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国:彭姓。相传因上古神农氏大臣诸稽,食采于此,遂以诸稽名其地。商朝太戊之后,商王室出现“九世之乱”,大彭氏攻占薛东之地,以一支在薛东建立诸暨国(今山亭区西集)。后武丁中兴灭诸稽。有说少康封少子于今诸暨一带,后为商灭而夏后氏有其地。
丁国:殷商诸侯,因不从周武王伐纣而被周所灭。
史国:在平邑县唐村岭乡洼子地村商代墓出土铜爵,扳金内铭文阳文“史”
,系商代一部族的号或族徽。在邹县、滕县、济宁一带均已发现“史”字铭文的青铜器。证明商代在今平邑、邹县、滕县、济宁一带,曾有一个以“史”为族号或族徽的较大部落方国。
余航国:相传夏禹治水时来到会稽。治水功成后,把船只交给一个儿子管理,封在余航建国(今浙江省余杭一带)。
有缗国:善于钓鱼,虞舜后裔,夏初建国,姚姓,故址在今金乡县卜集乡。夏帝相的妻子为有缗氏女,杜康即少康,是夏王相的儿子。夏桀命诸侯在有仍氏国(今山东济宁东南)盟会,有缗氏于盟会中途愤然归国,桀率军进攻有缗氏,有缗氏被迫献出琬、琰两名美女求和,有缗国亡。夏桀纳二女而将妻妹喜抛弃在洛水一带,伊尹乘机离间,终使夏朝灭亡。
爽鸠国:爽鸠氏曾任少皞司寇(掌刑狱之官),居于今营丘市昌乐县古城村一带。
适伯陵国:西周以前的诸侯封国,在今淄博地区。或与逢伯陵有关。
鬷(音宗)国、三鬷国:又作三凶,或作朡,任姓。原始社会晚期鬷夷氏擅长制陶,“董父好龙,舜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鬷夷氏在夏朝演化成三鬷国,都城在今定陶西南一带。“汤与桀战于鸣条。败走,保三鬷。汤从之,遂伐三鬷,俘厥宝玉”。有说三鬷起源于陕甘,其支族遇、终、泉、昌、祝、狂犬、卑皆在河南一带。
吾国、昆国、昆吾国:己姓,夏之诸侯,其地在今濮阳县(有说古郑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为昆吾国都城)。或说封地在今山西运城一带,后又迁到“祝融”之墟旧许(今许昌的叶县)。昆吾氏繁衍出苏、温、董父、叔安、鬷夷、旧许、顾、舟人、诸稽等九个姓氏。在夏中晚期是诸侯国十霸之一,善于制陶、琢玉、冶金和占卜。太康时昆吾组织勤王之师,以尊王室。夏桀时,昆吾造反被成汤伐灭。商末周初,昆吾氏与周联合灭商。
顾国:已姓,伯爵。陆终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今河南省许昌东)。夏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于顾国(也称鼓国,今河南省范县东南),为夏朝附庸小国。与昆吾国、豕韦国都是夏的重要盟国和东部的屏障。夏朝末年,商汤首先灭葛,然后相继灭掉韦、顾、昆吾等国。
运奄国:赢姓,少昊后裔所建,夏商诸侯,约灭于商代中期。有说,奄国是运奄国的延续。
析国:即白羽国,在今西峡县西关外。周代为许国之都。
嚣国、隞国:地在今郑州西北附近。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迁都后在原都城留有遗民建立子姓嚣国。隞国在今河南荥阳东北,一般认为嚣国即隞国,一国的二个都城。
终黎国、将梁国、修鱼国、白冥国:均为伯益的后裔所建。始建于夏商时期,或灭于周早期。将梁亦称梁,在今河南省汝州一带。终黎亦称终利。
三寿国:大禹治水后,在潍水之西分封的小国。后羿把三寿国纳入了东夷。
有男国:又称有南国,姒姓,禹的后裔,夏朝的诸侯国。有南氏曾有两大臣极受夏王宠信,力钧势敌,导致国土分裂。
党高国:夏朝时北方接近今内蒙古的异姓诸侯国。因不来入朝,夏桀六年伐灭。
辛国:姒姓,夏王室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商朝在今山东省曹县一带有有辛氏。
蒯国:商代方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的蒯乡一带。
舟国、秃国:炎帝后裔有舟部落。姜姓。夏时曾助少康复国。舟人后裔为秃姓,建有秃国,商代犹存,灭于周。有说祝融后裔秃氏夏时建秃国。
路国:传说帝喾有孙玄元在唐尧为部落首领,因功封为路中侯,建路国,虞舜和夏时一直为侯爵。地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郅国:商时侯国。
又国:早期史籍不见此国的记载,系近年的考古发掘而得知。在今定州市西北郊,是商王畿北面的一个诸侯方国。
渤方:据相关的卜辞得知,渤方为殷室子弟“子弓”的封地,子姓封国,中心约在今沧州市区一带。
受国、启国:均在今河北省磁县一带,商代方国。
朵国:商代在今河北省藁城一带的方国。
大庭国:实际是原始部落联盟的领袖部落的名称,严格说还不是国家。大庭即是人名,又是氏族名,也是一个时代“国家”的代名词。大庭氏一族原是大伏羲氏的一个分支,其先祖兴起于太行山,后在黄河以北吕梁山以南(有说大庭在今曲阜一带)定居下来。大庭氏政权为中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风姓。最先发明了饲养牲畜和栽培牧草的技术。大庭氏约于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政权,初步形成了伏羲女娲氏政权。大庭氏在女娲氏之后,在柏皇氏之前。属于伏羲氏系统的君主。有说大庭氏即炎帝。约前7361年,新印被推选为新酋长,约卒于前7335,遗体葬大庭西南(今芮城县大王镇南)。大庭氏为神农氏族的八代首领之一。颛顼始都穷桑,都商丘。穷桑在鲁北,或说穷桑即曲阜,为大庭氏之故国。
商代各方国国名录五:
圉国:商代在今河北省赵县一带的方国。
西陵国:传说今绵阳市盐亭县一带有西陵国,是古代土蚕桑文化的发源地,其年代比三星堆更古远。似与后出现的古蜀国有关系。黄帝娶西陵氏女为妃,名纍祖。(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今开封),曰嫘祖,为元妃。或说西陵国在今湖北宜昌西。
夷陵国:在今湖北省宜昌。
封父国:神农氏后裔姜钜或为仓颉部落的分支。羌族姜钜因佐黄帝伐蚩尤的涿鹿之战有功。姜钜后代叫后夔,属夔龙氏。舜帝让后夔掌管乐舞。封地在封父(今河南封丘),是夏朝八伯之一,建立封父国。后羿起兵征讨封父国,杀伯封占玄妻。玄妻暗中串通寒浞和伯封的同族逢蒙,终将后羿杀死。少康复国后封伯封之子重建封父国。商亡后,周武王讨伐东夷,开封夷门和封父国被西周占领,国人被赐给鲁国为奴。
嬴国:传说伯益佐禹为辅平水土,舜赐姓嬴氏,授土嬴国,地在泰山之左,即今莱芜市城子县村。伯益一名大费,生子大廉、若木,大廉一支迁徙中原,若木一支留居东夷为费侯,世守费地。玄孙费昌受封于徐。
部国:商代方国,姬姓。
奚国:商代方国,地在今甘肃崆峒山一带,约灭于周文王。
夏国:妫姓。相传帝尧赐禹妫姓,被舜封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也指夏王朝。