之初,对田文心存畏惧,便与之结盟。后来,田文去世,几个不争气的儿子兄弟阋墙,老东家齐国和魏国丝毫不念旧情,共同出兵,攻灭薛城,名动天下的孟尝君最终落得个断子绝孙的结局。

当田文在时,众心一致,小小的薛城都能独立于战国乱世,让田法章心存恐惧。而内乱一起,孟尝君一世英名所积,瞬间便烟消云散,九泉之下,他的儿子们,能意识到自己的愚蠢吗?

除此之外,孟尝君的结局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面临多大的诱惑,或者内心有多大的仇恨,还是不要引外敌攻打自己的父母之邦为妙。否则真的可能人神共愤,天地难容。

而田单最终也没能得到田法章的信任,据《战国策·赵策》记载,多年以后,赵孝成王赵丹以济水之东的三座城池,换齐相田单入赵,担任赵国国相,并赐封都平君。—在笔者看来,这对田单算是个非常不错的结局。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笔者行文至此,内心泛起的人生艰难,何其无奈的感觉。

对田单来说,当年燕军突入临淄,他尚可凭借自己的智慧,保一家老小的平安。

后来,困守即墨孤城,虽万般艰难,生死瞬间,但好在众志成城,慷慨激昂,只要做好了该做的事,哪怕下一刻便殒命于飞矢之下,也算是死而无憾。

那时的田单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当他抓住天赐良机,以一己之力复齐国千里江山之后,迎接他的,除了荣华富贵,还有让人无处可逃的怀疑。

田单和田文的无奈,让笔者意识到,人才辈出的齐国,之所以差点成为第一个被灭的万乘之国,是有他的道理的—田地、田法章父子,不能善用人才也就罢了,还总把他们逼到自己的对立面,这样的国家还能有好吗?

笔者不否认田单脱下自己的裘袍给老人穿有作秀的成分,因为如果仅仅是为了给老人暖身,完全有更好的做法。

但我也绝不认为,田单笼络人心是为了夺走田法章的王位。

其理由正如貂勃所言,田单但有此心,复齐之时就直接称王了,又何必不辞劳苦,迎立他人,给自己添麻烦。

田氏齐国本来就是田法章的祖先从姜子牙的后代手中抢来的,王位合法性的问题并没有那么敏感,况且田单本身就是田齐宗室远亲,又立下山河再造的旷世奇功,如欲称王,就像两百多年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一样,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田单最终没有这么做,除了道义使然,确实找不到更好的理由。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抢田法章的王位,不代表就会对他有多好。这一点,常常会被忽略。笔者也是反复读了相关内容很久,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第一,田单“解裘衣人”的故事传开以后,田法章很不开心,在殿中自言自语,结果身边一个回应的人都没有,使得他只能跟一个穿珠子的匠人聊天。这正常吗?这很不正常。

作为一国之君。臣僚,太监,宫女,卫士,无论什么时候都至少应该有一类人陪在他左右,怎么会出现身边只有一个匠人的情况?由此可见,这一阶段,他对齐国,很可能不过是一个象征性的角色,齐国上下,包括田单在内,都没有把他当回事儿。

第二,两献妙计的穿珠匠人,最终未被重用,我们当然可以说是田法章有眼无珠,但也不排除一种可能,他那时根本就没有人事任免权。

第三,后来田法章终于有了自己的九人团队,但是这个团队的水平,实在是令人担忧,更像是一群玩伴而已。

他们怂恿田法章安排貂勃去楚国出差,本意应该是希望借熊横的刀,杀杀田单集团的威风。但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熊横既没有追究齐人杀楚将之事,也无心理会齐国的君权旁落。开开心心的跟貂勃玩了几个月才让他回来。这一下,田法章更慌了,因为这几乎等于说,田单在齐国的权力,是得到部分诸侯认可的。

这九个人之所以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归根结底还在于水平太差,格局太小,除了以己度人,完全没有理解国际事务的能力。

