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中次十一经:

翼望之山和支离之山(攻离之山)、一个是湍河(湍水)的河源,一个是白河(济水—这里的济水应该是淯水的误写)的河源白云山。

翼望之山在内乡县北,支离山在嵩县白云山

因为河流污染,以及断航,曾经的大河已经成为溪流。不在上图了。

参考张汉水流域图

潕水,一作舞水、氵舞水,是中国古代汝水右岸一条支流,源出今河南省方城县东,东流至舞阳县南,至西平县东注入汝水。元代至正年间西平以上汝水断流,潕水遂为南汝正源。后于今舞阳县西南保和乡卸甲店将潕水堵死,上游河水导入澧河,形成今甘江河,而卸甲店以下的潕水为今洪溪河及上蔡以上至合水村间的小洪河。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西平、遂平间汝水淤断,潕水改道东出澺水。因西平境内潕水本有洪河之称,此后遂统称潕、澺全流为洪河。今舞阳县即以位于潕水之阳而得名。

插一张颍河流域的图,可以参考看一下洪河和汝河,遐想一下当年的潕水

滚河,在舞钢市境内,为洪河河源段,称呈西南一东北方向纵贯于舞钢市中部。发源于杨庄乡东南部的龙王撞,向北经白石崖沟到孤山西脚下与灯台架和单头崖来水相汇,称三岔口,再北到大栗树折向西北,于袁门入库,缓流出山,西北流至水田折向东,入石漫滩水库区,至苏山向北进入平原地区,至田岗曲折流向东北,成为武功乡与枣林乡、安寨乡的界河。

在小寺山入西平县境,至杨庄乡合水村与淃河相会。舞钢市境内主河道长45公里,一般宽100米左右,流域面积335.18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32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13立方米/秒,安全行洪流量约1000立方米/秒。平均坡降度1/200。

疑似此滚河为古潕水源!这一代可能是朝歌之山。

舞钢冶铁遗址群:包括许沟、沟头赵、翟庄、圪铛赵、石门郭冶铁遗址和尖山古采矿遗址六处。许沟位于河南省舞钢市尹集镇梁岗村许沟自然村南,面积1万平方米。是从战国到西汉年间的综合冶铁铸造场地。

冶铁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c14、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约9000―7500年,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始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再现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辉煌,与同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远古文化相映生辉。

贾湖遗址轰动全球的发现是7000年的骨笛-用鹤的腿骨制作,符合12平均律!

贾湖遗址清理出房址45座、陶窑9座、灰坑370座,墓葬249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壕沟、小坑、柱洞等。出土的遗物有刻符龟甲、骨笛、稻作遗存等。

贾湖契刻符号指的是在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龟甲上契刻的符号,共十七个,从其形状看,具有多笔组成的结构,应承载契刻者的一定意图。如近似甲骨文的“目”字、“曰”字等,年代距今8000年以上。有报导称那些符号为迄今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多数专家却认为那些符号是有意识刻画的,但不能确证为文字。

贾湖遗址的发掘过程中,精致的骨笛经常与内装石子的龟甲共出,这些龟甲往往四、六、八成组,有些上面还有刻画符号。研究者或以为是响器,或以为是占卜用具,但大家一致认为,龟甲应该与仪式活动有关,是与原始宗教相关的遗物。而骨笛与龟甲的共出,很可能也与仪式活动中的音乐演奏有关。

贾湖发现的契刻符号,与殷墟甲骨文的一些字很相似,又都刻在甲骨上,一经问世,即广受关注。这种符号领先于素称世界最早的古埃及纸草文字,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雏形。李学勤等人在国际考古刊物撰文认为,贾湖遗址龟甲契刻符号表示了与原始礼仪或祭祀活动有关的特定含义,经长时间的使用最后进入到文字系统。香港中文大学的饶宗颐先生则指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键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

贾湖遗址一开始被认为是裴李岗的亚文化,但很快人们就发现,这种文化有着自己独特之处。其骨笛、龟甲等文化因子,并没有出现在比其时代晚的裴李岗文化中。因此张居中教授等将其命名为“贾湖文化”。

