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译文—殷汤问夏革道:“太古之初有物存在吗?”夏革回答说:“太古时代没有物存在,现在怎么会有物存在呢?后来的人如果说现在没有物存在,可以吗?”殷汤又问:“这样说,事物的产生就没有先后之分了吗?”夏革回答:“事物的开始和终结,本来就没有固定的准则。开始也许就是终结,终结也许就是开始,又如何知道它们的究竟呢?但是如果说物质存在之外还有什么,事情发生之前又是怎样,我就不知道啦。”殷汤再问:“那么天地八方有极限和穷尽吗?”夏革回答:“不知道。”殷汤一个劲地问。夏革才回答道:“既然是空无,就没有极限,既然是有物,就没有穷尽,那么我凭什么知道呢?因为空无的没有极限之外‘没有极限’也没有,有物的没有穷尽之中连‘没有穷尽’也没有。没有极限又连‘没有极限’也没有,没有穷尽又连‘没有穷尽’也没有。于是我从这里知道空无是没有极限的,有物是没有穷尽的,而不知道它们是有极限有穷尽的。”殷汤听罢又问:“四海的外面有什么呢?”夏革回答:“像四海之内一样。”殷汤追问道:“你用什么来证明呢?”夏革回答:“我向东去到过营州,见那里的人民像这里的一样。我问营州以东的情况,他们说也像营州一样。我朝西行走到豳州,见那里的人民像这里的一样。我问豳州以西的情况,他们说也像豳州一样。我以此知道四海之外、西方蛮荒、四方大地极边都没有什么差别。所以事物大小互相包含,没有穷尽和极限。包含万物的天地。如同包含天地的宇宙一样;包含万物因此不穷不尽,包含天地因此无极无限。我又怎么知道天地之外没有比天地更大的东西存在呢?这也是我所不知道的。但是天地也是事物,事物总有不足,所以从前女娲氏烧炼五色石来修补天地的残缺;斩断大龟之足来支撑四极。后来共工氏与颛顼争帝,一怒之下,撞着不周山,折断了支撑天空的大柱,折断了维系大地的绳子;结果天穹倾斜向西北方,日月星辰在那里就位;大地向东南方下沉,百川积水向那里汇集。”殷汤又问道:“事物有大小吗?有长短吗?有同异吗?”夏革回答:“渤海以东不知几亿万里的地方,有一片大海深沟,真是无底的深谷,它下面没有底,叫做‘归墟’。八方、九天的水流,天际银河的巨流,无不灌注于此,但它的水位永远不增不减。大海深沟上有五座大山:一叫岱舆,二叫员峤,三叫方壶,四叫瀛洲,五叫蓬莱。每座山上下周围三万里,山顶平地九千里。山与山之间,相距七万里,彼此相邻分立。山上的楼台亭观都是金玉建造,飞鸟走兽一色纯净白毛。珠玉之树遍地丛生,奇花异果味道香醇,吃了可长生不老。山上居住的都是仙圣一类的人,一早一晚,飞来飞去,相互交往,不可胜数。但五座山的根却不同海底相连,经常随着潮水波涛上下颠簸,来回漂流,不得片刻安静。仙圣们为之苦恼,向天帝诉说。天帝唯恐这五座山流向西极,使仙圣们失去居住之所,便命令北方之神禺疆,派十五只巨大的海龟抬起头来,把大山顶在上面。分三批轮班,六万年轮换一次。这样,五座大山才得以耸立不动。但是,‘龙伯之国’有个巨人,提起脚板不用几步就来到五座山前,投下钓钩,一钓就兼得六只海龟,一并负在肩上,快步走回自己的国家,烧灼它们的甲骨来占卜凶吉。于是岱舆和员峤这两座山便漂流到北极,沉没在大海里,仙圣们流离迁徙的不计其数。天帝大为震怒。便逐渐减削‘龙伯之国’的版图,使之狭窄,逐渐缩短龙伯国民的身材,使之矮小。到了伏羲、神农的时代,那个国家的人身还有数十丈高。”“从中国向东四十万里有一个僬侥国。那儿的人民身长一尺五寸。东北极地有一种人名叫诤人,身长九寸。荆州以南有一种叫冥灵的大树,以五百岁为春季,五百岁为秋季。上古时候有一种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季,八千岁为秋季。朽木粪土之上长的野菌灵芝,早晨出生,黄昏死亡。春夏季节有小虫叫蠛蠓和蚊蚋,每逢下雨而生,一见太阳就死。终北国的北方有个溟海,叫做天池,其中有鱼,它体宽几千里,体长与之相称,名叫鲲。那里又有一种鸟,名叫鹏,翅膀张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彩,它的身体也与之相称。世间的人们难道知道这种东西吗?大禹巡游时看到它,伯益知道了,就给它取个名字,夷坚听说了,就将它记载下来。”“长江的水滨之间生长着一种细小的昆虫,它们的名字叫做焦螟,成群地飞聚在蚊子的眼睫毛上,彼此不相触碰。栖宿来去,蚊子都觉察不到。视力超群的离朱和子羽大白天擦亮眼睛,仔细观察,也看不见它们的形体;听觉极灵的觚俞和师旷,深夜时竖耳俯首来听,也听不到它们的声音。唯有黄帝和容成子住在空峒山上,一起斋戒三月,心如死灰,形同枯木;才徐徐以精神来省察,看见它们的形体魁然,如同嵩山的大丘巍然耸立;慢慢用元气来谛听,听到它们的砰砰巨响,如同雷霆的声音。”“吴国、楚国生长着一种高大的树木,名字叫柚。碧绿的树叶冬天常青,朱红色的果实味道酸甜。吃它的果皮和果汁,可以治愈因体气郁结而发生的痉挛昏厥。中原一带的人视为珍宝,但渡过淮河来到北方种植,它就变成了不可食用的枳实。八哥不飞过济水,狗獾渡过汶水就死,是地方水土使它们这样的。虽然事物的形体气质都不相同,但各自的性情对于各自生长的环境都是相适宜的,不能相互置换。它们各自的生理都已完备,天分都已充足。我凭什么来辨别它们之间的大小之分呢?辨别它们之间的长短呢?辨别它们之间的同异呢?”