其实,无论从道义还是利益的角度出发,熊横都没有为难貂勃的可能。

淖齿确实死在了齐国,但他可是残杀田法章他爹的凶手,无论此事当初是熊横授意为之,还是淖齿自作主张,都改变不了淖齿有错在先,楚国理亏的事实。如今你田法章做了齐王,不找他熊横兴师问罪,他就很满意了,怎么可能主动追究此事。

至于你齐国君权旁落,这只不过是你田法章的个人感受,被田单举荐的貂勃断无可能在熊横面前说不利于田单的话。就算熊横自己早有觉察,他也不会去管这闲事,甚至巴不得如此。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和你田法章算得上有杀父之仇,让你掌权,对他有什么好处?而让齐国处于权力斗争的泥沼之中,对楚国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貂勃在楚国受到优待,也就不奇怪了。

可惜这一切,田法章和他的九个玩伴完全想不到,他们知道的,只有像孩子一样抱怨、闹脾气。这也正是笔者下面要说到的一点。

第四,为了在天下人面前有个国君的样子,田法章不得不像孩子一样的闹情绪。

以坑貂勃震慑田单不成,田法章无计可施,只能通过直呼田单的姓名,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宣示自己的地位。好在田单本质上不是跋扈之人,给足了他面子,连续五日肉袒自请死罪,终于得到了田法章的“原谅”。

话说,不原谅他又能怎么样呢?他真敢定田单的死罪吗?就算他有种定,田单会心甘情愿的去死吗?想想几乎同一时期,乐毅写给燕惠王的信中所言,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而他在五天后对田单所说的那些话,那里还有丝毫一国之君的威严,读起来实在让人心酸。

并且,田法章在此事中所表现的言行、举止失措和田单的“坦然赴死”对比起来,也很能说明问题,前者的惶恐不安和后者的气定神闲,正是二人在齐国实力的直接映射。

第五,貂勃归国后对田法章所说的那些毫不客气的话和田法章接下来的反应,同样让真实的齐国权力格局昭然若揭。

田法章在貂勃面前直呼田单姓名后,貂勃几乎就等于说:你田法章是个没用的东西,没本事还瞎嘚瑟,你是想再次亡国吗?当初齐国社稷丘墟,你就知道带着女人逃命,要不是田相国力挽狂澜,高风亮节,你今天那有机会坐在这里瞎嘚瑟。田相国无人可及的功劳,你心里就没点数吗?如今家国已定,你就忘了自己到底几斤几两了?赶紧把你身边那几个蠢货剁了,不然,有你好看。

首先,我们得承认,貂勃所言,句句属实,但在王权时代,实话这么个说法,未免也太不拿国王当干部。

貂勃到底是站在谁的立场,为何如此胆大妄为,田法章又为何会因他一席话就真的把自己好不容易攒起来的队伍给团灭了。这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田单集团是真的实力强劲,田法章同学也是真的胆战心惊。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田单虽然无心篡位,并且姿态谦卑,但却是实实在在的齐国权臣,其“奉遗孤以令齐国”的操作,和魏武帝曹操并无二致。

行文至此,诸位大概已经可以理解田法章的惶恐,但笔者还要特别强调一点,这并不代表田单就做错了什么。他依然是那个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仰的英雄。

成为权臣,田单也很无奈。

首先,当然是为了避免自己死于田法章的猜疑;但更重要的是,劫后余生的齐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领袖才能在战国乱世中真正活下来,而事实证明田法章并不是这样一个人,当时的齐国,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田单。

所以说,齐襄王的惶恐,归根结底还得怪他自己—他既没有楚證hong王独自操盘的能力,又没有齐桓公放手管仲的胸怀。迎接他的,就只能是无所作为还惶惶不可终日的人生。

在那个信仰崩塌,社会契约失效的时代,也许没有任何人是主动的施害者,但在不可避免的相互猜疑中,每一个人最终都成了受害人。

资治通鉴——读懂此书,天下无书》小说在线阅读_第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渔樵故纸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资治通鉴——读懂此书,天下无书第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