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路断绝
赤滩圃一战虽然以张世杰的失败告终,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京湖诸路援军援救襄阳的热情。
一个张世杰救援失利,无数个张世杰却接踵而来。
在吕文德的调遣之下,均州,房州,郢州,江陵的诸路军马不断的向围攻襄阳地区的蒙军展开进攻。而襄阳吕文焕、樊城牛富也不断的引军出城,对围城的蒙军展开反击,意图突破蒙军的封锁。但蒙军参与围城的军事力量实在过于强大,前来救援的宋军遭到了以史天泽、刘整、阿术、张弘范、李桓为首的蒙军骁将的截击。在此过程中,宋军局部上虽然小有胜利,但是始终无法改变襄阳当前的不利战局,宋蒙之间的战争也由此进入了旷日持久的状态之中。
看着京湖宋军对襄阳的不断救援,史天泽毅然决定对其围困的襄阳进行了釜底抽薪之举。在史天泽的调遣下,阿术亲引万余人马驻守襄阳以西的万山之上,深沟高垒,日夜围城,妄图彻底断绝襄阳军民外出砍柴伐薪之路。
在蒙军的步步紧逼之下,襄阳城的形势日渐危困。
值此山穷水尽之际,随着六月里的一声惊雷,荆襄的雨季开始到来。
连日的暴雨下来,让暴涨的汉水,比三个月前更大,更急。眼见汉水暴涨,继张世杰之后,南宋的沿江制置副使夏贵,轻舟疾行,溯江西进,乘虚冲破蒙军的江面封锁,终于第一次将大批物资运往襄、樊二城。
夏贵的到来,让整个襄阳为之沸腾,他们此刻带来的不仅仅是兵马钱粮,更是为深陷重围的襄阳军民带来了坚守的信心和希望。而这一次成功的援助,更是助长了京湖诸路援军的救援襄阳的热情。
在给襄、樊二城的军民打了一针强心剂之后,夏贵冲破蒙军的围堵,从汉江之上突围而去。
对于宋军屡次从汉水之上对襄阳进行救援的军事行动,蒙军统帅史天泽不胜其烦。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年轻一代的蒙军将领张弘范,开始针对宋军水上救援的问题,在攻打襄阳的道路上崭露头角。
…
八月的一天,史天泽前往万山巡视,张弘范陪同左右。
此时正值盛夏之际,围城一年有余的蒙军,在烈日的炙烤之下,正修筑着绵延几十里沿城诸寨,挖掘着围城的深沟高垒,到如今已进入疲惫不堪的状态。而反观数里之遥的宋军,此刻却在坚固的城池之内,军旗飘扬,悠然度夏。
见此情景,史天泽忧从心起,不禁自言自语感叹:“昔日山东李璮作乱,兵马两倍于襄、樊守军;城池远高于襄、樊二城;经营远久于襄、樊两地。我等围城济南半年,山东全境便已全面攻克。奈何眼下这小小襄、樊二城,却耗我十万之师一年之力而不得其功!”
见史天泽为战事而忧,张弘范走上前对其言道:“昔日山东之乱,李璮兵马虽多,准备虽久。然所行乃叛乱之事,响应者寥寥无几。我军围城之际,李璮外无援军,内无粮草,更无军民之心,故败亡速也。”
其实张弘范所说的这些,史天泽又何曾不知。史天泽那样说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但是看着作为晚辈的张弘范这么年轻,就有如此见识,便接着问道:“那依你所言,当年围困济南、益都二城,与今日围困襄、樊两城有何不同?”
张弘范听完不假思索的说道:“昔日围城山东,圣朝西北、江淮之地虽有动乱,然李璮实以山东一隅之地,敌蒙古举国之力,其败亡之速,乃意料之中。”
史天泽道:“李璮之败,确是如此,然襄阳之事,奈何如此?”
张弘范言道:“今我等围城襄、樊日久,宋师看似困守孤城。然,其均(州),房(州)之援自西北而来;江陵,郢州之援自东南而来,宋师得以尽起大军以攻我围城之兵,故襄、樊二城坚守至今,此其一也。”
紧接着张弘范又说道:“襄、樊二城夹江而建,以铁索连江,互为唇齿。平时自守,战时相救。我军攻襄阳,樊城捣我军之背,我军攻樊城,襄阳乱我军之后,此襄阳之不破之二因也。”
说完了其二,张弘范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紧接着又继续说道:“襄、樊二城,以汉江为屏,携汉江之利。数月前,宋将夏贵于江水暴涨,以援衣粮入城,我师坐视,无能御之,足可见汉水之利;今汉水横亘东西,南北诸州,商贩、行旅、士卒络绎不绝,我军不能禁之。襄、樊二城得此汉水之利,故能衣食无忧,士卒精练。此襄阳不破之三因也。故末将以为,以今日围困之计,襄、樊二城无有自毙之日,我军破城将遥遥无期!”