“贾湖考古提供了一个处于黄河、长江之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居于当时文化发展前列的相当完整的实例。”俞伟超在其《淮河的光芒黄河与长江的联结》一文中指出,贾湖石器、陶器(石磨盘、圆腹壶、罐形鼎、三足钵等),同裴李岗文化相当接近,而以占卜用龟和獐牙随葬之俗,又和时代要晚一些的大汶口乃至安徽薛家岗文化的风俗接近;至于其稻作农业,则更是和江淮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一致而不见于黄河流域。

以前说起中华文明,人们就会想起黄河、长江文明。贾湖和其他淮河流域新石器遗存的发现,让世人知道,还存在一个淮河文明,这个文明连接黄河、长江,在早期文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帝囷之山—多铁—舞阳地区至驻马店一带多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舞钢市就是以钢铁厂为名的城市。

在研究帝囷之山的时候—不知不觉的看到另一位大神的踪影—嫘祖娘娘!

嫘祖,又名累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出生于西陵。

嫘祖生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之子蟜极,蟜极之子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颛顼、帝喾到底是不是嫘祖的直系后代?考古证据,暂不可考。传说中还把她说成养蚕缫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西平,县,古柏国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

董桥遗址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是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是黄帝正妃嫘祖的故里。于2006年6月调查发现它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兼有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东周文化和汉文化的多种考古文化共存的综合性、多层次的古聚落遗址。面积近50万平方米。这里的仰韶文化是以泥质红陶与泥质姜黄陶为主,但前者比例略大后者,夹砂红陶次之,夹砂姜黄陶再次之,夹砂灰陶极少,夹砂陶砂粒与蚌料裸露于器壁而鲜明,泥质陶陶土多经淘洗而细腻,有少量红衣陶和少量的外壁为红色,内壁为灰色陶,多用于钵、碗诸器。该遗址对研究仰韶文化及炎黄时代炎黄文化分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6月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桥遗址中的东周文化遗物此次采集较多,大致涵盖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西平县西周之世传说为为柏皇氏后裔的封地,春秋时期,为柏国,子爵,后为楚兼并,战国时期,属韩,并成为韩国大型冶铸手工业基地,也是韩国东南部的重要门户,战国后期,曾再度为楚占领。这里的东周文化面貌,基本上仍是中原周文化的特征,都与郑韩故城出土的东周文化遗物形制相同,有着文化传统上的一致性。

网上相关的信息太少了。没有合适的图参考,抱歉了!

帝囷是柏皇氏的一位的帝王还是谁,遐想连篇。

当然在往东南还有保存最好的西周古城遗址—蔡国故城遗址

蔡国故城,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故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现存城墙高4-11米,宽15—25米,总长约10490米。城墙为夯土筑成,每层厚8—14厘米,小夯窝圜底。蔡国故城城墙缺口较多,疑是城门遗址。南城墙三处,西城墙一处,保存较好。城内中部有一土台,称二郎台,面积120万平方米,可能是蔡侯的宫殿区。[

蔡国故城台上曾发现很多古井及陶制排水管道,台上台下还有许多春秋陶片和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说明当时这里有庞大的建筑。城内西南隅翟村一带,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出土。

古城西北有九个土冢,相传为蔡侯墓

蔡国有名的是三监之乱,应该是蔡国鼎盛之时!

当年武王灭商后,并没有对商纣王的家人赶尽杀绝,还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为国君。给他们一块封地,保存商朝的香火。周王朝统一天下之初,商朝故土上还有大批潜在的反对势力。但按照当时的规矩,对商朝的后裔不能杀光斩尽,为了防止商朝人叛乱,周武王把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三个他最信赖、最有能力的兄弟封为“三监”,也称“三叔”,让他们监视纣王的儿子武庚。武王伐纣时,蔡叔度战功显赫因此地位很高。周武王3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姬诵接任天子,是为周成王。

山海经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小说在线阅读_第1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格林强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山海经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第1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