不周山、共工战颛顼,女娲,禺疆,僬侥国,诤人,崆峒山在《列子-汤问》里面也有出现。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百度。

关于女戚,女祭

女歧,又称女岐,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女名。传说为夏朝浇之嫂。

《楚辞·天问》:“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王逸注:“女歧,浇嫂也。”

《楚辞·天问》:“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王逸注:“女歧,神女。无夫而生九子也。”歧,一本作“岐”。

后世对女歧的演义我不想说,一句话总结:胡说八道。

估计这个女歧在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最厉害的可能就是没有交合生了九个孩子的事了。这个女歧是不是就是女戚呢?

《山海经海外西经》:“女祭、女戚(戚当作瞢[méng])在其(形天)北,居两水间,戚(甍)操鱼鲢,祭操俎。”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寒荒之国。有二人女祭、女瞢[méng]。

女戚,女祭的形象我觉得基本可以确定是袄教(拜火教)的姐妹女神像。包括人面鸟身的人像,在袄教祭祀雕像中大量存在。融合了中国古代祖先记忆的痕迹,融合成了新的神人故事。

前面说到了昆仑之虚(我怀疑有可能是神木石峁遗址),今天我想说说昆仑之丘:

1)西山经:

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又西、又西.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杆。是多怪鸟兽。

(2)大荒西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3)大荒北经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4)海外南经—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

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5)海外北经—海外自东北陬至西北陬者。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6)海内北经—海内西北陬以东者。

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柸而东向立。一曰龟山。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7)海内东经—海内东北陬以南者。

钜燕在东北陬。国在流沙中者埻端、玺【日奂】,在昆仑虚东南。一曰海内之郡,不为郡县,在流沙中。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

(8)海内西经—海内西南陬以北者。

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在和大荒南经和海内南经里,虽没有提及昆仑,但里面还有与其它经里类似在昆仑虚活动的相同人物。

通过上面的记述,昆仑之虚,昆仑,昆仑之丘是混乱的,或者昆仑是一个虚拟的名字指的是虚渺的一个地方,或者是多个地方都叫昆仑。

我认为昆仑一次是随着历史大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所指。

首先我认为昆仑墟与昆仑山混淆。帝都与昆仑混淆。

第一个东夷昆仑,后羿杀凿齿之地在山东,

第二个中原昆仑,禹杀相柳之地在河南,

第三个帝都昆仑,帝下都的昆仑之虚,根据我以前的分析,可能是陕西神木石峁遗址

第四个西王母昆仑,根据前面的考据在青海。

第五个西域昆仑,是张骞通西域后汉代昆仑是喀喇昆仑山或者天山。

还有第六个昆仑,西山经中的昆仑山—我想推荐一个参考—冈底斯山中的冈仁波齐峰

看看冈仁波齐峰的外貌

冈仁波齐峰在外型山像人工堆砌的金字塔,一条从上到下的裂隙是不是被误认为是木寻?

在地图上冈仁波齐峰周围有4条河流

冈底斯山南麓河谷自古以来就是藏地重要的交通要道,他是藏地地球的中心,是印度教的神山。

为什么要调这个山峰说事呢?

我认为这是一条重要的文化,商业传播通道。一条鲜为人知的高原丝路。这里面涉及青藏高原的史前史。

史前藏文化

呈现出的多元性特点

山海经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小说在线阅读_第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格林强夫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山海经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第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