然而,张弘范在说完了最后那句话之后,他就后悔了。
本来史天泽就为襄、樊二城围而不破糟心,现在你张弘范告诉他襄、樊二城无自毙之日,蒙军破城遥遥无期。你到底是在安慰他,还是在打击他。
果然,之前听着张弘范的话还有些许高兴史天泽,在张弘范说完最后一句话之后,立马拉下了脸。身后的蒙古诸将,有的深深的为张弘范捏了一把汗,有的则面露得意,有的则静静的等待着看张弘范的笑话。
看着周围人以及史天泽的表情,张弘范意识到自己这次装大了,看来今天不好好说道说道,自己和史天泽可都下不来台。
面临如此尴尬的场面,张弘范也不打算卖关子了。
于是,在史天泽还没说话之前,张弘范话锋一转又说道:“其实,这襄、樊二城也并非不可破!”
张弘范这话一说,又成功的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他的脸上。而史天泽仍旧面带不善的问道:“那你说说,这襄、樊二城,该怎么个破法?”
此时张弘范拿出随身所带的军用地图,在众将面前铺展开来。待众人的目光聚集到眼前的地图之上。张弘范指着襄阳的位置言道:“今大汗欲取襄阳,重人命而欲让其自毙,故延续困守之计,此大汗体恤将士之心也。之前襄、樊二城,水、旱两路皆通。而今我军已断其陆路,接下来当断其水路。”
说完,张弘范又指着襄阳万山,樊城鹿门山,白河口的位置说道:“今鹿门山,白河口筑新城以扼汉水,只能阻击东南宋军。然西北宋军时常却能时常出没江上。为今之计,当于万山筑城,屯守重军以断其西道,如此,则汉江西北水路亦绝。”
而后,张弘范又将手指向襄阳东南的灌子滩说道:“汉水以东,虽有鹿门山,白河口守军扼守,然襄阳东南灌子滩实乃控扼汉水之要地。若于灌子滩置栅以绝宋师东路,将再无张世杰,夏贵之军轻易进犯鹿门之事。”
说完了这些,张弘范才最后说道:“此乃迫使襄、樊二城速毙之道!”
史天泽连日来苦思对策未果,现在,张弘范却一眼窥破战局。这让史天泽不得不重新打量起眼前的张弘范…
有了张弘范的献计,史天泽下令围困襄阳的蒙军城也不攻了,沟也不挖了。分别开始于襄阳西北万山筑造坚城,于东南灌子滩建造水寨。
…
酷暑的夏日,蒙古撸起了袖子,光着膀子开干了起来。半年之后,蒙军于万山的新城和灌子滩水寨筑造完工。
当这个消息传至鄂州吕文德耳中之时,在内疚,懊悔与失败的打击下,这个为将四十余年的京湖统帅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公元1269年年底,大雪再一次飘落荆楚大地,比往年更大,更急。值此雪飘人间之际,弥留之际的吕文德,嘴里正念念不忘的念着襄阳鹿门山这个地名。
允许蒙军在鹿门山设置榷场,是吕文德晚年犯下的最为严重的一个错误。现在,鹿门山成为了蒙军围攻襄阳最为重要的一个军事据点。吕文焕的数次出击,张世杰,夏贵的数万救援大军,都是在鹿门山被蒙军击败。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吕文德承认是他误了襄阳,误了国家,但无论是已经发生的和没有发生的,他都来不及也不能改变了。在鹅毛般的大雪之中,吕文德被上天带走,而南宋的京湖战区也从此失去了一位有威望,有能力的统帅。
汉水未静,吕文德魂归上天,江南的雪花开始忧伤的飘落,连西湖也为之神伤。而在那连接南宋皇城与葛岭的西湖苏堤之上,有一人正于清晨中踏雪往皇城而去。
那道苏堤,是贾似道上朝的必经之路。值此吕文德亡故之时,吕氏家族群龙无首,他需要早早的位列朝班之上,要不然这遗留下来的权力真空,留给谁还真不好说。
只是,在这大雪纷纷的清晨,贾似道上朝的路上,其目光所及之处,那是一路断桥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