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南天池村的牛郎峪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牛郎与织女”。
天河山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是中国爱情山,中国七夕文化之乡,牛郎织女传说的原生地。天河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屹立在晋冀交界处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总面积30平方公里。天河山距邢台市区50公里,远离都市喧嚣,这里奇峰林立,峡谷幽峻,植被丰茂,林木葱郁;群瀑飞雪,清泉鸣筝,水源丰沛,是著名的“太行水乡”;松涛阵阵,牛羊成群,又称“云顶草原”。早在新石器时代,天河山地区就有人类居住。抗日战争时期,天河山是八路军主要根据地之一。129师医院,冀南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前身)等革命遗址,保存完好。天河山一带广泛流传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并拥有大量的文化遗存。经多位专家考证,这里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原生地。2005年,天河山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中国爱情山”。2006年,天河山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七夕”文化研究基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七夕文化之乡”。2015年我国中原地区第一座山间滑雪场—天河山冰雪大世界建成。
其二:
左权县的北天池山—北天池山世人历来称为“华北屋脊”的太行山脉,在平定县娘子关以南至晋城天井关之间的这个区段里,其海拔高度达1700米以上的高峰,基本上都集中在两个小区域内,一个是陵川与壶关两县交界处的佛子山一带,另一处则在古辽县。北天池山主峰海拔高峰高达2180米,清漳河的东西两源发端并交汇在该山地的怀抱之中。
既然有一个北天池山,那么有没有另外一个“南天池山”呢?假如还真有这样一个“南在池山”的话,那么它或许就应该是今河南安阳西南70余公里外的太行另一高峰佛子山了。佛子山虽然未能被世人呼为“南天池山”,但在它主峰附近至今却仍保留着“天池”或“天池花”这样的古地名。天池村在今陵川县的潞城乡,天池花村则在今陵川县的古郊乡。这两地距离佛子山也就20余公里的样子。左权的北天池山与陵川的佛子山具备了令人惊异的几个相似点。这就是:
1.一北一南,同在殷商都城近畿之内;
2.都遗存有与“天池”有关的古地名;
3.北天池山为古清漳水的源头,佛子山一带则是古淇水的源头,在殷商时同为山川祭祀重要目的地;
4.北天池山主峰近东有一座箕山,佛子山主峰近南则也有一座著名的箕子山;
5.陵川佛子山附近历史上有三九天隆冬结桃的奇异现象出现,北天池山北麓右史上则干脆有一个寒桃镇,寒桃镇附近山间每值数九都有桃花盛开,史称“碧雪寒桃”。
北天池山与佛子山相似的地方很多。
(北三)
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食之不妒。
此山非曲沃桥山莫属—在曲沃与襄汾之间的栏山山脉东段,有一座雄伟的高山叫桥山,据历史地理学家推断,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始姐黄帝的埋骨所在;在东周晋国,它又是被冤死的晋太子申生入主的祭山。
(北三)
东三百里,曰沮洳之山,无草木,有金玉。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王屋山南。《水经·河水注》:濝水“夹山东南流,径故城东,即濝关也。汉光武建武二年遣司空王梁北守濝关、天井关,击赤眉别校,皆降之。献帝自陕北渡安邑,东出濝关。即此关也”。
濝水为济源市邵原镇东阳河
参考百度古濝关考
又东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其中有两山。是山也,广员三百步,其名曰发丸之山,其上有金玉。-
教水—水经注注沇(yan)河古称教水-教山为中条山—历山—云濛山一线山脉
参考百度古濝关考
同时怀疑东山经的姑射山系原为北山经内容。
将部分可考证北山经分布图标注在地图上可见,北山经诸山主要分布在在山西省及周边。
北山经的几座山:白马之山空桑之山,泰戏之山找到了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了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
空桑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东々,其鸣自詨。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
首先说;泰戏之山—滹沱河源,在今天忻州市繁峙县孤山村附近大孤山
位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一百三十里。滹沱河从这里发源。著名关口平型关就坐落在在泰戏山中。《元和志》中记载泰戏山又名武夫山,
空桑之山在泰戏之山南侧,据冬夏有雪分析很可能就是五台山北台-叶斗峰
北台顶,亦名叶斗峰,海拔三千零五十八米,是五台山诸峰中的最高峰,也是华北地区的最高点,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即使夏季也经常下雪。
再南边的白马之山很有可能就是五台山的南台锦绣峰-远望山形如卧马
五台山南台,山石多为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组成,位于台怀镇南12公里,海拔2485米,是五个台中最低的,也是自然景观最秀丽的,面积200余亩。五台山其它四座台顶皆连起伏的系列山脉,唯有南台是另为一峰。远望山形,莞如一匹卧马,站立山巅,又觉得好像立于覆盆。
当然东山经也有空桑之山,两者根据描述貌似同名异地,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